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传导路径的现实困局:“反内卷” 降息还是加息?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8-09 09:06:42
评论:0
在“反内卷”成为宏观焦点的当下,降息是否仍是理所当然的选项?本报告基于过去二十年宏观数据,探索利率对消费与生产的传导机制。指出当前货币政策正面临边际效能递减与结构性失衡的双重约束。
从历史经验来看,利率宽松政策的传导路径更易激发企业端的生产意愿,而对居民端的消费拉动相对有限。根源在于,在投资导向型增长范式下,政策惯性聚焦供给侧,企业对融资成本变动形成制度化响应机制;反观居民部门,消费决策更受“收入预期”与“资产波动”牵制,对利率变化感知弱、响应滞后,传导链条明显钝化。
从现实情况来看,利率工具的有效性依赖于宏观环境与传导结构的匹配程度。在经济上行期,内需尚具动能,供给与消费可协同共振,形成“量价齐升”的良性循环;而一旦进入需求疲弱、预期走弱的下行阶段,政策驱动下的供给端仍有惯性扩张,需求却难以托底,最终导致产出增长而终端需求未跟进,价格中枢被动回落,企业盈利空间受到压缩,结构性错配随之放大,演化为“供给内卷、消费萎靡”的失衡格局。
三组实证结果提供有力佐证:(1)通过“前十年”与“后十年”的对比发现,早期降息能同步带动消费与生产,但近年来传导结构出现分化,消费端敏感度下降,生产端韧性仍在。(2)通过构建滚动相关性指标发现,利率与生产保持稳定负相关,而与消费的相关性由负转正,显示消费对宽松的响应正在弱化,甚至出现逆向扰动。(3)回溯三轮典型降息周期,显示政策效果主要落在生产与投资侧,消费修复滞后且弹性不足,货币工具对内需托举能力正逐步减弱。
这也引出了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政策思考:在追求供需平衡与“反内卷”的政策诉求下,到底是降息还是加息?
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恰恰不在题眼:货币政策不应局限在“是否降息”的怪圈中。传统总量型政策工具视角,可能使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若持续降息,可能进一步加剧供需错位,加剧企业“内卷”。但当前的复杂内外部压力,加息或收紧货币环境恐怕同样不合时宜。
在降息or 加息的选项中,央行选择了“or”:结构性工具。往后看,政策利率调降将更为慎重,结构性政策将成为主线。近期《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标志着未来通过结构性工具定向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将更加关键,调降作为广谱利率“压舱石”的政策利率将更加慎重,其快速下行周期临近尾声。
风险提示:统计窗口选择偏差;HP 滤波方法局限等技术性风险;未来政策影响而偏离历史经验。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田地/邵兴宇/董德志 日期:2025-08-09
从历史经验来看,利率宽松政策的传导路径更易激发企业端的生产意愿,而对居民端的消费拉动相对有限。根源在于,在投资导向型增长范式下,政策惯性聚焦供给侧,企业对融资成本变动形成制度化响应机制;反观居民部门,消费决策更受“收入预期”与“资产波动”牵制,对利率变化感知弱、响应滞后,传导链条明显钝化。
从现实情况来看,利率工具的有效性依赖于宏观环境与传导结构的匹配程度。在经济上行期,内需尚具动能,供给与消费可协同共振,形成“量价齐升”的良性循环;而一旦进入需求疲弱、预期走弱的下行阶段,政策驱动下的供给端仍有惯性扩张,需求却难以托底,最终导致产出增长而终端需求未跟进,价格中枢被动回落,企业盈利空间受到压缩,结构性错配随之放大,演化为“供给内卷、消费萎靡”的失衡格局。
三组实证结果提供有力佐证:(1)通过“前十年”与“后十年”的对比发现,早期降息能同步带动消费与生产,但近年来传导结构出现分化,消费端敏感度下降,生产端韧性仍在。(2)通过构建滚动相关性指标发现,利率与生产保持稳定负相关,而与消费的相关性由负转正,显示消费对宽松的响应正在弱化,甚至出现逆向扰动。(3)回溯三轮典型降息周期,显示政策效果主要落在生产与投资侧,消费修复滞后且弹性不足,货币工具对内需托举能力正逐步减弱。
这也引出了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政策思考:在追求供需平衡与“反内卷”的政策诉求下,到底是降息还是加息?
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恰恰不在题眼:货币政策不应局限在“是否降息”的怪圈中。传统总量型政策工具视角,可能使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若持续降息,可能进一步加剧供需错位,加剧企业“内卷”。但当前的复杂内外部压力,加息或收紧货币环境恐怕同样不合时宜。
在降息or 加息的选项中,央行选择了“or”:结构性工具。往后看,政策利率调降将更为慎重,结构性政策将成为主线。近期《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标志着未来通过结构性工具定向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将更加关键,调降作为广谱利率“压舱石”的政策利率将更加慎重,其快速下行周期临近尾声。
风险提示:统计窗口选择偏差;HP 滤波方法局限等技术性风险;未来政策影响而偏离历史经验。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田地/邵兴宇/董德志 日期:2025-08-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