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跟踪点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暴露行业痛点 关注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证券研究报告
事件:4 月19 日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大赛在北京亦庄举办,揭示了行业从"功能演示"向"商业化落地"转型的迫切需求。
技术极限测试与标准化进程。本次赛事通过21.0975 公里复杂地形,对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算法、关节耐热性、环境感知能力及长续航需求进行了系统性验证。冠军"天工Ultra"的2 小时40 分成绩背后,体现了轻量化设计(碳纤维减重至55kg)、刚柔耦合腿部结构(减少关节冲击),以及"慧思开物"智能平台的动态路径规划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参赛机器人暴露的短板(如电机过热、平衡性不足)为行业技术迭代提供了明确方向,可能加速核心零部件(高性能减速器、高密度电池、低功耗关节电机)的国产替代进程。
精度与稳定性构筑高端谐波基础。大赛中暴露的关节故障问题,本质上是精密传动系统在长时间、高强度工况下稳定性的缺失。赛事折射出行业对"性能优先"的迫切需求,倒逼产业链加速高端零部件国产化进程。马拉松赛事引发的产业反思,正在推动市场向具备技术验证能力的头部厂商集中。
1)丰光精密:公司有望凭借日系精密制造基因构筑的"精度-成本-可靠性"三角壁垒,在谐波减速器这一价值高地实现"技术突围"与"商业变现"的共振。公司积极推进谐波减速器开发进程,截止2024 年年末,谐波减速器全系列齿形设计完成,内部技术验证通过,可以随时对应市场需求进入批量量产状态,公司正在积极与潜在客户对接,目前已给相关客户送样,部分客户已有小批量订单。公司本着匠心智造精品的理念,不断打磨产品,以期用最好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向精密减速器领域布局,加速推动公司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产业化落地与业务布局。2)绿的谐波:公司多年以来深耕精密传动领域,在精密传动装置研发、设计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公司突破了以传统 Willis 定理为基础的渐开线齿轮设计理论,以自主开发的“P 型齿”数学模型、误差修正方法、动态补偿方法等为基础,建立全新齿形设计理论体系,并通过发展振动噪声抑制、啮合刚度等技术,研发的谐波减速器产品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均达到或超越国际领先水平。
投资建议:这场"科技马拉松"不仅是对机器人技术的压力测试,更是中国智能制造能力的集中展示。尽管当前技术成熟度仅相当于新能源汽车2010 年水平,但政策、资本、技术的三重驱动下,行业有望复刻新能源车的产业化路径。建议投资者长期布局,重点关注技术迭代速度与场景落地效率的双重指标。建议关注:丰光精密、绿的谐波、贝斯特、五洲新春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