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产业深度研究(六):物流无人车从快递起步 迈向城市配送星辰大海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11-25 16:30:36 评论:0
  核心观点:物 流无人车从快递起步,迈向更广阔城市配送市场,未来重点在渠道运营能力。

      物流无人车早期用于快递配送场景,近年来最大的边际变化是探索出更广阔的城市配送市场,包括快消配送、异地电商、本地生鲜等多样化场景,成功跨过规模化交付门槛。单车商业模型跑通后行业进入规模扩张阶段,城市配送市场以长尾客户为主,在此阶段渠道运营能力将成为重点,客户开拓、场景开拓、运力市场、路权推进四方面都需要建立渠道运营体系。

      具身智能落地无人驾驶,低速载货无人车率先商业化拥有持续学习能力的无人驾驶车辆是具身智能的表现形态。具身智能的主要表现形态包括具身机器人、机器狗、无人驾驶车辆等,其中无人驾驶车辆是目前有望最快实现商业化落地的方向。

      载货、低速场景将率先实现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无人驾驶可按照载人与载货、高速与低速、开放与封闭的区别,划分出Robotaxi、Robobus、Robotruck、Robovan等多种应用场景。商业化进度方面,载货先于载人、低速先于高速,Robovan物流无人车成为当前商业化进展最快的无人驾驶赛道之一。

      物流无人车适用于城市配送多样化场景需求

      从快递起步,更广阔城市配送无人化改造扬帆起航。物流无人车早期用于快递配送场景,近年最大的边际变化是探索出更广阔的城市配送市场,包括快消配送、异地电商、本地生鲜等多样化场景,成功跨过规模化交付门槛。广义城市配送市场车辆保有量达1459 万辆,物流无人车可替换其中的面包车、轻型卡车、微型卡车等原有车辆,市场规模远大于单一的快递配送场景。

      城配场景无人驾驶可行性高,零部件降本打下规模化基础。城配场景具有路线固定、低速行驶、短驳等特征,L4 自动驾驶技术跑通落地,行业跨入万台交付。物流无人车发展已历十年,早期价格昂贵,随着技术路线优化以及关键零部件价格下降,售价已从百万级别降至10 万以内。

      单车模型跑通,开拓城配市场重点在渠道运营能力,三方玩家参与竞争经过测算,我们预计2030 年物流无人车市场空间达657.5 亿元。其中,车辆销售市场240 亿元,运营服务市场417.5 亿元。

      单车商业模型跑通,数据飞轮已现。使用物流无人车替换微型面包车后,单票降本幅度超50%。物流无人车企业主要靠保有量收取订阅费获得利润,经过测算预计当累计销量达到4 万辆时实现企业盈利。

      下一阶段开拓更广阔城配市场,渠道运营能力成为重点。单车模型跑通后进入规模扩张阶段,需重点攻克小B 和大C 长尾客户为主的城市配送市场。客户开拓、场景开拓、运力市场、路权推进四方面,都需要建立市级渠道运营体系。

      无人驾驶企业、物流平台企业、乘用车老玩家三方参与竞争。第一类参与者是深耕细分场景的无人驾驶公司,包括九识智能、新石器、白犀牛等;第二类参与者是具备生态优势的物流平台公司,包括菜鸟、京东、美团等;第三类参与者是乘用车老玩家,在2025 年新进入物流无人车赛道,包括德赛西威、佑驾创新等。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宏观周期波动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浩/鲍雁辛/张涵 日期:2025-11-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