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投资策略周报:外部环境显著改善 市场机会关注择时
市场回顾,近5 个交易日(5 月9 日-5 月15 日),重要指数多数收涨;其中,上证综指收涨0.86%,创业板指收涨0.68%;风格层面,沪深300收涨1.41%,中证500 收跌1.01%。成交量方面有所缩量,两市统计区间内成交6.26 万亿元,日均成交额达到1.25 万亿元,较前三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额减少1137.47 亿元。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其中,美容护理、银行、非银金融行业涨幅居前,而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行业跌幅居前。
数据方面,2025 年4 月社融同比多增超1.2 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融资是主要支撑项,与4 月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置有关。4 月人民币贷款转弱,同比少增4500 亿元,企业端和居民端均有待改善。货币供应方面,M1同比增速小幅下行,但仍处于相对高位;M2 同比增速边际回升,一方面是因2024 年4 月整顿“手工补息”所带来的低基数,另一方面权益市场表现较好也推动非银存款的增加。整体而言,4 月社融数据强而信贷偏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均有待提振。展望来看,5 月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将进一步加快,有望支撑社融继续同比多增。
政策方面,近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重要共识,5 月14 日,中美同时调整对对方的关税措施,取消4 月2 日后所加征的关税政策,双方均保留10%的对等关税,同时在90 天内暂停实施24%的关税。美方再次强调了“中美不脱钩的共识”并表明对贸易平衡的诉求,中方则释放出扩大自美进口的态度,中美经贸关系获得阶段性突破,贸易紧张局势暂时缓和。考虑到后续24%关税的加征风险,未来90 天“抢出口效应”或进一步显化;与此同时,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的成果也释放出积极信号,有助于修正市场对外部环境的悲观预期并阶段性抬升市场风险偏好。
策略方面,指数已经回归到合理水平,未来市场的机会将更多取决于对“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落实。从“稳定”的维度来看,市场如因基本面、投资者情绪等因素导致下行,则应与维稳资金一道逐步加仓,从而掌握择时上的主动。从“活跃”的视角来看,如果市场总体相对平稳,则应结合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结构性布局,以占据配置上的主动。行业方面,延续哑铃型配置策略,一方面可关注管理层多措并举推动险资入市以及公募新规或将推动基金资产配置更贴向沪深300 等业绩基准背景下,股息率较高且属于相对低配的银行板块;另一方面,可关注消费板块的政策博弈性机会以及科技板块在产业增量信息催化下的主题性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行业催化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