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进出口数据点评:高基数效应拖累出口同比增速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07 23:18:54 评论:0
  事件:

      2025 年11 月7 日,海关总署发布2025 年10 月进出口数据:

      【1】出口3053.5 亿美元,同比-1.1%,预期+3.2%,前值3285.7 亿美元,同比+8.3%。

      【2】进口2152.8 亿美元,同比+1.0%,预期+4.1%,前值2381.2 亿美元,同比+7.4%。

      【3】贸易顺差900.7 亿美元,前值904.5 亿美元。

      核心观点:

      2025 年10 月,我国出口同比下跌1.1%,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主要原因在于同比高基数效应、日历效应扰动。集成电路和汽车是出口主要拉动项,劳动密集型产品贡献转负。

      展望未来,今年剩下两个月的出口同比增速都会受到高基数的影响,但是出口的良好形势仍然不会改变。非美经济体对我国出口的支撑作用持续,中美贸易关系边际缓和。新兴经济体方面,越南、非洲等区域的制造业PMI 仍然处于扩张区间,非洲矿产开发和消费需求释放也进一步扩张自我国的进口需求,东盟的产成品出口也高度依赖我国的中间品。欧元区方面,产能利用率仍然在回升,明年欧元区有望通过宽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美国方面,中美达成新的经贸协议,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芬太尼关税从20%下降至10%,对美出口可能会边际回暖。

      一、出口:非洲、拉美占我国出口份额创新高

      10 月出口总额(以美元计,下同)3053.5 亿美元,同比增速回落至-1.1%,低于WIND 一致预期的3.2%。

      高基数效应影响出口同比增速。两个因素共同拉高了去年同比基数,一是,去年9月受台风影响,出口积压在10 月释放。2024 年9 月,多个强台风途经我国广东、海南、浙江、上海等地,影响了出口进程。二是,去年10 月我国开始对美国“抢出口”。2024 年10 月,多份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胜选概率大幅攀升,美国进口商开始提前进口商品以规避关税影响,当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升至8.1%。另外,日历效应也对出口数据造成扰动,2025 年10 月工作日较2024 年10 月少1 天,若按日均出口额看,10 月出口同比增速将上升至4.4%。

      分区域来看,新兴市场需求支撑出口增长。2025 年10 月,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东盟分别占我国出口份额的11.4%、14.4%、17.5%,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跌25.2%,跌幅小幅收窄。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0.9%。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由9 月的15.6%下滑至11.0%。新兴贸易伙伴中,我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印度的出口同比增速较高,分别为10.5%、2.1%、6.7%。贸易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支撑了我国的出口增长,10 月美国、欧盟、东盟合计占我国出口份额的43.3%,拉丁美洲和非洲合计占我国出口的份额为13.7%,仅次于东盟、欧盟水平。

      具体产品方面,集成电路、汽车是主要拉动项,劳动密集型产品拉动率转负。

      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同比跌幅扩大,同比下跌14.8%。塑料制品、纺织品、箱包、服装、鞋靴、家具、玩具出口同比增速均较9 月回落。

      消费电子方面,海外需求分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手机、家用电器出口同比分别下跌10%、16.6%、13.6%。音视频设备同比增速回落至4.3%。

      装备制造业需求分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下行。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增速下跌9.1%,汽车、集成电路、船舶出口仍保持较高的景气水平,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34.0%、26.9%、68.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由9 月的11.5%回落至1.8%。

      大宗商品方面,稀土出口同比增速由9 月的97.1%回落至42.8%,出口数量从9 月的4000.3 吨小幅上升至4343.5 吨。肥料出口同比增速上升至101.2%,继续反映俄乌冲突背景下,全球肥料供应链断裂对我国肥料出口的利好影响。

      出口拉动率方面,汽车、集成电路是主要贡献项。10 月机电产品拉动出口增长0.8 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集成电路、船舶分别拉动出口增长1.2、1.1、0.7 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出口的拉动作用转负。

      二、进口:同比增速大幅改善

      2025 年10 月进口同比增速为1.0%,低于WIND 一致预期的4.1%。主要反映的是出口同比增速下行,拖累了相关原材料和中间品进口。从PMI 数据来看,10 月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0.9 个百分点,而同期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1.9 个百分点,表明外需是主要拖累项,内需市场较为稳定。

      分项来看,半导体产业链进口需求较强。上游铜矿和中下游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进口同比增速较高,分别同比增长29.6%、6.5%、10.2%。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增速回落至3.0%。

      分量价来看,价格方面,变化幅度不大。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行,铁矿和铜矿进口价格同比上涨8.8%、22.2%。海关总署公布的25 类重点进口商品中,13 类产品的进口均价同比增速较上月上行。数量方面,进口数量较上月回落明显,重  点进口商品中,进口数量的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的有16 类,同比增速为正的有11 类。10 月制造业PMI 采购量指数亦由上月的51.6%下滑至49.0%。

      三、展望:非美支撑作用持续,对美存在再次“抢出口”可能今年剩下两个月的出口同比增速都会受到高基数的影响,但是出口的良好形势仍然不会改变。非美经济体对我国出口的支撑作用持续,新兴经济体方面,越南、非洲等区域的制造业PMI 仍然处于扩张区间,非洲矿产开发和消费需求释放也进一步扩张自我国的进口需求,东盟的产成品出口也高度依赖我国的中间品。欧元区方面,产能利用率仍然在回升,明年欧元区有望通过宽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美国方面,中美达成新的经贸协议,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芬太尼关税从20%下降至10%,对美出口可能会边际回暖。

      四、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高利率环境冲击下全球需求快速回落,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格格/周可 日期:2025-11-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