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反内卷政策落地加速构建水泥等行业供需新平衡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07 18:00:35 评论:0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点评:

  政策不断推进反内卷逐步在2025年落地,推动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在2024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进一步强调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第六次会议再次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2025年7月1日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反内卷”政策作为中央提出的政策正在2025年逐步落地,成为推动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水泥等行业反内卷政策力度会逐步加大,见实见效加速助力供给端优化。水泥协会反内卷文件中明确提出:实际产能大于备案产能的企业,要尽快按《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补齐产能差额并完善备案、环评、能评等相关,按照备案产能组织生产,这将使得一些企业原先的超备案的产能得到控制,切实减少行业供给量。《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还提出了更严格的减量置换要求:连续两年产量不足年产能30%的生产线等产能不可用于置换。前三年水泥熟料平均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省份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原则上不得从省外置换产能。水泥熟料产能置换比例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2:1和1.5:1,平板玻璃为分别不低于1.25:1和1:1。产能置换方案自公告之日起两年内,项目建设企业应完成备案和环评等手续,三年内建完点火投产,否则方案失效。对已经完成产能置换方案公告的,在《实施办法》实施前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应于2026年12月底前完成点火投产;未完成的,2027年1月1日后产能置换方案失效。这些政策随着“反内卷”的逐步推进,会落地见效,对水泥等行业供给的优化进一步加速助力。

  水泥行业协同错峰停产,在行业需求低迷但仍尚可的情况下,企业共同实施的效果较好。但是一旦需求很低迷时,一些企业迫于生存压力,对于错峰停产的实施就会打折扣,不利于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善,形成内卷式恶性竞争。但是随着“反内卷”政策的切实落地,会对行业供给优化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

  行业市场优胜劣汰和“反内卷”齐发力行业新平衡可期。建筑建材行业这几年在地产持续下行的过程当中,需求衰减,行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加剧。上市公司作为行业中相对优秀的公司,在这几年时间里盈利水平一直在行业历史低位波动。行业中其他的中小企业的境况更是非常艰难,甚至被淘汰出市场。行业低迷的时间越长这种淘汰的力度也就越大。行业竞争激烈是导致行业内卷加剧的主要原因,反内卷政策对行业的恶性竞争进行约束,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反内卷政策的落地见效和地产行业回归长期健康发展轨道建筑建材行业供需新平衡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在2024年12月27日《建筑建材行业2025年投资展望:内需之重下行稳致远》和2025年6月17日发布的《建筑建材行业2025年中期展望:内需释放和供给优化下的新平衡》等报告中反复强调供给端优化较好的行业是2025年的重点方向,和需求共振带动新平衡。市场剧烈竞争下的优胜劣汰叠加“反内卷”等各项政策落地,都共同发力加速建筑建材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加速行业供给端优化。这将进一步巩固优秀和龙头公司发展和成长的确定性,带来估值修复和业绩弹性。水泥行业“反内卷”政策的率先落地带来行业更好的供给端优化,我们继续推荐海螺水泥等,建议关注行业中优秀和龙头的水泥公司像上峰水泥、塔牌集团、中国建材和金隅集团等。

  风险提示:房地产政策效果低于预期,反内卷政策进一步落地力度和节奏低于预期。


东兴证券 赵军胜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