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周观察第二十一期:全市场公募产品配置北交所趋势日益凸显 关注稀缺与超预期公司
全市场公募产品配置北交所趋势日益凸显,440 只基金持仓名单中包含北交所公司。
截至2025 年3 月31 日,2024 年基金产品年报中,共有440 只基金持仓名单中包含北交所公司,包括168 只偏股混合型基金、114 只被动指数型基金、74 只灵活配置型基金、37 只普通股票型基金、20 只偏债混合型基金、10 只增强型指数基金等等。整体来看,北交所主题基金仅为30 只(规模达到113 亿元),其中北交所主动型主题基金11 只,北交所被动型主题基金19 只(包括增强型产品),超400 只非北交所主题基金持仓北交所公司,正如我们前期外发报告的观点:全市场基金关注北交所市场的趋势日益凸显,且各类基金产品都在关注。聚焦北交所主动型主题基金的持仓来看,在前二十大市值持仓名单中,锦波生物、苏轴股份和同力股份为持仓市值前三大公司。从机构关注度方面,锦波生物、苏轴股份、民士达均获10 只基金持仓,成为机构配置的重点标的;此外,奥迪威、建邦科技、开特股份、富士达、纳科诺尔、同力股份和五新隧装也有8 只及以上基金配置,整体表现为估值较低+成长性突出+产业趋势显著。此外,北证50 指数产品在有条不紊的发行中,2025 年已经有3 只产品成立,华泰柏瑞基金和大成基金的相关产品正在申请中,预计后续会为北交所市场提供资金支持。随着市场生态的优化和投资者参与度的提高,叠加政策持续落地,中长期来看北交所有望形成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中长期资金为支撑的成熟生态,我们也期待着后续更多投资北交所市场的新基金产品的发布。根据基金年报对市场的分析梳理来看,大家整体策略以“估值性价比+业绩确定性”为核心。
指数深度宽幅震荡,反弹整体偏强势。回归市场来看,本周市场在周一经历了全球资本市场恐慌指数大跌18%后迎来了超跌反弹,周度日均成交额也回升到385 亿元,市场指数周度上涨0.92%强于创业板指和科创50 指数,年初至今北证50 指数涨幅(24%)领跑全市场指数,市场方面继续关注整体A 股市场的情绪和北交所市场的成交额变化。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市场可能会继续震荡盘整寻求相关机会,一些公司在经历过去一段时间的上涨后估值和业绩不太匹配注意相关风险以及近期较为密集的上市公司减持行为或对市场情绪有所压制,我们建议投资北交所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稳扎稳打不追高,但如果有深度调整可能是比较好的介入时点,尤其是后续关税相关政策落地,相关公司可以更好的去应对关税问题寻找相关的解决方案,可能会有一些错杀公司。全年来看我们依然维持观点不变,针对全年市场还是乐观的,北交所市场“专精特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与“自主可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北交所市场目前正迎来上市公司家数和质量在稳步提升以及机构投资者数量和关注度也在稳步增长的“戴维斯双击”。我们持续建议关注两条线:
① 持续稳定分红且2025Q1 有可能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如民士达、万通液压、林泰新材、基康仪器、华洋赛车、海能技术等,其中民士达发布了首份北交所2025 年一季报,2025Q1 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增75%;② 近期热点主题的交易机会,如半导体、机器人、消费电子等产业链,如奥迪威、雷神科技和星图测控等。中长期我们看好长周期业绩稳定增长且具备全市场稀缺性的新质生产力标的。
北证A 股整体PE 维持在44X,日均成交额回升到385 亿元。本周,科创板和创业板整体PE 估值有所回落,科创板整体PE 由52.73X 回落到51.83X,创业板整体PE 由36.43X 回落到33.93X,北证A 股整体PE 估值有所回升,由43.60X 回升到44.09X。从流动性来看,北证A 股日均换手率11.46%,科创板日均换手率3.21%,创业板日均换手率6.21%。指数来看,沪深300、创业板和科创50 周度下跌。
本周2 家公司过会,13 家公司已问询。按最新审核状态分类,2025 年4 月7 日-2025年4 月11 日更新信息:创正电气、宏远股份、锦华新材、华汇智能、世昌股份、酉立智能、温多利、巴兰仕、志高机械、广信科技、天广实、长江能科和海菲曼13 家公司更新审核状态至已问询;岷山环能和鼎佳精密2 家公司更新审核状态至上市委会议通过。下周北交所将会审议1 家公司IPO 申请,4 月18 日审议宏远股份,北交所新股发行处于常态化进程中。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资料统计误差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