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学习系列(一):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有哪些?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04 12:38:32
							评论:0
						
					
																								
						
						  核心观点
清理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是下一步大力提振消费的政策抓手之一。我们从汽车消费、住房消费、高端消费限制、新型消费约束、进出口消费限制、消费税收负担、市场准入壁垒、行政干预检查、个人闲暇约束等九个方面总结了目前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并对未来潜在的政策演进方向进行了判断。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的取消将同步激活供需两端,在购车置业、奢享出游、创业休闲等场景实现全面松绑。
一方面,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氛围快速提升,另一方面,企业“敢投资、快落地、少打扰”环境同步优化。当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将进一步巩固。
摘要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指出,大力提振消费,“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2025 年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中明确,“全面清理制约消费的政策措施,构建稳定长效协同的消费政策体系。”2025 年7 月,国常会强调“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为落实相关政策部署,进一步激发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将出台一系列减少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的政策,本篇报告梳理有哪些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以及潜在的改善空间有哪些。
政策核心在于构建“分类监管、包容审慎、国际接轨”的精准监管体系,通过清理汽车、住房等领域的消费不合理限制,如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逐步放宽房地产限购政策和境外人士购房限制,以释放消费活力。同时,政策聚焦消费市场的转型和创新。对于高端消费,从单纯的“消费管理”转向“产业培育”与“服务升级”,简化审批流程并降低税负,以促进体验型消费崛起。对于进出口消费,通过扩大免税店设置和推进“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提升消费便利度,进一步拉动国内外消费需求。在市场准入方面,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大幅减少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同时优化税制结构,减轻居民税负,推进税收“放管服”改革。
最后,优化假期时间和放假频率,突破现有闲暇约束来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胡玉玮/冯天泽 日期:2025-11-04
					
					
										清理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是下一步大力提振消费的政策抓手之一。我们从汽车消费、住房消费、高端消费限制、新型消费约束、进出口消费限制、消费税收负担、市场准入壁垒、行政干预检查、个人闲暇约束等九个方面总结了目前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并对未来潜在的政策演进方向进行了判断。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的取消将同步激活供需两端,在购车置业、奢享出游、创业休闲等场景实现全面松绑。
一方面,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氛围快速提升,另一方面,企业“敢投资、快落地、少打扰”环境同步优化。当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将进一步巩固。
摘要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指出,大力提振消费,“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2025 年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中明确,“全面清理制约消费的政策措施,构建稳定长效协同的消费政策体系。”2025 年7 月,国常会强调“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为落实相关政策部署,进一步激发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将出台一系列减少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的政策,本篇报告梳理有哪些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以及潜在的改善空间有哪些。
政策核心在于构建“分类监管、包容审慎、国际接轨”的精准监管体系,通过清理汽车、住房等领域的消费不合理限制,如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逐步放宽房地产限购政策和境外人士购房限制,以释放消费活力。同时,政策聚焦消费市场的转型和创新。对于高端消费,从单纯的“消费管理”转向“产业培育”与“服务升级”,简化审批流程并降低税负,以促进体验型消费崛起。对于进出口消费,通过扩大免税店设置和推进“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提升消费便利度,进一步拉动国内外消费需求。在市场准入方面,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大幅减少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同时优化税制结构,减轻居民税负,推进税收“放管服”改革。
最后,优化假期时间和放假频率,突破现有闲暇约束来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胡玉玮/冯天泽 日期:2025-11-0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