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量化经济指数周报:如何看待重启国债买卖?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11-03 14:59:18
评论:0
周度ECI 指数:从周度数据来看,截至2025 年11 月2 日,本周ECI 供给指数为50.00%,较上周回落0.02 个百分点;ECI 需求指数为49.88%,较上周回落0.03 个百分点。从分项来看,ECI 投资指数为49.91%,较上周回升0.01 个百分点;ECI 消费指数为49.69%,较上周回落0.04 个百分点;ECI 出口指数为50.17%,较上周回落0.04 个百分点。
月度ECI 指数:从10 月整月的高频数据来看,ECI 供给指数为50.00%,较9 月回落0.03 个百分点;ECI 需求指数为49.90%,较9 月回落0.01个百分点。从分项来看,ECI 投资指数为49.91%,较9 月回落0.01 个百分点;ECI 消费指数为49.72%,较9 月回升0.02 个百分点;ECI 出口指数为50.21%,较9 月回落0.01 个百分点。从ECI 指数来看,10 月份供需两端在基数走高的背景下均出现了边际放缓,四季度经济在较高基数下可能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虽然全年达成5%的经济增长目标难度较小,但为避免经济增长下行斜率加快,四季度增量政策出台仍有必要性。供给端方面,10 月份主要行业开工率较9 月份环比变化不大,但同比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放缓,截至10 月31 日PTA 开工率和高炉开工率分别较去年同期回落2.18 个百分点和0.73 个百分点。地产方面,10 月份30 大中城市地产成交面积录得734.88 万平方米,环比9 月变化不大,符合季节性趋势,但在高基数下同比增速再度转负,由9 月份的6.7%回落至-27.3%,读数压力开始凸显。出口方面,10 月份监测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仍录得正增长,指向出口的较强韧性,而往后看:一方面,美方将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年内新增关税税率降至20%的低点;另一方面,北美节日消费需求升温,带动海运价格延续回暖。四季度出口仍将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强支撑。
ELI 指数:截至2025 年11 月2 日,本周ELI 指数为-0.56%,较上周回升0.10 个百分点。如何看待“重启国债买卖”。10 月27 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在1 月10 日央行公告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后,这是首次央行明确这一货币政策工具重启,但是国债买卖的重启时机、重启方式、买入规模、操作方式等均还有待明确。根据2024 年人民银行搭建起来的“逆回购调节短端流动性、MLF 和买断式逆回购调节中短期流动性、降准调节长期流动性、国债买卖做有效补充”的框架,国债买卖是投放基础货币的有效补充,如果2025 年11 月至12 月国债买卖重启,从流动性调节角度看:(1)与“稳增长”信号明确且基础货币投放成本更低的“降准”相比,国债买卖或不能替代“降准”的效果,当前实施0.5 个百分点的“降准”能释放大约1 万亿、操作机会成本为0.35%的基础货币,虽然2024 年8 月至12 月国债净买入规模1 万亿,从数量级上与“降准”相当,然而操作成本高于“降准”且需要兼顾对收益率曲线的影响,预计本次重启国债买卖,四季度操作规模上或较难与去年同期相当;(2)重启国债买卖是否会有效降低资金利率,当前DR001 等关键期限资金利率围绕7 天期逆回购利率波动,国债买卖增加银行体系超储,有利于增加跨年时点资金面的稳定性,但能否推动资金利率中枢下台阶,或仍然取决于主要政策利率是否会“降息”;(3)国债买卖或可替换MLF 等中期流动性,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8 月至10 月每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和MLF 合计投放6000 亿元,由于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操作利率“随行就市”,以1 年期AAA 同业存单利率度量,1 年期MLF 操作利率或在1.60%-1.70%区间,国债买卖在降低基础货币投放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纾解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并进一步疏通偏高的同业存单利率在流动性传导中的凸点。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政策仍有不确定性;政策出台力度低于市场预期;房地产改善的持续性待观察。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芦哲/李昌萌/王洋 日期:2025-11-03
月度ECI 指数:从10 月整月的高频数据来看,ECI 供给指数为50.00%,较9 月回落0.03 个百分点;ECI 需求指数为49.90%,较9 月回落0.01个百分点。从分项来看,ECI 投资指数为49.91%,较9 月回落0.01 个百分点;ECI 消费指数为49.72%,较9 月回升0.02 个百分点;ECI 出口指数为50.21%,较9 月回落0.01 个百分点。从ECI 指数来看,10 月份供需两端在基数走高的背景下均出现了边际放缓,四季度经济在较高基数下可能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虽然全年达成5%的经济增长目标难度较小,但为避免经济增长下行斜率加快,四季度增量政策出台仍有必要性。供给端方面,10 月份主要行业开工率较9 月份环比变化不大,但同比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放缓,截至10 月31 日PTA 开工率和高炉开工率分别较去年同期回落2.18 个百分点和0.73 个百分点。地产方面,10 月份30 大中城市地产成交面积录得734.88 万平方米,环比9 月变化不大,符合季节性趋势,但在高基数下同比增速再度转负,由9 月份的6.7%回落至-27.3%,读数压力开始凸显。出口方面,10 月份监测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仍录得正增长,指向出口的较强韧性,而往后看:一方面,美方将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年内新增关税税率降至20%的低点;另一方面,北美节日消费需求升温,带动海运价格延续回暖。四季度出口仍将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强支撑。
ELI 指数:截至2025 年11 月2 日,本周ELI 指数为-0.56%,较上周回升0.10 个百分点。如何看待“重启国债买卖”。10 月27 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在1 月10 日央行公告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后,这是首次央行明确这一货币政策工具重启,但是国债买卖的重启时机、重启方式、买入规模、操作方式等均还有待明确。根据2024 年人民银行搭建起来的“逆回购调节短端流动性、MLF 和买断式逆回购调节中短期流动性、降准调节长期流动性、国债买卖做有效补充”的框架,国债买卖是投放基础货币的有效补充,如果2025 年11 月至12 月国债买卖重启,从流动性调节角度看:(1)与“稳增长”信号明确且基础货币投放成本更低的“降准”相比,国债买卖或不能替代“降准”的效果,当前实施0.5 个百分点的“降准”能释放大约1 万亿、操作机会成本为0.35%的基础货币,虽然2024 年8 月至12 月国债净买入规模1 万亿,从数量级上与“降准”相当,然而操作成本高于“降准”且需要兼顾对收益率曲线的影响,预计本次重启国债买卖,四季度操作规模上或较难与去年同期相当;(2)重启国债买卖是否会有效降低资金利率,当前DR001 等关键期限资金利率围绕7 天期逆回购利率波动,国债买卖增加银行体系超储,有利于增加跨年时点资金面的稳定性,但能否推动资金利率中枢下台阶,或仍然取决于主要政策利率是否会“降息”;(3)国债买卖或可替换MLF 等中期流动性,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8 月至10 月每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和MLF 合计投放6000 亿元,由于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操作利率“随行就市”,以1 年期AAA 同业存单利率度量,1 年期MLF 操作利率或在1.60%-1.70%区间,国债买卖在降低基础货币投放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纾解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并进一步疏通偏高的同业存单利率在流动性传导中的凸点。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政策仍有不确定性;政策出台力度低于市场预期;房地产改善的持续性待观察。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芦哲/李昌萌/王洋 日期:2025-11-0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