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财政数据点评:年中财政蓄力几何?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26 19:50:26 评论:0
  事件:7 月25 日财政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 亿元,同比下降0.3%。其中,全国税收收入92915 亿元,下降1.2%。

      公共财政支出增速“两连降”至年内低点,财政前置发力是否还成立?今年上半年,财政发力的信号有些“模糊”——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债力度持续“在线”,然而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却整体适中;一季度财政支出前置发力明显,然而二季度支出增速却连续降至年内较低水平。那么,上半年财政究竟是在发力还是蓄力?留给下半年财政的空间还有多大?

      一季度财政支出趋于“发力”,而二季度趋于“蓄力”。若分别用今年1-3 月和4-6 月的公共财政支出使用进度、与历史平均水平相对比,可以发现今年一季度财政前置发力明显,然而二季度发力动能边际减弱。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背后涉及到政策逻辑的悄然变化——一季度“开门红”诉求明确,财政前置保驾护航;步入二季度,“抢出口”、“抢转口”有效稀释外部不确定性,财政发力开始趋于相机抉择。

      整体来看,上半年财政发力力度并不算弱。若以一般公共预算及政府性基金两本账目的本级收支差与GDP 的比例、来衡量财政发力力度,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为8.0%,不仅高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同时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距也并不算大。

      虽然下半年财政发力空间可能相对有限,但财政“余粮”可能比市场预期更多。一方面,地方债发行仍有额度。虽然今年以来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进度都略快于去年同期,但整体来看两者均处于历史偏缓进度。根据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来看,下半年地方债发行将偏“循序渐进”,为四季度保留了充足的地方债发行额度。

      就拿新增专项债来说,今年下半年还有近一半的额度未发行(约2.2 万亿元)。这2.2 万亿元的额度中,大约有0.3 万亿元将用于化债,剩余的部分可能更多还是会向基建领域倾斜。雅江水电工程的开工证明“稳基建”的必要性仍存,下一步政策予以基建的支持将进一步显现。

      另一方面,特别国债发行前置是年初既定,不必太过担心“两新”资金问题。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相较于去年前置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这其实早在年初发布的特别国债发行计划中就有“预告”。财政部表示近期已下达了第三批690 亿元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剩余的690 亿元将于10 月下达,因此下半年资金使用进度早已有了部署和安排。

      如若下半年“国补”更加火热、导致以旧换新资金“供不应求”的话,从政策接续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后续存在预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的可能性(参考今年在两会前就预下达了810 亿元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整体来看,下半年财政存量政策仍有使用空间,目前“落实存量政策”的优先级高于“出台增量政策”。因此7 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大力加码的可能性较小。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陶川/钟渝梅 日期:2025-07-2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