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深度报告:财富管理系列报告之二——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出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25 08:07:19 评论:0

  投资要点

  公募基金现状:历经高速发展,进入优化结构稳步增长阶段。中国公募基金市场在过去15年高速发展,资产规模从2010年末的2.5万亿元扩大近13倍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33.7万亿元。行业共经历了三轮发展周期,即货币基金快速发展期、非货公募基金快速扩张期、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指数投资兴起期,其中被动投资正在改变行业生态。被动投资的兴起一方面源于政策的有力引导和支持,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市场波动等影响,2022-2024年主动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较差,很难跑出相对收益,而被动指数型基金基本跑赢业绩基准。随着被动指数基金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投资者对指数基金认识的加深,指数产品规模有望持续扩大,被动投资时代已来临。

  多项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出台。2021年以来权益市场震荡加剧,赚钱效应显著下滑,公募基金尤其是权益类基金在经历了高速增长后已连续3年增长失速。为了推动公募基金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7月以来,监管发布多项政策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协同发展,主要包括:1)分三阶段推动公募基金费改,降低基金投资者交易成本,促使基金公司及相关代销机构降本增效;2)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3)优化基金运营模式,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强化公募基金与投资人的利益联结。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改变公募基金行业“重规模轻回报”的现状。

  公募基金方兴未艾,被动投资空间广大,主动投资健康发展。被动投资在美国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已超越主动投资。低费率、高透明度、高便利性的被动产品迅速兴起,获得投资者青睐,美国被动投资规模已超过主动投资规模。2000-2024年,美国主动型ETF+主动共同基金、指数ETF、指数共同基金规模CAGR分别为9%、42%、23%,占比分别由91%、1%、7%变为49%、29%、22%,被动投资规模已超越主动投资规模。与国内较为类似的是,美国被动投资的发展也是源于主动难以跑出超额、被动产品费率远低于主动产品这两个因素,略有不同的是,美国被动产品供给更为丰富,并已形成规模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政策鼓励加大权益投资、发展被动投资的背景下,国内主、被动投资的增长空间广阔。被动投资方面,ETF基金处于规模迅速上升期,品种逐渐丰富,也开始向海外拓展,增加了跨境ETF和港股ETF的发行。被动指数基金也经历了超高增长,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较2018年末增长5倍,债券型和QDII指数产品增长近14倍。主动投资方面,随着监管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强化业绩基准及管理人考核,推动浮动管理基金产品的发行,将有望推动主动投资向更精细化运营。部分主动偏股基金也可能或逐渐演变为指数增强产品,通过更精细化选股实现超额收益。我们认为未来公募基金的转型将着重于主动被动协同发展、聚焦差异化等方面,一方面产品布局以宽基筑基,聚焦差异化特色领域;另一方面优化策略,主动被动协同,拓宽回报空间。

  公募基金转型:主动被动协同发展,聚焦差异化。1)产品布局以宽基筑基,聚焦差异化特色领域。建议做优做强核心宽基ETF产品,拓展资产类别及策略维度,实现被动投资产品布局多元化。同时,重视“首创”策略,加速细分赛道的特色被动投资产品创设。2)优化策略,主动被动协同,拓宽回报空间。被动投资崛起背景下,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价值亦进一步凸显,主动与被动相搭配,可拓宽回报空间。对于非头部公募而言,可回避ETF红海竞争,将重点转向指数增强基金。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加大,监管政策趋严,资管行业竞争加剧。


东吴证券 孙婷,何婷,罗宇康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