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2026年上半年投资策略:零碳纪元启华章,曦源永续万代春
投资要点:
光伏行业:破除内卷拓新局,凤凰涅盘绘新生。当前,光伏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供需结构失衡与技术快速迭代相互交织,使部分企业陷入低价无序竞争的困境,多数光伏企业正处于极限经营和普遍亏损的阶段。光伏行业破解“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关键,在于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质变。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行业的资本支出正处于显著收缩的通道中。在当前严峻的经营压力下,资本开支的锐减意味着未来新增产能将大幅减少,光伏企业主动放缓扩张步伐并对资本支出进行结构性调整,标志着光伏行业的竞争核心正从规模扩张的比拼,转向技术、品牌和盈利能力的竞争,实现从“量”到“质”的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光伏企业将重心放在能够构建长期竞争优势的领域,加大对BC电池、钙钛矿等前沿技术的布局力度,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逆周期投资有望通过技术代差摆脱同质化竞争。在这轮深度调整中,现金流紧张、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而现金流充裕、资本开支审慎、积极构建下一代技术壁垒的头部企业则有望凭借韧性穿越周期,甚至通过逆周期投资进一步扩大优势,从而提升行业集中度。
储能行业:一芯难求势已彰,乘势远扬定乾坤。根据9月28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的报道,国内储能电芯的需求十分强劲,头部电池企业均表示工厂已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年初。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文件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源网荷储”协同可有效化解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天然具有的波动性、随机性以及供需匹配等问题,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储能成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国内积极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电网对清洁
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同时,受全球能源体系加快向低碳化转型的影响,以及能源战略安全性的需求,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运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中国储能电芯与电池系统规模化带来的单位成本下降,中国厂商在海外多个地区具有显著落地成本优势,能够以更低的LCOE中标大型项目。CESA储能应用分会预测,到2030年底,全球累计储能装机规模将达1950GWh左右,未来全球储能市场仍将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全球化布局体系完善,具备规模优势、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技术研发创新实力领先的国内头部企业。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市场波动风险: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技术研发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