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中美关税博弈白热化 政策预期驱动估值修复

股票资讯 阅读:16 2025-04-15 09:18:50 评论:0

  每周策略建议

      港股:美国推迟除中国以外的"对等关税",并短期豁免部分关键品类关税,此前压制港股的风险溢价有望部分修复。关税战聚焦中美,双方均保持强硬姿态,全球贸易体系面临重构。当前恒指预测PE 回落至9 倍,风险溢价回归两年均值,叠加美元指数回落催化资金回流,港股估值性价比逐步显现。行业层面可关注两大主线:

      一是国内消费刺激政策加码预期升温(家电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补贴、生育支持政策等),消费板块或迎阶段性估值提振;二是高端制造业投资提速(半导体设备、AI 算力、机器人),与政策扶持方向高度契合的硬科技龙头或获资金聚焦。但中期仍需警惕两大风险传导:其一,高关税下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或持续挤压企业利润率,出口依赖度较高的汽车、消费电子板块盈利预期仍存下修压力;其二,地缘政治博弈存在反复风险,若美方升级中概股监管或扩大"禁投令",或引发外资配置结构性转变,压制市场流动性中枢。短期继续关注中美经贸团队谈判进展,在外部压力加剧的背景下,4 月初总理专家座谈会表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预示二季度政策工具箱将加快开启,有望在稳预期、扩内需、畅循环三端协同发力。

      美股:当前美股呈现技术修复与基本面博弈的震荡格局:标普500 及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在200 周均线形成强支撑,标普500 及纳指在上周分别跌至18.1 倍及20.4倍预测PE,已跌近2022 年为熊市的水平。本轮美股跌势主要是规避关税风险引发的抛售,一旦关税战边际缓和,情绪修复也很易造就美股反弹,VIX 指数也自高位明显回落。如果债市流动性得到控制,美股在短期再破底机会较微。美股进入一季报的业绩发布期,打头阵的摩根大通及摩根士丹利业绩超预期,上市公司重启回购短期形成托底力量。然而,美国公布的数据指向经济逐渐放缓,通胀超预期回落,消费者信心预期低迷,增加盈利下修压力。关税进入拉锯战阶段,风险偏好难以完全修复,关注标普500(5,500 点)及纳指(17,400 点)阻力。策略上,谨慎做多Mag 7及金融股,做多医疗保健板块、必选消费、公用事业。

      美债:10 年期美债收益率逆势飙升,中美贸易战升级推升中长期通胀预期,部分高杠杆“基差交易”因市场波动被迫抛售美债,进一步驱动长债抛售潮。潜在转机需关注两大变量,中美关税谈判出现边际缓和信号,或对冲基金去杠杆压力阶段性释放,可能触发技术性反弹,但反弹空间受制于通胀韧性,短期或维持高位震荡。

      美元指数:关税政策持续反复,部分冲击美元信用,美元指数大幅下跌至100 关口略下。随着对等关税风险边际缓和,基本面数据暂无大碍,短期美元进一步下跌风险可控。但关税扰动的不确定性仍存,特朗普政策走向是重塑美元信用的关键。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高关税压力持续加剧,人民币中间价逐步上移,央行稳汇率态度下,料人民币短期继续保持震荡偏弱格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程,以及潜在的内部增量刺激政策。

      美国经济软指标显露疲态但硬数据韧性仍存

      美国4 月消费者信心创2022 年6 月新低,中小企业乐观指数连跌五个月,反映关税不确定性正压制预期。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飙至40 年新高6.7%,叠加对华125%关税推升输入性通胀,支撑美联储抗通胀优先。然而硬数据尚未触发衰退警报,3 月就业和零售暂时无虞,信贷市场亦无系统性风险。尽管软指标预警经济下行风险,但3 月FOMC 纪要显示美联储坚持"观望等待更清晰信号",在就业与消费韧性犹存、通胀粘性高企的背景下,年内降息超过两次的概率依然偏低。

      风险提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

机构:中泰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颜招骏/陈雅蕙 日期:2025-04-1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