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贸易数据解读:上年同期基数抬高叠加外需放缓 10月出口同比增速转负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1-10 12:20:30
评论:0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价,2025 年10 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1%,增速比9 月放缓9.4个百分点;其中,10 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5.2%,降幅比9 月收窄1.8 个百分点;10 月进口额同比增长1.0%,增速比9 月放缓6.4 个百分点;其中,10 月自美进口同比下降22.8%,降幅比9 月扩大6.7 个百分点。
一、10 月出口同比增速转负,主要原因包括去年同期基数大幅抬高,中秋节错期导致今年10 月工作日减少,以及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逐步显现等。当前我国出口仍然保持较强韧性,源于年初以来贸易多元化加速推进,有效缓解对美出口大幅下滑带来的冲击;另外,全球AI 投资热潮叠加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成果,带动芯片和汽车出口持续高增。
以人民币计价,10 月出口、进口额同比增速分别为-0.8%和1.4%,与同期以美元计价的增速差主要源于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略有贬值。
以美元计价,10 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1%,增速比9 月低9.4 个百分点,2 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略低于市场预期。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2024 年9 月台风天气影响超出正常年份,导致出口商品在10 月集中出运,带动出口基数大幅抬高。这会直接压低今年10 月的出口同比增速。二是工作日效应。今年中秋节落在10 月,工作日减少,也会导致10 月出口相应减少。
反过来看,以上两个因素也是9 月出口增速大幅上行至8.3%的直接原因。剔除以上因素,将9 月和10月出口合并计算,两个月出口额平均同比增速为3.5%,波动明显减小。
最后,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持续显现,外需整体放缓。首先,10 月我国对美出口延续大幅下滑过程,同比降幅达到25.2%,与上月差别不大,直接下拉整体出口增速3.8 个百分点。
其次,8 月美国对全球主要经济体上调关税之后,当月美国进口及各主要经济体对美出口都有较大幅度下滑,全球贸易转向收缩过程。作为全球贸易的风向标,10 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长3.6%,增速较上月大幅放缓9.1 个百分点,而且环比出口动能显著弱于季节性。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对美国之外区域的出口。可以看到,10 月我国对欧盟、日本、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经济体出口增速分别为0.9%、-5.7%、11.0%、2.8%,分别比上月下行13.2、7.5、4.7、14.3 个百分点,剔除上年基数抬高和工作日效 应,10 月我国对这些区域的出口动能都有所减弱。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外部环境剧烈波动,当前我国出口仍然保持较强韧性。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出口多元化加速推进,有效抵消了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带来的冲击。其中,当前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出口已占我国整体出口的一半以上,前10 个月累计出口增速达10.5%;年初以来对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出口也保持正增长。
另外,当前全球范围内AI 投资大幅度增长,加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果比较明显,带动芯片、新能源汽车等出口快速增长,正在对整体出口形成重要支撑。数据显示,10 月我国芯片出口额同比增长26.9%,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34.0%,都延续了两位数高增态势。这意味着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正在为出口提供新的增长动能,有效抵消了近期箱包、玩具、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下滑带来的影响。
往后看,10 月底中美经贸会谈取得成果,所谓“芬太尼关税”下调10 个百分点,24%的对等关税暂缓期延长至1 年,其他方面也有重要进展。不过,下调后的美国对华关税仍处于31.4%左右的偏高水平,我国对美出口还会延续大幅下滑局面。另外,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的冲击会继续显现,未来我国对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经济体的出口增速也有下行趋势。
综合考虑上年同期基数变化及当前出口动能,预计11 月出口同比增速将回升至2.0%左右,年底则有可能再现同比负增长。整体上看,与前三个季度6.1%的出口增速相比,四季度出口动能会明显转弱。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的冲击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短期内外需会保持一定韧性;当前全球性AI 投资热潮在持续,会继续推动芯片出口高增,而汽车出口短期内也将延续强势。这些都意味着四季度出口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也不大。
我们判断,伴随四季度出口下行压力有所增加,稳外贸政策有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主要是通过大力提振消费、增加有效投资需求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帮助出口企业在线上和线下拓展国内销售渠道。二是加大对出口企业的定向支持,重点是金融支持,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保障它们的合理融资需求;同时会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各地还会增加对企业境外参展办展的支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最后是会着力稳住美国之外的出口市场,具体措施包括和更多经济体签订或升级双边、多边自贸协定,和更多国家商签互免签证等,来强化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帮助企业稳定、开拓海外市场,稳住外贸基本盘。整体上看,在各类支持政策充分发力下,四季度我国出口下行压力可控,外贸领域就业会保持稳定。
二、伴随中秋节错期效应逆转,10 月进口增速回落符合预期。当月进口增速大幅下滑,还受到出口增速转负以及国内投资、消费增速回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较为突出等影响。
以美元计价,10 月进口额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月大幅放缓6.4 个百分点。上月进口同比增速较快主要源于中秋节错期导致当月工作日同比多两天,10 月这一因素影响逆转,工作日比去年10 月少一天,进口同比增速回落符合预期。同时,10 月进口增速下滑幅度较大,还受到以下因素拖累:一是我国外贸“大进大出”特征明显,加工贸易占比较高,10 月出口增速转负会直接影响进口;二是近期国内投资、消费增速回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也会对大宗商品和消费品进口有一定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10 月10 日美国威胁自11 月1 日起对华征收100%关税,但因时间窗口较短,难以在10 月份就形成明显的“抢进口”效应,10 月我国自美进口继续大幅收缩,当月同比下降22.8%,降幅较上月扩大6.7 个百分点。
从主要进口商品角度看,10 月原油和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速有所加快,部分受去年同期基数走低影响,同时,进口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带动进口额同比增速改善。其中,原油进口额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上月收窄7.1 个百分点;大豆进口额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上月加快9.7 个百分点。10 月铁矿石进口额同比亦有所提速,增速从上月的13.4%加快至16.6%,主要原因是进口价格同比涨幅明显扩大,进口量同比增速则从上月的11.7%回落至7.2%。10 月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增速较上月下滑3.8 个百分点至10.2%,当月进口价格同比涨幅有所加快,但进口量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6.7 个百分点至4.9%,拖累进口额同比增速放缓。
展望11 月,伴随出口下行压力加大,“大进大出”的对外贸易格局下,我国进口动能也将随之放缓。不过,去年11 月进口基数有所下沉,或将给今年11 月进口同比增速形成一定支撑。预计11 月进口额同比仍将在1.0%左右。外部经贸环境波动之外,未来影响进口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国内大力提振内需的政策效果。我们判断,9 月末宣布5000 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10 月投放完毕,以及10月进一步安排5000 亿地方债限额,其中2000 亿用于项目建设后,四季度国内稳增长政策会显著发力,这将对进口增速有一定拉动作用。 机构: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研究员:冯琳 日期:2025-11-10
一、10 月出口同比增速转负,主要原因包括去年同期基数大幅抬高,中秋节错期导致今年10 月工作日减少,以及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逐步显现等。当前我国出口仍然保持较强韧性,源于年初以来贸易多元化加速推进,有效缓解对美出口大幅下滑带来的冲击;另外,全球AI 投资热潮叠加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成果,带动芯片和汽车出口持续高增。
以人民币计价,10 月出口、进口额同比增速分别为-0.8%和1.4%,与同期以美元计价的增速差主要源于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略有贬值。
以美元计价,10 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1%,增速比9 月低9.4 个百分点,2 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略低于市场预期。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2024 年9 月台风天气影响超出正常年份,导致出口商品在10 月集中出运,带动出口基数大幅抬高。这会直接压低今年10 月的出口同比增速。二是工作日效应。今年中秋节落在10 月,工作日减少,也会导致10 月出口相应减少。
反过来看,以上两个因素也是9 月出口增速大幅上行至8.3%的直接原因。剔除以上因素,将9 月和10月出口合并计算,两个月出口额平均同比增速为3.5%,波动明显减小。
最后,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持续显现,外需整体放缓。首先,10 月我国对美出口延续大幅下滑过程,同比降幅达到25.2%,与上月差别不大,直接下拉整体出口增速3.8 个百分点。
其次,8 月美国对全球主要经济体上调关税之后,当月美国进口及各主要经济体对美出口都有较大幅度下滑,全球贸易转向收缩过程。作为全球贸易的风向标,10 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长3.6%,增速较上月大幅放缓9.1 个百分点,而且环比出口动能显著弱于季节性。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对美国之外区域的出口。可以看到,10 月我国对欧盟、日本、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经济体出口增速分别为0.9%、-5.7%、11.0%、2.8%,分别比上月下行13.2、7.5、4.7、14.3 个百分点,剔除上年基数抬高和工作日效 应,10 月我国对这些区域的出口动能都有所减弱。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外部环境剧烈波动,当前我国出口仍然保持较强韧性。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出口多元化加速推进,有效抵消了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带来的冲击。其中,当前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出口已占我国整体出口的一半以上,前10 个月累计出口增速达10.5%;年初以来对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出口也保持正增长。
另外,当前全球范围内AI 投资大幅度增长,加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果比较明显,带动芯片、新能源汽车等出口快速增长,正在对整体出口形成重要支撑。数据显示,10 月我国芯片出口额同比增长26.9%,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34.0%,都延续了两位数高增态势。这意味着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正在为出口提供新的增长动能,有效抵消了近期箱包、玩具、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下滑带来的影响。
往后看,10 月底中美经贸会谈取得成果,所谓“芬太尼关税”下调10 个百分点,24%的对等关税暂缓期延长至1 年,其他方面也有重要进展。不过,下调后的美国对华关税仍处于31.4%左右的偏高水平,我国对美出口还会延续大幅下滑局面。另外,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的冲击会继续显现,未来我国对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经济体的出口增速也有下行趋势。
综合考虑上年同期基数变化及当前出口动能,预计11 月出口同比增速将回升至2.0%左右,年底则有可能再现同比负增长。整体上看,与前三个季度6.1%的出口增速相比,四季度出口动能会明显转弱。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的冲击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短期内外需会保持一定韧性;当前全球性AI 投资热潮在持续,会继续推动芯片出口高增,而汽车出口短期内也将延续强势。这些都意味着四季度出口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也不大。
我们判断,伴随四季度出口下行压力有所增加,稳外贸政策有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主要是通过大力提振消费、增加有效投资需求等措施,着力扩大内需,帮助出口企业在线上和线下拓展国内销售渠道。二是加大对出口企业的定向支持,重点是金融支持,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保障它们的合理融资需求;同时会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各地还会增加对企业境外参展办展的支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最后是会着力稳住美国之外的出口市场,具体措施包括和更多经济体签订或升级双边、多边自贸协定,和更多国家商签互免签证等,来强化外贸企业的服务保障,帮助企业稳定、开拓海外市场,稳住外贸基本盘。整体上看,在各类支持政策充分发力下,四季度我国出口下行压力可控,外贸领域就业会保持稳定。
二、伴随中秋节错期效应逆转,10 月进口增速回落符合预期。当月进口增速大幅下滑,还受到出口增速转负以及国内投资、消费增速回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较为突出等影响。
以美元计价,10 月进口额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月大幅放缓6.4 个百分点。上月进口同比增速较快主要源于中秋节错期导致当月工作日同比多两天,10 月这一因素影响逆转,工作日比去年10 月少一天,进口同比增速回落符合预期。同时,10 月进口增速下滑幅度较大,还受到以下因素拖累:一是我国外贸“大进大出”特征明显,加工贸易占比较高,10 月出口增速转负会直接影响进口;二是近期国内投资、消费增速回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也会对大宗商品和消费品进口有一定影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10 月10 日美国威胁自11 月1 日起对华征收100%关税,但因时间窗口较短,难以在10 月份就形成明显的“抢进口”效应,10 月我国自美进口继续大幅收缩,当月同比下降22.8%,降幅较上月扩大6.7 个百分点。
从主要进口商品角度看,10 月原油和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速有所加快,部分受去年同期基数走低影响,同时,进口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带动进口额同比增速改善。其中,原油进口额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上月收窄7.1 个百分点;大豆进口额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上月加快9.7 个百分点。10 月铁矿石进口额同比亦有所提速,增速从上月的13.4%加快至16.6%,主要原因是进口价格同比涨幅明显扩大,进口量同比增速则从上月的11.7%回落至7.2%。10 月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增速较上月下滑3.8 个百分点至10.2%,当月进口价格同比涨幅有所加快,但进口量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6.7 个百分点至4.9%,拖累进口额同比增速放缓。
展望11 月,伴随出口下行压力加大,“大进大出”的对外贸易格局下,我国进口动能也将随之放缓。不过,去年11 月进口基数有所下沉,或将给今年11 月进口同比增速形成一定支撑。预计11 月进口额同比仍将在1.0%左右。外部经贸环境波动之外,未来影响进口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国内大力提振内需的政策效果。我们判断,9 月末宣布5000 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10 月投放完毕,以及10月进一步安排5000 亿地方债限额,其中2000 亿用于项目建设后,四季度国内稳增长政策会显著发力,这将对进口增速有一定拉动作用。 机构: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研究员:冯琳 日期:2025-11-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