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跟踪报告:科技、医药、消费板块基金关注度较高
投资要点:
2025 年一季度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净值提升:截至3月31 日,市场总体基金净值回落至31.55 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净值分别为4.03 万亿元和3.22万亿元,股票型基金净值较2024 年年末提升0.51%,混合型基金净值较2024 年年末提升1.22%。债券型基金净值为10.05 亿元,债券型基金净值较2024 年年末下降4.70%。
货币市场型基金净值为13.33 亿元,货币市场型基金净值较2024 年年末下降2.07%。
各类型公募基金收益率表现不一:2025 年一季报显示,基金收益率变动幅度较小,三个月总体收益率为2.07%。其中,QDII(3.93%)、混合型基金(3.31%)和股票型基金(2.93%)表现出色,较2024 年四季度有所回升。QDII 上升幅度较大,较2024 年四季度末上升4.28pct。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上升幅度次之。货币型基金(0.36%)整体业绩保持稳健,收益率延续为正。
科技、医药、消费板块获得基金关注:根据公募基金披露的2025 年一季报数据,我们按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来看基金重仓布局情况。前20 大重仓股主要集中在电子、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从加仓情况看。前20 大加仓股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行业,其中阿里巴巴-W(港股)、比亚迪、腾讯控股(港股)获得机构大幅加仓。互联网龙头公司受益于估值低位、AI 等技术应用加快与业绩改善预期回升,一季度受到公募基金加仓。创新药、医疗服务等医药细分方向在政策利好支持、盈利预期改善下,公募基金配置热度有所提升。
投资建议:从基金持仓看,截至一季度末,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为76.8%,较2024 年四季度末回升1.24pct,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为82.98%,较2024 年四季度末回升2.44pct。
截至4 月22 日数据,当前超七成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在80%以上。政策持续加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多只规模指数型ETF 基金份额增长。
从一季报基金重仓及加仓情况看,重仓股方面,前20 大重仓股依然集中在电子、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
加仓股方面,前20 大加仓股集中于电子、医药板块,其中资金南下带动多家港股龙头公司股价明显上涨。在全方位扩大内需的政策下,内需被资金重视,医疗、消费等板块受益。从整体加仓情况看,汽车、有色金属、传媒板块在一季度受到公募基金的关注。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同时人形机器人、AI 大模型的技术进步加速汽车智能化进程,叠加政策明确支持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上游核心零部件和整车企业成为资金布局重点方向。有色金属方向主要受地缘政治风险推高避险情绪影响,金价涨幅较大,涨价逻辑延续,部分个股成为加仓标的。
行业配置方面,普通股票基金及偏股基金主要加仓医药、科技板块,减持金融、周期行业。科技成长领域依然备受市场关注,配置热度较高。展望二季度,从国内产业发展看,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硬科技领域持续突破,科技创新及应用落地将为资金提供更多配置机遇。从外部环境看,在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关税政策等扰动下,我国或进一步加快核心技术及产品的国产替代进程。随着年报陆续披露,可进一步关注行业景气度回升、技术取得突破、业绩改善幅度较大的科技创新细分行业。
风险因素:数据统计偏误;国内经济表现不及预期;企业盈利不及预期;监管政策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