蓄力新高18:良机渐近 买在分歧

股票资讯 阅读:8 2025-11-23 17:15:58 评论:0
  回顾:2025 年3 月前瞻提示向大金融+消费切换,对等关税后提示最大利空落地,恐慌后迎反弹窗口;5 月继续强调“红5 月”积极可为,AH 市场均有不错表现。半年度策略《蓄力新高》提示长期机会,至今上证指数涨超10%至3800 点以上。四季度策略《三擎拱牛市》强调紧贴三条主线:新经济科技&服务消费+老经济资源品。

      利空消化过后,阶段底部渐行渐近,短期休整不改长期向上趋势。

      10 月末美联储转鹰以来,全球市场普遍受流动性压力影响,先后进入休整期。海外看,尽管期间英伟达财报和9 月非农失业率超预期,但对市场的提振作用有限。短期内投资者对相对高的估值和潜在收紧流动性的预期抱有担忧,给予市场调整的时间与空间。

      国内看,产业趋势行情并未发生分子端的恶化,但拥挤的筹码与相对price in 的估值需要一个调整的机会,加之三季度以来的市场主线(算力、电力等)多与海外行情共振,海外行情的调整恰好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止盈的理由与机会,并可借机进行仓位结构调整,便于更好布局来年行情。

      回顾美股行情历史:上行期常有10%幅度调整,重大利空下可能达20%:

      1)只有重大利空冲击,才会带动大周期的行情回调,回调幅度在20%级别以上;年度时常会有10%级别的调整,背后原因大多是预期变化而非大利空冲击,包括担忧估值过高/衰退初期担忧/利空出现但马上被有力政策支持缓和等,1995-1999、2023-2025 牛市期间也有类似回调。

      2)本轮看,美股的抛出短期利空其实之前就有担忧和讨论,但市场重视不足,在当前观望调整期重新集中抛出消化,更多是借机消化调整估值,对应年度预期变化带来的止盈调整,预计最大回调在10%级别。等到后续有有力利好政策支撑、回调到位企稳,后续行情仍然有望再度启动。

      市场何时重新凝聚主线:等待量能指引。

      11 月以来市场缩量调整,成交额跌破2 万亿元水平。对应市场主线动能逐渐不足,行业轮动强度回升至2019 年来的78 分位,量能要求低的微盘+防御姿态的红利再度表现。从过往表现看,成交额水平跌至阶段低位后往往迎来反弹,待量能再度稳定在2万亿元以上,成长主线与哑铃策略的跷跷板或再度迎来反转。

      长期配置方向:市场调整给予加仓良机,基于景气预期与估值性价比逐步布局。

      1)政策窗口期+低拥挤度+险资开门红增量,关注赔率胜率向好的质量红利及周期:

      地产链博弈政策预期(家电、银行、消费建材、房地产等)、资源品受益涨价(电解铝、黄金等)、情绪消费(出行链免税、景区,卖铲人教育、人服,港股等待美股企稳)。

      2)中期具备高景气+牛市弹性的品种估值接近合意水平,等待产业逻辑与业绩共识再度凝聚:首先布局景气拐点的难证伪品种(存储、国产算力、AI 端侧、北美液冷&电源,创新药等),然后等待自上而下资金重新树立对连续2~3 年高景气细分的信心(光模块、PCB 等)。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海外金融风险超预期、历史经验失效等。 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陈翼/王亦奕/张洲驰/熊宇翔 日期:2025-11-2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