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点评:存储供需好转 复苏有望延续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04-23 16:16:59 评论:0

  投资摘要:

  存储产品价格现企稳回升趋势。继闪迪此前通知4月1日将上调NAND闪存报价后,由于存储原厂减产和生产节奏影响,NAND供货吃紧,美光、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厂商均将从4月起提高NAND闪存报价,NAND价格回涨速度高于原先预期。

  存储供需逐步好转,DRAM价格或将逐季好转,NAND Flash价格下半年有望回升。DRAM现货价格在2023年Q2-Q3见到阶段性底部区间后出现反弹,并在2024Q3左右回落。2025年以来DRAM价格表现分化,DDR5等高档产品价格回升明显,中低端DRAM价格表现平淡。

  NAND方面,Wafer及eMMC近期价格不断垫高,利基型SLC NAND与通用型走势和涨跌幅度有所不同。模组产品方面,eMMC各容量市场价年初以来呈回升趋势,其中32GB以下的小容量产品涨幅相对较高,反映移动端场景尤其是小容量产品的复苏。小容量SSD因其尺寸、功耗、成本等特点,在嵌入式系统、移动设备等场景中或率先复苏。

  DRAM和NAND行业营收自2023Q2开始逐季回升,2024Q4同比增速55.9%。DRAM和NAND行业表现分化,存储原厂营收持续同比改善。由于NAND较DRAM行业集中度更低,市场参与者较多,导致产能去化和竞争格局优化慢于DRAM,本轮复苏周期NAND行业营收同比增长慢于DRAM。存储原厂减少旧产能,聚焦先进制程产品,加速周期见底回升。资本支出将更多投入到更先进封装或研发上,更侧重于HBM、1c、1γ和200层、300层等先进产能。

  海外存储原厂库存较高峰期已有明显去化,下游应用或处于调整库存的后期阶段。海外存储原厂库存多在2023Q1-Q2达到高峰,此后库存有所去化。海外存储原厂库存较高峰期已有明显去化,下游应用或处于调整库存的后期阶段。国内模组和利基型存储等行业存货显示行业或将见底回升。模组公司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存储芯片和接口配套芯片公司库存于2023Q2-Q3开始下降至今已超过一年,综合看行业或将见底回升。

  AI算力投资和端侧应用需求延续,带动存储位元需求扩容。随着AI训练和推理对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对HBM、大容量DDR5及企业级SSD的存储需求同步增加,AI与云服务成为存储需求核心驱动力。DRAM位元需求2025/2026年分别有望同比增长15%/17%,NAND位元需求2025/2026年分别有望同比增长12%/15%,同比增速较2024年有望加速。服务器市场已成为存储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行业龙头美光调高2025年HBM市场规模展望至350亿美元。大容量存储需求使QLC产能占比提高,技术进步为存储产业带来新增长机遇。高堆叠和先进制程在存储技术路线上持续演进,新形态产品不断涌现。DRAM方面2025年会更多在1c、1γ等制程上继续升级。在数据中心领域,基于LPDDR的LPCAMM、SOCAMM等新形态存储产品不断涌现。AIPC、手机的快速渗透带动新增需求,预计2025年AI手机的比例将达到30%,AI PC带动PC销量增长同时,也对高性能存储提出新需求。汽车存储技术的迭代速度明显加快。美光数据显示,先进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平台已配置超过200GB的DRAM,比普通汽车中的DRAM高出20到30倍。随着算力的提升和功能的丰富,汽车存储的带宽需求也在急剧增加,这为存储产业在汽车领域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投资策略:随着存储上游控产、库存消化,以及AI应用扩大带来企业数据中心eSSD、大模型本地部署和终端换机等新增需求,行业供需关系或将逐步改善,存储价格和需求有望逐步回升。建议关注佰维存储、澜起科技、德明利、江波龙等存储模组公司,兆易创新、北京君正、普冉股份、东芯股份、澜起科技、聚辰股份等端侧存储和芯片设计企业。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加剧,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申港证券 王伟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