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度观察:关注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政策接续和长期衔接

股票资讯 阅读:8 2025-07-28 11:13:01 评论:0
  本周宏观观察

      1.1 关注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政策接续和长期衔接中国下半年外部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有增无减,内部供需两端仍存深层结构性矛盾。国内供给端核心矛盾在于“存量过剩”与“增量不足”并存,要求政策聚焦“反内卷”与“促进产业产能升级”双轨并进;需求侧面临“外需收缩”和“内需不足”的双重困境,破解内需困局需政策端多管齐下。

      下半年中国仍需保持高度战略定力,坚持“以我为主,向内求稳”。政策端扩张的基调与扩大内需的总方向未发生转变,多项增量政策仍将接续及推出。

      7 月政治局会议作为每年下半年经济政策的风向标,需关注会议中短期增量政策储备的相关线索。重点工作方面,我们认为将在中央加杠杆、加强民生保障、促消费、中央为主带动增量基建、促进产业产能升级、稳楼市、稳股市等领域有相关政策的表态。具体可能涉及:

      第一,全力扩内需。可能的举措包括:促消费领域,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提质、刺激消费向服务领域纵深推进;民生保障领域,最低工资标准提高、生育补贴等“真金白银”惠民生举措有望加速落地。

      第二,预计基建领域将提速成为稳增长关键抓手。除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外,城市更新投资规模有望扩容,“两重”项目储备仍充足。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短期抓落实,中期再加码。

      第三,房地产仍处量价磨底阶段,政策端仍将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可能的举措包括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存量房收购和土地收储政策进一步优化和落地、优化公积金贷款区域政策、推进与房地产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加快出台等。

      第四,促进产业产能升级,“反内卷”政策有望接续和强化。继7 月1 日中央财经委会议部署“反内卷”后,国务院、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多部门已开始密集部署,多聚焦于光伏、新能源汽车行业,工信部也透露近期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即将出台。本次政治局会议可能再提“反内卷”,并完成上述领域部署强化。

      同时,今年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当前正处于“十五五”规划《建议》起草阶  段,因此本次年中时点的政治局会议战略意义更为突出。按照惯例,今年下半年应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议,本次政治局会议有很大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的重要衔接节点,大概率会确定下半年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时间。

      在内容上,根据7 月18 日政协座谈会,本次会议可能会强调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扩大内需、稳步推动共同富裕等重点问题继续深化研究。

      因此,除了需要关注短期增量政策储备的相关线索之外,还需要关注会议是否释放与“十五五”规划及更长远发展目标相衔接的重要信号。

      7 月政治局会议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幕的历史交汇点上,其政策信号对于理解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期的国家战略导向具有先行价值。近期受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发力及中长期改革深化的乐观预期推动,A 股市场情绪呈现明显回暖态势,特别是与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反内卷”等相关的板块表现尤为活跃。期待本次政治局会议中透露更多关于下半年及“十五五”关键施政方向的信息,点燃A 股相关受益板块及对应大宗商品结构性行情。

      1.2 美日协议达成,贸易谈判关税样板初步形成正如我们在前期的报告中所述,美国关税谈判目标正从经济领域逐渐拓围,特朗普团队以关税作为核心谈判筹码,以达成对美投资、产业支持及发展、地缘话语权等多维度目标,美国关税政策与经济政治目标捆绑倾向日益清晰。

      本周美国和日本达成贸易协议,日本以两项关键让步换取15%的关税税率(低于7 月7 日特朗普威胁加征的25%关税税率):

      一是日本承诺向美国提供高达5500 亿美元的投资一揽子计划,该投资资金涉及股权投资,将由美国主导项目选择和执行,利润分配为美国纳税人90%,日本10%,美方对资金流向和收益分配有绝对控制权;

      二是日本增加从美国进口大米的比例,实质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开放日本农业市场。

      此协议达成为后续其他经济体与美国的谈判确立了“谈判样板”,即通过以投资和采购承诺(国内市场对美开放)换取关税减免,15%的关税水平可适用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而20%的税率水平或成为更广泛范围内的基准税率。

      美欧和中美贸易谈判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美欧层面,欧洲内部存在明显分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倾向于对美妥协,但法国等国家倾向于对美国采取更强硬立场,德国在得知美国将不为汽车行业提供任何豁免后也转向对美强硬,因此周内欧盟成员国已投票批准了对930 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管制关税清单,为谈判破裂做好反制准备。但在美欧贸易谈判层面,内部分裂或大幅削弱欧盟集体议价能力,且鉴于美日谈判模板已经形成,大概率美欧后续谈判会参照该范本进行。

      中美层面,当前中美核心矛盾未解,芯片和稀土层面的管制仍是双方战略制衡的关键筹码,中美仍呈现以优势产业作为筹码的博弈形态。下周中美将在瑞典重启贸易会谈,鉴于贝森特在会谈前已明确表示将讨论是否延长关税期限,我们认为当前中美关税“暂缓升级”的优先级高于“实质性削减”。本次瑞典会谈或主要承担巩固前两轮谈判重要共识的功能,并为未来潜在的元首会晤铺垫基础。

      1.3 关税税率水平高于预期,美联储降息“幅度压缩、节奏审慎”《大而美法案》落地后,特朗普团队在对外关税领域态度愈发强硬,协议达成税率水平呈现上升态势。虽然短期内市场对关税谈判变动的敏感度(TACO 交易惯性下)降低,但从长期来看,美国对全球平均关税税率的抬升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力度高于前期预期。

      以目前趋势来看,综合考虑对各国的对等关税及232 行业关税等,美国对全球平均关税税率预计最终将落在15%到21%的范围内,远高于特朗普上任前2.4%左右的平均关税水平,也大幅高于年初市场普遍预期的个位数水平。

      美国6 月CPI 数据显示包括家用电器、家具、体育用品等进口依赖度高的商品价格正在以多年以来最快速度攀升,实际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已经开始发酵。此前美联储采用的关税税率基准约为10%,并在此测算基础上设置下半年可能开始降息的决策。

      按照目前关税抬升的情况进行推演,未来关税整体水平将明显高于此前市场及美联储预测水平,据此美国通胀压力大概率也将超过前期预期,这将导致市场对2025 年美联储降息节奏和幅度的预期出现调整。

      但特朗普政府强势干预复杂化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周内特朗普亲自访问美联储总部施压降息,实质是“推动降息的部分行动”。历史上在通胀压力上升时,面对总统施压,美联储主席的应对方式不一。马丁和伯恩斯做出让步,导致通胀大幅攀升,并均于次年迅速加息;沃尔克则顶住压力,坚守货币政策独立性并维持了物价稳定。

      当前鲍威尔面临的困境在于,特朗普不同于过往美国政客,其施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虽然特朗普政府直接罢免鲍威尔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在其降息的高压表态下,美联储在未来利率决议环节或因政治高压而出现技术变形。

      基于上述约束,美联储后续降息路径或呈现“幅度压缩、节奏审慎”的特点,9月美联储大概率仍将启动降息,作为平衡政治压力的选择。但为抑制通胀预期大幅攀升,单次降息幅度有存在低于预期的可能。 机构:国联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娜 日期:2025-07-2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