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报告5月7日“一揽子金稳”国新办发布会点评:风雨同舟浪自平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5月7日上午,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一行一会一局负责人悉数出席,从货币政策、稳楼市股市、支持实体经济等多方面介绍稳市场稳预期举措。
央行实施宏观调控“十箭连发”。潘功胜行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二是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三是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另外,潘行长还提出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加强规范,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上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本次降息降准同时落地超出市场此前预期,或与4月国内经济数据走弱以及近期美元指数走弱下汇率约束缓解有关,并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
金管总局多维度推出增量政策。李云泽局长在发布会上指出,加快加强增量政策储备,不断完善应对预案,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面。具体来看:1. 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2. 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3. 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4. 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5. 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6. 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7. 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8.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稳楼市方面,下一步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等;稳股市方面,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额度,另外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并且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我们认为本次金管总局新政多点开花,覆盖地产、保险、外贸、科技等领域,此前也出台了《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科技金融支持新政,预计后续会在信贷服务优化、保险保障、扩容股权投资等方面完善科技金融扶持,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证监会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4月25日政治局会议继2023年7月后再度提及“活跃资本市场”。吴清主席在发布会上强调,证监会将:1. 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2. 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择机发布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3.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落实今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其中公募改革方案此前在1月和3月两次发布会上已经介绍过基本思路,主要导向为:1. 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2. 突出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3. 突出提升服务投资者的能力;4. 突出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的工作导向。上市公司支持方面,证监会将加大走访帮扶、优化监管安排、支持转型升级。目前正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资本市场开放方面,下一步将:1. 持续扩大机构开放;2. 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3. 不断深化市场开放;4. 加强双多边跨境监管合作。
全力落实稳市场稳预期。4 月25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4 月PMI 显示制造业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4.3 个百分点至44.7%,下降幅度仅次于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期间的个别月份。
我们认为与去年9·24 会议相比,当前面临的外部形势更复杂、严峻,因此需要一揽子政策提前发力,以稳应变,以斗争求合作,坚守底线、锚定目标,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风险提示:外部地缘风险升级,内部改革任务繁重,政策落地见效时滞。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