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报告:积极可为
回顾:2024 年底提示红利阶段超额机会;2025 年1 月初持续提示节前启动春季躁动交易小盘/成长,最高上涨近20%;2 月初强调港股科技兼具胜率&赔率,最高上涨近30%;3 月前瞻提示向大金融+消费切换,对等关税后提示最大利空落地,恐慌后迎反弹窗口;月报观点迎接红五月,开门红已初现。
风险偏好修复助力红五月指数初探前高,宽货币+复苏验证期,哑铃策略继续占优。
海外:贸易协定超预期,全球风险偏好修复。周一收盘后,中美达成贸易协定,撤回大部分新增关税(4 月2 日以来的新增关税,双方分别只保留10%),进展大超市场预期。全球风险偏好显著修复,其中深受特朗普政策波动性影响的美股也大幅反弹,AH的风险偏好也受益回升。展望后续,考虑对中国受美国贸易政策影响担忧缓解,全球风险偏好和对AH 市场担忧缓和,未来有望中期持续受益于情绪修复和外资流入。
国内:宽货币但信贷偏弱,仍在政策验证阶段。政策端看,金融政策包降准降息+结构信贷支持,示意货币端也持续宽松。信用端看,4 月新发布的社融数据低于预期,且更多依靠政府债券发力,代表内生需求的人民币贷款增量相对偏弱,这可能是在美国贸易政策冲击下市场投资扩张动力受阻;叠加4 月PMI 也较弱、高频景气数据走弱,景气复苏仍在初期,对应政策验证阶段。
配置方面,宽货币+景气验证的复苏初期,上证50+科创50 的哑铃政策持续占优;当前均有新增催化,有望两翼齐飞。具体看:
上证50-基金低配方向: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加强,重视受益于基金低配、偏离度回归的上证50 传统核心资产(专题报告-业绩基准的考核会影响调仓吗?),包括金融(保险、股份行等)、公用(发电及电网)等。
科创50/恒生科技-AI+自主可控细分:科创50+恒生科技方向,下周微软、谷歌开发者大会以及台北国际电脑展重磅催化密集来临,重视AI 应用(AI PC、机器人、眼镜等)、算力等,关注DeepSeek 链潜在的R2 发布催化。
AH 新消费:中期持续看好恒科平台经济以及养老(按摩仪、中药饮片等)、悦己(宠物食品、户外运动、新式茶饮、大众零食等)、母婴(纸尿裤、卡牌潮玩等)三大方向,关注其中港股聆讯潜在上市公司。
成长专题:TMT 催化大周来临,重视AI 应用(AI PC、机器人、眼镜等)及算力。
事件日历效应胜率、超额兼具,AI 核心资产行情已初步启动。
1)2021~2024 年科技成长重点指数在微软开发者大会、台北国际电脑展期间较全A 胜率、超额显著,今年重点催化叠加、日历效应可期。微软大会期间,TMT、算力、AIPC指数胜率处于60%~100%,平均超额0.5%~0.7%;台北国际电脑展期间,胜率处于60%~80%,平均超额-0.1%~1.5%。
2)4 月中旬以来,AI 核心资产迎来第一波反弹,行情初步启动。一方面拥挤度来看,本轮底部的42%高于2024 年9 月最低点37%,市场情绪依然较热;另一方面结构来看,第一轮反弹中应用层领跑且弹性最大,重点关注。
3)大会看点:台北国际电脑展本次以AI Next 为主题,展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一代技术、未来移动三大主题。微软开发者大会将聚焦 AI、Copilot、Azure、开发者工具、.NET 以及 GitHub,甚至是尚未发布的前沿技术,或主要对应AIPC 相关催化。
港股专题:政策鼓励+估值修复驱动A 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
当前情况:1)赴港上市加速:年初至今已有17 家A 股上市公司申请赴港上市;2)定价超预期:5 月12 日宁德时代港股定价超预期,还带动了A 股上涨。
背后原因: 1)政策支持:港交所放宽市值/持股等要求,审批时间也缩短。中国证监会也支持境外上市。2)南下资金流入,AH 溢价收窄,融资估值更高:年初至今南下资金流入港股近5700 亿元,港股表现也较好;AH 股溢价为2021 年来7%分位水平,融资估值更高。3)更能吸引外资:外资投资港股自由度相对较高,而投资A 股上市公司存在“10%/30%”的限制,港股市场T+0 交易制度和无涨跌停板限制可能更吸引外资。
在当前外资对中国资产担忧缓和下,更方便投资的H 股预计受益更多。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海外金融风险超预期、历史经验失效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