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产业追踪(5):出口转内需 5月关注内需和科技板块
1一、基本面:4月关税影响渐显,距离中美正式开启谈判尚有一段时间【中美关税博弈的三个阶段:(1)僵持阶段、(2)谈判阶段、(3)落地阶段。目前处于第一阶段,中美僵持直到一方触碰到经济底线当前阶段重点追踪中美经济活动。进入第二阶段的信号为中美正式开启谈判。目前,美国消费信心指数创2023年7月以来新低,美元指数跌破100,沃尔玛等零售商承担关税,中国供应商恢复供货。美国关税政策推进波折不断。中国政府对外加强与东盟、欧盟的合作,对内积极稳定资本市场,稳定就业,稳定内需。一季度经济数据为关税提供同一定缓冲,4月经济数据开始走弱,但同时政策空间相对充足
15月9日,预计中美开始接触,考虑到中美经济数据暂时仍表现出一定韧性,中美距离正式开启谈判尚有一段时间I二、行业层面:二季度出口转内需,新质生产力方面关注人工智能1一季度工业需求承压,关税压力反应在4月PMI及高频数据中。工业营收增速3.4%,利润增速0.8%,利润率4.7%;产成品库存增速4.2%,销售增速依然低于累库速度,工业面临的整体需求依然偏弱。4月制造业PMI承压,回落到收缩区间,非制造业PMI仍在扩张区间一季度必需消费、服务消费、设备类行业表现较好。从需求来看,一季度31个工业行业中,上游除有色金属外,需求下行较为明显。
中游制造业,材料行业(石化、化工、化纤、钢铁、建材)需求偏弱,设备行业(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其他交通设备、电器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仪器仪表)需求平稳。下游消费行业,必需消费品的农副食品及食品加工业需求相对稳定:非必需消费承压15月行业推荐,(1)关税对冲政策下重点关注确定性较强的内需板块。从“两会”到政治局会,扩内需政策不断加码。4月份关税影响逐步反应到经济数据中,从需求角度来看,内需板块确定性更高,建议关注大众消费品、服务消费等内需领域。(2)高质量发展下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板块。首先,顶层设计明确产业发展路径。2025年“两会”聚焦“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其次,半导体产业技术突破。国产7纳米Al芯片企业已形成规模化产能矩阵。第三,Al赋能,应用场景扩大。DeepSeek实现Al平权,给金融、医疗、制造等多行业人工智能渗透率提升。第四,关税冲突下,政策支持力度不减
三、4月资本市场复盘
本月,股市呈现受“关税”冲击,波动加大。万得全A收4956.1点,下跌3.15%,日均成交量1.24万亿,较3月1.53万亿回落19.1%。上证指数收3279点,下跌1.7%,日均成交额5153亿元,较上月下行13.5%本月交易主要围绕“对等关税”展开。4月2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48小时内中国进行全面反制,市场避险情绪高涨,A股显著回调后呈现修复趋势。4月中美进行多轮博弈,市场“恐慌情绪”逐渐消退,开始关注“对等关税”的实际影响。同时,交易相对谨慎,成交量下降
4月风格上,由于关税冲击以及基本面数据走弱,市场转向谨慎,稳定风格收涨0.69%,成长风格回调4.89%行业上,内需板块相对稳健,出口产业链回调。一级行业中,农林牧渔、商贸零售、电力及公用事业、综合金融收涨,分别上涨4.26%、1.58%、1.21%、1.06%;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通信、机械、计算机、家电、电子等出口链回调显著,分别下跌6.94%、5.95%、5.46%、5.22%、5.21%、5.9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