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资产系列报告(一):如何看待股债收益相关性?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9-22 10:41:11 评论:0
  股债收益相关性是构建多资产组合前的核心考虑因素之一。假设构建一个80%投资于中债-国债总财富(总值)指数、20%投资于中证A500 全收益指数的“82 组合”。假设上述两个指数的相关系数(简称“股债收益相关系数”)从-0.6 提高至0,那么该组合所对应的:

      收益率波动性将从3.15%提高1.2pct 至4.35%;

      95%置信水平下的年化收益率VaR 将从2.72%下降0.7pct 至2.02%;

      12 个月(TTM)最大回撤将从-4.80%下降0.92pct 至-5.72%;

      10 年间最大回撤将从-3.60%下降2.48pct 至-6.08%。

      国内外的股债收益相关系数均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例如美日英法德),股债收益相关系数均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动。在国内,自2010Q1 至2017Q2,股债收益相关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自2017Q3至2022Q1,股债收益相关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自2022Q2 至今,股债收益相关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

      如何看待国内股债收益相关性?从宏观视角看,经济增长、通胀是影响股票、债券收益的两大核心因素。理论上,经济增长对股票、债券收益的影响是反向的;而通胀对股票、债券收益的影响是同向的。

      经检验,国内存在“通胀的不确定性X,增长的不确定性Y,通胀与增长的相关系数Z→股债收益相关系数A”的联合因果关系,

   

      据此测算,2025 年9 月至11 月股债收益相关系数或将介于-0.216 至-0.229,较2025 年8 月对应的-0.238 继续上升。换言之,近期股债收益相关系数的上升趋势预计仍将延续。

      如果只是为了控制投资组合的最大回撤与波动率,那么或可考虑仅配置3%至5%的股票指数。

      伴随预期波动率的提高,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可能并非是单调递增的,分界线(股票配置比例α)大约介于18%-21%。

      风险提示:(1)选取计算股债收益相关系数时所参考的股票指数、债券指数可能不够合理;(2)受制于历史数据可得性,以“5 年滚动”计算国内股债收益相关系数可能不够完善;(3)对影响股债收益相关系数的宏观因素可能考虑不够全面;(4)基于联合因果关系检验结果给出的预测值可能不准;(5)对投资组合预期收益、波动率、最大回撤等指标的测算可能不准。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芦哲/刘子博/李昌萌/潘京 日期:2025-09-2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