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11月第4周周报:国内首条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
新能源汽车方面,四季度为销售旺季,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有望保持高增,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动力电池产业链方面,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上涨,相关企业盈利有望修复。新技术方面,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关注相关材料和设备企业验证进展。光伏方面,维持“反内卷”为光伏投资主线判断,时至年末终端需求平淡,产业链下游涨价不顺利,“反内卷”催化或集中于硅料环节,下游电池组件更多依赖提效进行市场化出清,且组件高功率化有望推动组件单价提升,建议关注行业格局较好的胶膜、硅料、电池组件、钙钛矿、BC方向。风电方面,李强总理表示我国愿同上合组织各方扎实推进未来5年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风电需求有望保持持续增长,建议关注风机、海上风电方向。储能方面,需求维持高景气度,储能电芯及集成仍处于涨价通道,建议关注储能电芯及大储集成厂。氢能方面,电能替代有望打开绿氢需求空间,绿氢耦合煤化工、绿色甲醇处于产业发展导入期,关注下游氢基能源应用渗透率提升,绿电-绿氢-绿色燃料产业关系正在逐步理顺,产业发展初期绿色燃料有望享受溢价,建议关注氢能设备、绿色燃料运营环节;核聚变方面,核聚变带来未来能源发展方向,具备长期催化,建议关注核聚变电源等环节核心供应商;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本周板块行情:本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下跌10.54%,其中工控自动化下跌4.41%,核电板块下跌7.06%,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7.34%,风电板块下跌7.41%,发电设备下跌8.09%,锂电池指数下跌10.99%,光伏板块下跌11.87%。
本周行业重点信息:新能源车:中汽协:2025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7.2万辆和17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20%。动力电池:国内已建成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目前正在小批量测试生产。广汽集团:现在开发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高了接近一倍。5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使用之后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计划是2026年可以进行小批量的装车实验,2027年到2030年期间,可以逐步地进行批量生产。亿纬锂能与华宝新能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固态电池在消费级储能及全场景绿色能源解决方案领域的快速落地。光伏风电:李强:中方愿同上合组织各方扎实推进未来5年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更好促进地区和世界可持续发展。氢能:国内首个绿氢耦合煤化工示范项目中国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储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全面进入市场化运营。马士基CEO表示,将于2026年开始接收来自金风科技的绿色甲醇。核聚变:TAE反向位形等离子体装置决定跳过原计划的第六代装置Copernicus,直接向商业化阶段迈进。
本周公司重点信息:亿纬锂能:公司与思摩尔国际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与欧洲某能源企业签署了某海上风电场项目过渡段独家供应合同,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3.39亿元。亚星锚链:公司拟投资深远海大型浮体关键系泊装备和集成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上能电气:中国证监会通过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隆基绿能:董事长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完成。盛弘股份:公司特定股东盛剑明减持计划实施完成。
风险提示:价格竞争超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投资增速下滑;政策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迭代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