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七大资金主体面面观:谁在卖?
导读:4 月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落地,A 股和港股在月初经历大幅波动之后,由国家队等部门机构维稳市场并迅速反弹,主要宽基指数ETF 在此期间获得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而两融资金则出现流入转为流出迹象,北向月度日均成交额持续下滑,表明外资情绪较前期处于低迷阶段,但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出现大幅收窄。4 月风险落地之后,政治局会议指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5 月7 日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偏股新发份额持续上升。4 月新成立偏股型公募基金份额570.48 亿份,较前月新发500.89 亿份增加69.59 亿份,处于近3 年来94.59%分位,4 月权益新基发行量环比持续提升。分结构来看,分结构来看,主动型偏股4 月新发份额39.74亿,较上月环比减少66.45 亿;被动型偏股新发份额450.95 亿,较上月环比增加73.90 亿;被动型基金产品新发份额持续在权益基金发行市场中贡献主要力量,新发份额创新去年12 月以来新高。存量股票型ETF 方面,宽基类ETF 成为资金集中流入方向,沪深300、中证500 及中证1000 均有较大规模资金净申购。
私募证券基金:仓位由升转落。3 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为5.25 万亿。对比来看,3月私募证券基金规模较2 月环比小幅上行。从股票型产品的新发行情况看,3 月新发数量为1072 只,较2 月的561 只环比大幅增加511 只,整体来看呈现底部回升的趋势,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仓位方面,3 月私募股票多头指数成份平均仓位为56.56%,相较2 月环比回落1.75pcts,仓位由升转降,处于2010 年以来的14.8%分位。私募基金仓位整体呈现底部波动,反映外部风险加剧,私募投资者情绪转为谨慎状态,相关资金流入权益市场的节奏放缓。
北向资金:月度日均成交额持续下降。成交方面,4 月北向月度日均成交额为1522.08亿,较上月的1878.68 亿环比下降18.98%,北向成交额占全A 总成交额比升至12.32%,较前月上升0.02pcts。
两融资金:净流入转为净流出。截至4 月末,场内两融余额合计1.78 万亿,较上月环比下降6.89%,其中融资余额为1.77 万亿,较上月下降6.91%。同时,两融净流出1315.35 亿元,两融成交额占比为8.64%,两融资金交易活跃度较上月回落。
保险资金: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10%。2024Q4,财产险+人身险持有权益资产规模净减少80.68 亿元,2024 年累计净增加6307.23 亿元。此外,根据《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2025 年将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 股。5 月7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10%,并且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银行理财:发行-到期数量持续上涨。以收益起始日来看,4 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5993 只,较上月环比下降3.62%;发行-到期数量2086 只,较上月环比增加22.06%。
权益产品方面,4 月新发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为0.52%,较前月上升0.44pcts,25Q1理财资金权益比例较上期整体基本持平。
产业资本:4 月净减持规模大幅收窄。4 月产业资本整体净减持3.7 亿元,其中增持106.22 亿,减持109.91 亿,交易日均净减持规模为0.18 亿,减持规模较上月大幅收窄。
三大主体资金流指标:4 月交易脉冲持续回落。截至4 月30 日,3 主体资金流指标值为-0.15,位于2015 年底以来的26.6%分位。交易热度有所降温,说明交易情绪在市场大幅波动中处于谨慎态度。
风险提示:公开数据存在滞后,资本市场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外形势出现超预期恶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