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从AI-Enabled到AI-First,拥抱AI应用大蓝海
核心观点
2025年回顾,计算机行业呈现“先扬后抑、震荡轮动”的走势,年初至今跑赢沪深300。2025年计算机行业指数整体呈现“先扬后抑、震荡轮动”的走势,截至11月18日,行业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9.57%,小幅跑赢沪深300指数。财务层面,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呈现“营收小幅回暖、利润高增,现金流仍紧”特征,行业整体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9.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25%,毛利率同比下降1.19%,净利率同比上升0.50%,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增长8.17%;当前计算机行业指数估值处于历史十年均值偏高位置,PE(TTM)值为87.97倍,PS(TTM)值为3.62倍。
2026年行业展望:1、模型平权趋势加速,国产算力渗透率持续提升。当前国产大模型密集走开源路线,虽然相比国际闭源模型仍有差距,但凭借性价比优势市场份额快速增长。根据SuperCLUE中文大模型基准测评9月月报,排名前20的大模型中,国产开源大模型有9个,接近一半比例。国内模型平均API价格为3.88元/百万tokens,海外模型平均API价格为20.46元/百万tokens,海外模型的价格远高于国内模型。伴随模型平权,推理算力需求强劲增长叠加美国对高端芯片封锁,国产AI芯片需求保持高速增长,算力供需剪刀差仍在扩大。
2、AIAgent将在2026年呈现结构性加速落地的趋势。AIAgent领域当下呈现的“雷声大雨点小”本质是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节奏的阶段性错配,2026年加速落地趋势不变。从供给端看,MMC调研显示,当前90%的AIAgent准确率达70%以上,但自主性达标率仅66%,核心瓶颈在于大模型的场景泛化能力与复杂任务拆解效率;成本端,企业级Agent的Token单位消耗成本较通用大模型高数倍,部分场景ROI不足,制约规模化落地。需求端,责任归属模糊的治理问题与跨部门数据孤岛的协同难题,导致大部分企业选择“小步试点”策略。但结构性机会已现:企业级Agent正从“L2普及级”向“L3融合级”过渡,金融风控、客服质检等场景的Agent落地率已超40%,垂直领域Agent对传统SaaS的替代效应初显,长期将重构行业价值链。
3、模型平权推动AI应用从AI-Enabled(AI赋能)走向AI-First(AI原生),AI-First的核心是将AI能力内化为产品底层架构,而非附加功能,这一理念将决定AI应用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的生存权,我们通过三维验证体系来筛选AI-First型企业:1)定性层面,识别AI基因,即企业是否具备数据闭环能力、AI研发投入占比超15%、核心团队有AI技术背景等;2)定量层面,验证AI业务健康度,即AI相关营收增速超50%、毛利率不低于40%、客户复购率超80%;3)壁垒层面,聚焦不可替代性,包括独家场景数据、专利技术储备、深度行业Know-How等。
投资建议:1、在基本遵循AI-First范式的情况下,优选AI应用龙头型标的,重点关注五大方向:1)AI-First下的端侧AI,重点关注端侧AI上游“铲子型”算法及产业链深度卡位公司,典型载体如AI眼镜、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AI智能医疗设备等;2)AI创意与内容生成工具类,如AI视频/图像生成、AI设计、AI音乐写作;3)企业级AIAgent: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数字员工”,如ERP/CRM/OA领域的AIAgent、AI编程助手、AI数据分析平台等;4)垂直行业专家型AIAgent,深度融合行业知识(Know-how),提供专业决策支持;5)AI原生社交与陪伴类应用,基于AI角色构建全新的社交关系和情感体验,如AI陪伴、AI游戏NPC等。2、国产算力供需剪刀差仍在扩大,继续推荐国产AI算力龙头公司。
建议重点关注:中科创达、同花顺、虹软科技、地平线机器人-W、晶泰控股、美图、粉笔、金山办公、国能日新、恒生电子、合合信息、福昕软件、能科科技、鼎捷数智、金蝶国际、焦点科技、万兴科技、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曙光数创、拓尔思、软通动力、润泽科技、指南针、财富趋势、深信服、达梦数据、彩讯股份、上海钢联、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等公司。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