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PMI点评:政策持续提振高技术行业生产经营预期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8-05 14:42:25
评论:0
7 月份制造业PMI 录得49.3%(前值49.7%,后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50.5%),均回落。总体来看,日内瓦谈判带来的传统外贸商品短期“抢出口”动能已经逐渐走弱,导致基本面有所走弱,但不难看出,随着市场竞争秩序逐渐完善,实体经济生产经营预期不降反增,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这有利于新旧动能转换预期不断提高。
“抢出口” 效应减弱主要影响传统行业,而高新技术行业等新动能表现依旧亮眼,这意味着后者的重要性愈发突出。7月份生产、新订单PMI分别为50.5%、49.4%(51%、50.2%),均明显走弱,部分是因为“抢出口”动能减弱,7 月新出口订单PMI 47.1%(上月为47.7%)即为印证,且由于此前外需已提前释放,我们认为即便中美在瑞典谈判后关税豁免再延续90 天,后续出口订单仍可能持续承压,而采购量、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PMI 的走弱,也与这一判断相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抢出口”动能减弱对高新技术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7 月高新技术行业PMI 为50.6%(上月为50.9%),不仅绝对水平维持在枯荣线以上,其环比下行幅度也远低于消费品行业和装备制造业(后两者环比分别下降0.9 和1.1 个百分点),表明新旧动能转换依然是宏观经济的关键主线之一。
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秩序(而非机械、行政化地要求提价、去产能),“反内卷”推动的不仅是各类商品价格,还有高技术行业的信心。7 月出厂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均大幅上升,离不开“反内卷”政策的影响,其中一部分贡献源于传统行业,受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上游原材料行业的需求本应承压,进而拖累整体价格(如7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下降2.2 个百分点至50.6%,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基建相关行业的产需PMI 也均低于枯荣线),但实际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部分上游原材料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说明“反内卷”政策效果显著,带动了整体价格指数回暖。值得一提的是,“反内卷”政策对新兴行业的影响可能不仅局限于推升商品价格,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化统一大市场与公平竞争审查,引导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品质”,持续提振企业信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产需PMI 均有所回落(即便是高新技术行业整体PMI 也有所回落),但7 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PMI 反而上升至52.6%(上月为52%), 与6 月呈现相反态势(6 月产需PMI 回升,但预期回落)。其中,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这些都是当前“反内卷”政策影响较为显著的新兴行业,展望后续,政策落地有助于提升产业长期竞争力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力,从而提振信心和预期。
此外,在外贸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服务消费动能得以维持显得难能可贵。2025 年7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维持在枯荣线以上,这主要得益于暑期假日效应的带动——与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
当下经济依然处在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一方面,日内瓦谈判过后“抢出口”动能减弱,内需动能的维持愈发重要;另一方面,高技术行业的表现明显强于传统行业。
展望后续,产业、金融政策将更加聚焦于“质量效益”,对于制造业而言,信心与经营预期的提升依然会是主要的看点;而对于服务业,育儿补贴推升了市场对“投资于人”的后续期待,同时更多优质服务供给有望诞生,进一步增强服务消费对于整体经济的拉动能力。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环境超预期恶化;逆周期政策效果显现所需时间长于预期。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国翔/孙金霞/王仲尧/陈至奕 日期:2025-08-05
“抢出口” 效应减弱主要影响传统行业,而高新技术行业等新动能表现依旧亮眼,这意味着后者的重要性愈发突出。7月份生产、新订单PMI分别为50.5%、49.4%(51%、50.2%),均明显走弱,部分是因为“抢出口”动能减弱,7 月新出口订单PMI 47.1%(上月为47.7%)即为印证,且由于此前外需已提前释放,我们认为即便中美在瑞典谈判后关税豁免再延续90 天,后续出口订单仍可能持续承压,而采购量、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PMI 的走弱,也与这一判断相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抢出口”动能减弱对高新技术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7 月高新技术行业PMI 为50.6%(上月为50.9%),不仅绝对水平维持在枯荣线以上,其环比下行幅度也远低于消费品行业和装备制造业(后两者环比分别下降0.9 和1.1 个百分点),表明新旧动能转换依然是宏观经济的关键主线之一。
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秩序(而非机械、行政化地要求提价、去产能),“反内卷”推动的不仅是各类商品价格,还有高技术行业的信心。7 月出厂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环比均大幅上升,离不开“反内卷”政策的影响,其中一部分贡献源于传统行业,受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上游原材料行业的需求本应承压,进而拖累整体价格(如7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下降2.2 个百分点至50.6%,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基建相关行业的产需PMI 也均低于枯荣线),但实际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部分上游原材料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说明“反内卷”政策效果显著,带动了整体价格指数回暖。值得一提的是,“反内卷”政策对新兴行业的影响可能不仅局限于推升商品价格,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化统一大市场与公平竞争审查,引导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品质”,持续提振企业信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产需PMI 均有所回落(即便是高新技术行业整体PMI 也有所回落),但7 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PMI 反而上升至52.6%(上月为52%), 与6 月呈现相反态势(6 月产需PMI 回升,但预期回落)。其中,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这些都是当前“反内卷”政策影响较为显著的新兴行业,展望后续,政策落地有助于提升产业长期竞争力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力,从而提振信心和预期。
此外,在外贸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服务消费动能得以维持显得难能可贵。2025 年7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维持在枯荣线以上,这主要得益于暑期假日效应的带动——与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
当下经济依然处在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一方面,日内瓦谈判过后“抢出口”动能减弱,内需动能的维持愈发重要;另一方面,高技术行业的表现明显强于传统行业。
展望后续,产业、金融政策将更加聚焦于“质量效益”,对于制造业而言,信心与经营预期的提升依然会是主要的看点;而对于服务业,育儿补贴推升了市场对“投资于人”的后续期待,同时更多优质服务供给有望诞生,进一步增强服务消费对于整体经济的拉动能力。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环境超预期恶化;逆周期政策效果显现所需时间长于预期。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国翔/孙金霞/王仲尧/陈至奕 日期:2025-08-0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