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行业研究:黄金增值税管理变动,关注具备定价能力的头部品牌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11-04 09:16:41 评论:0

  事件背景

  自2025年11月1日起,通过上海黄金、期货交易所买卖标准黄金实行差异化增值税管理——卖出方交易环节一律免征;实物交割出库后,若用于投资性用途(金条、金锭等),交易所对会员单位“即征即退”并开专票,买入方再售时按现货缴税但不得开专票;若用于非投资性用途或客户购入,交易所免征并开普票,买入方可按6%扣税。实物出库后6个月内可单向变更用途并换票;不如实申报、虚开骗税的,取消专票资格并暂停即退。非交易所销售仍按现行规定缴税。

  行业影响

  1)投资金销售企业,免税套利消失或推动需求向头部集中。以会员身份向上海黄金交易所采购投资金的企业,“即征即退”并开专票,后续销售环节只能向购买者开具普通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而非场内投资性黄金需求受税率上升影响预计大幅下降,利好消费者的投资金需求流向具有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资格的头部企业,如菜百股份、中国黄金、老凤祥等。

  2)非投资金饰品销售企业,短期利润承压,中长期利好具备定价能力的行业头部企业。非投资性用途的黄金税收政策从“增值税即征即退+开设增值税专票”变为“增值税免税+开设普票+6%计算抵扣”,一方面减少了资金占用压力,企业无需先纳税再退税;但另一方面,非会员的金饰品牌拥有较大比例的原材料向具备会员资格的供应商采购,其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扣除率从13%变为6%,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会相应增加,短期内或使企业利润端承压。

  长期来看,中小企业出清后,需求集中有望带动头部销量提升,叠加税收成本逐渐向价格端转移消化,中长期利好具备定价能力的行业头部企业。年用金量需求较大的首饰企业,以前进项税核算混乱,常出现“多缴税、退不了”的情况,现在按6%固定扣除率计算,现金流能有所改善。而中小企业由于政策引导交易回归黄金交易所,场外黄金市场的税收套利导致的价格优势消失,或进一步规范黄金交易市场,金饰品牌中小卖家承压或带来一定的供给侧优化。

  投资建议

  短期非上金所会员珠宝企业利润下行压力增加,上金所会员珠宝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具备定价能力的品牌具有更强业绩韧性。制度红利再分配下,政策有意引导交易走场内、简化退税流程、减少资金占用的设计,也是未来黄金首饰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制度抓手。建议关注:1)具备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资格且开展投资金业务的珠宝企业,有望受益头部集中趋势;2)一口价黄金产品占比提升较快、高端及悦己类客群稳定的珠宝企业,短期回撤或带来布局机会:关注老铺黄金,门店店效高增持续,年内三次涨价持续巩固高端定位,业绩对成本端变化容忍度较高;潮宏基加盟商通过公司采购比例提升叠加渠道扩张持续,规模效应势能持续,一口价产品占比提升迅速,体现公司品牌溢价能力。

  风险提示

  品牌新品推出不及预期,金价大幅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国金证券 于健,赵中平,谷亦清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