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通胀超预期 哪些因素贡献?
股票资讯
阅读:17
2025-11-10 12:20:29
评论:0
10 月CPI 同比0.2%,高于预期的-0.1%,前月-0.3%。CPI 环比0.2%,前月0.1%。
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同比1.2%,前值1.0%。核心CPI 环比0.2%,前月0%。
PPI 同比-2.1%,高于预期的-2.2%,前月-2.3%。PPI 环比0.1%,前月0%。如何看待10 月通胀数据?
CPI 环比略超季节性,部分受节日效应提振。CPI 环比0.2%,略高于2015-2024 同期的季节性涨幅0.1%(以下季节性均与2015-2024 对比),主要是三个方面因素推动。
一是服务价格环比涨0.2%,其中旅游分项环比涨2.5%,今年中秋假期与国庆假期重叠,导致出行需求向10 月集中。宾馆住宿、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8.6%、4.5%和2.5%,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2020 年也曾出现过中秋与国庆假期重叠的情况,10 月旅游分项环比涨幅高达2.8%。2015-2024 年间,两个节日非重叠年份的旅游分项环比平均值为-0.5%。此外,医疗服务环比涨0.5%,连续第七个月上涨。
二是食品价格环比涨0.3%,而季节性规律为-0.1%。一方面是节日需求增加,羊肉、鲜果、虾蟹类和牛肉等品类普涨。另一方面,降雨降温天气导致蔬菜生产供应收紧,鲜菜环比涨4.3%,远超季节性的-0.6%。
三是金饰品价格大涨。10 月国内金饰品价格上涨10.2%,受贵金属涨价带动,“其他用品和服务”分项环比大涨3.8%,而往年同期的平均值为0%。
值得注意的是,节日出行以及食品需求增加,在节日效应退去后涨幅相应回落,可能拖累后续11 月CPI 环比表现。
PPI 环比0.1%,是去年6 月以来最高。与制造业PMI、高频流通生产资料价格给出的信号存在差异。9 月下旬和10 月中旬流通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平均值-0.5%。基于以上两个数据,市场对PPI 环比预期较低。如何看待这种差异?采掘业和原材料表现,与流通生成资料价格给出的方向相同,差别在于降幅。10 月采掘业环比低于9 月,原材料工业环比持平9 月。10 月国际油价下跌,带动化工相关产品价格下跌,体现为流通生产资料跌幅相对更大。
PPI 环比上涨,主要是加工业价格转正,环比涨0.1%,明显好于9 月的-0.1%。而加工业权重占到PPI 的接近50%,可见PPI 环比转涨的主要贡献来自加工业。一方面是反内卷政策效应释放,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6%,锂离子电池制造上涨0.2%,汽车制造业环比降幅也收窄0.3 个百分点至-0.2%。另一方面,AI资本开支带动全球存储芯片涨价,推动计算机整机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环比分别涨0.5%、0.2%。此外,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国内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环比涨5.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涨2.4%。
综合来看,10 月通胀数据超出预期,CPI 更多受到节日因素的推动,而PPI 受到反内卷、以及海外有色、存储涨价等因素的带动。
展望11-12 月,CPI 方面,受去年11 月低基数效应影响,11-12 月CPI 同比或继续小幅回升,至0.4-0.5%。PPI 方面,11-12 月的翘尾因素影响甚微,同比修复仍主要依赖环比。若假设未来两月PPI 环比持平,则PPI 同比维持在-2%左右。
对债市而言,通胀略超预期,不过仍处于修复早期。从其他经济数据表现来看, 10 月PMI 指向经济继续放缓,内需仍待进一步提振,存在货币政策加力的可能性。
对股市而言,通胀温和修复释放积极信号。考虑到消费和顺周期板块此前预期相对偏弱,价格修复有助于吸引资金流入。同时,“反内卷”政策仍在持续发力,光伏、锂电池等品种将继续受益。此外,尽管存储芯片涨价明显,但科技品种可能受到市场结构风险的扰动,更适合以震荡思维看待。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如国内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流动性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肖金川 日期:2025-11-10
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同比1.2%,前值1.0%。核心CPI 环比0.2%,前月0%。
PPI 同比-2.1%,高于预期的-2.2%,前月-2.3%。PPI 环比0.1%,前月0%。如何看待10 月通胀数据?
CPI 环比略超季节性,部分受节日效应提振。CPI 环比0.2%,略高于2015-2024 同期的季节性涨幅0.1%(以下季节性均与2015-2024 对比),主要是三个方面因素推动。
一是服务价格环比涨0.2%,其中旅游分项环比涨2.5%,今年中秋假期与国庆假期重叠,导致出行需求向10 月集中。宾馆住宿、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8.6%、4.5%和2.5%,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2020 年也曾出现过中秋与国庆假期重叠的情况,10 月旅游分项环比涨幅高达2.8%。2015-2024 年间,两个节日非重叠年份的旅游分项环比平均值为-0.5%。此外,医疗服务环比涨0.5%,连续第七个月上涨。
二是食品价格环比涨0.3%,而季节性规律为-0.1%。一方面是节日需求增加,羊肉、鲜果、虾蟹类和牛肉等品类普涨。另一方面,降雨降温天气导致蔬菜生产供应收紧,鲜菜环比涨4.3%,远超季节性的-0.6%。
三是金饰品价格大涨。10 月国内金饰品价格上涨10.2%,受贵金属涨价带动,“其他用品和服务”分项环比大涨3.8%,而往年同期的平均值为0%。
值得注意的是,节日出行以及食品需求增加,在节日效应退去后涨幅相应回落,可能拖累后续11 月CPI 环比表现。
PPI 环比0.1%,是去年6 月以来最高。与制造业PMI、高频流通生产资料价格给出的信号存在差异。9 月下旬和10 月中旬流通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平均值-0.5%。基于以上两个数据,市场对PPI 环比预期较低。如何看待这种差异?采掘业和原材料表现,与流通生成资料价格给出的方向相同,差别在于降幅。10 月采掘业环比低于9 月,原材料工业环比持平9 月。10 月国际油价下跌,带动化工相关产品价格下跌,体现为流通生产资料跌幅相对更大。
PPI 环比上涨,主要是加工业价格转正,环比涨0.1%,明显好于9 月的-0.1%。而加工业权重占到PPI 的接近50%,可见PPI 环比转涨的主要贡献来自加工业。一方面是反内卷政策效应释放,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6%,锂离子电池制造上涨0.2%,汽车制造业环比降幅也收窄0.3 个百分点至-0.2%。另一方面,AI资本开支带动全球存储芯片涨价,推动计算机整机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环比分别涨0.5%、0.2%。此外,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国内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环比涨5.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涨2.4%。
综合来看,10 月通胀数据超出预期,CPI 更多受到节日因素的推动,而PPI 受到反内卷、以及海外有色、存储涨价等因素的带动。
展望11-12 月,CPI 方面,受去年11 月低基数效应影响,11-12 月CPI 同比或继续小幅回升,至0.4-0.5%。PPI 方面,11-12 月的翘尾因素影响甚微,同比修复仍主要依赖环比。若假设未来两月PPI 环比持平,则PPI 同比维持在-2%左右。
对债市而言,通胀略超预期,不过仍处于修复早期。从其他经济数据表现来看, 10 月PMI 指向经济继续放缓,内需仍待进一步提振,存在货币政策加力的可能性。
对股市而言,通胀温和修复释放积极信号。考虑到消费和顺周期板块此前预期相对偏弱,价格修复有助于吸引资金流入。同时,“反内卷”政策仍在持续发力,光伏、锂电池等品种将继续受益。此外,尽管存储芯片涨价明显,但科技品种可能受到市场结构风险的扰动,更适合以震荡思维看待。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如国内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流动性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肖金川 日期:2025-11-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