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研究:短期扰动暂时压低10月出口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1-10 12:20:30
评论:0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10 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从9 月的8.3%回落至-1.1%(彭博一致预期2.9%);进口金额同比较9 月的7.4%回落至1%(彭博一致预期2.7%)。贸易顺差略回落至901 亿美元、同比少增57 亿美元。但考虑到10 月全球PMI 仍处于扩张区间、我们预计四季度出口增长有望保持韧性。
以美元计价,10 月出口同比增速较9 月的8.3%回落至-1.1%,其中今年10月工作日同比较去年少1 天,叠加高基数效应、对进出口数据形成短期扰动。考虑到10 月全球PMI 仍在扩张区间,全球贸易需求仍有支撑,同时AI 产业链周期及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等因素仍有望推动四季度出口维持韧性。10 月集装箱吞吐量亦较9 月的11.3%回落至4.3%,9-10 月合计来看,出口/进口同比增长分别录得约3.5%/4.3%,仍维持韧性。同时,10 月中国制造业PMI 及新出口订单指数由9 月的47.8%/49.4%回落至45.9%/48.1%,较去年环比偏弱,同样受中秋假期错位扰动的10 月韩国出口同比亦从9 月的12.7%放缓至3.6%,均体现出假期错位的扰动。
分产品看,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仍维持强势,对10 月出口的拉动分别录得1.5/0.7 个百分点,或显示全球AI 投资热潮继续拉动半导体产业链出口,同时中国出口竞争力及成本优势在汽车行业不断凸显。但轻工纺织、电子消费品等出口降幅进一步走阔,可能部分体现此前关税预期波动下“抢出口”需求前置,如服装/玩具/手机出口同比较9 月的-8%/-28%/-1.9%走阔至10 月的-16%/-31%/-16.6%。
分国别和地区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低位企稳,但非美市场出口在高基数下整体放缓。10 月对美出口同比降幅从9 月的27%边际改善至25.2%,对整体出口的拖累仍有1.9 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对东盟、非洲出口增速从9 月的15.6%/56.4%放缓至11%/10.5%,但对出口同比仍有1.7/0.5 个百分点的拉动。
进口方面,10 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速较9 月下降6.4 个百分点至1%。分产品看,10 月大豆、粮食进口增速小幅上行,工业金属原材料进口增速放缓,部分中下游产品进口回落较多,如10 月机电产品进口从10.1%下行至2.5%。分国别来看,10 月自美进口同比为-22.8%,仍对整体进口形成拖累。
往前看,从周期性因素看,10 月全球制造业PMI 延续扩张态势,外需仍维持较高景气度,AI 产业发展对半导体的出口需求仍较为强劲,有望对中国四季度、乃至明年出口增速形成支撑。10 月全球制造业PMI 较9 月的50.7%进一步上行至50.8%仍在扩张区间,其中发达国家较9 月的50.3%温和回升至50.6%,而新兴市场(除中国)进一步上行至52.2%,显示海外需求仍有支撑。而从结构性因素看,中国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及部分关键矿产资源精炼方面在全球具备领先地位,占全球出口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而“一带一路”投资的推进亦有望推升资本品出口需求。此外,10 月30 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或显示关税升级有制衡,反而有助于提升短期两国经贸关系“边界”的稳定性、相关不确定性短期将明显下降,尤其是美国中期选举前。
风险提示:全球衰退压力加大;内需回升不及预期;美国关税政策“反复”。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易峘/吴宛/陈玮 日期:2025-11-10
以美元计价,10 月出口同比增速较9 月的8.3%回落至-1.1%,其中今年10月工作日同比较去年少1 天,叠加高基数效应、对进出口数据形成短期扰动。考虑到10 月全球PMI 仍在扩张区间,全球贸易需求仍有支撑,同时AI 产业链周期及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等因素仍有望推动四季度出口维持韧性。10 月集装箱吞吐量亦较9 月的11.3%回落至4.3%,9-10 月合计来看,出口/进口同比增长分别录得约3.5%/4.3%,仍维持韧性。同时,10 月中国制造业PMI 及新出口订单指数由9 月的47.8%/49.4%回落至45.9%/48.1%,较去年环比偏弱,同样受中秋假期错位扰动的10 月韩国出口同比亦从9 月的12.7%放缓至3.6%,均体现出假期错位的扰动。
分产品看,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仍维持强势,对10 月出口的拉动分别录得1.5/0.7 个百分点,或显示全球AI 投资热潮继续拉动半导体产业链出口,同时中国出口竞争力及成本优势在汽车行业不断凸显。但轻工纺织、电子消费品等出口降幅进一步走阔,可能部分体现此前关税预期波动下“抢出口”需求前置,如服装/玩具/手机出口同比较9 月的-8%/-28%/-1.9%走阔至10 月的-16%/-31%/-16.6%。
分国别和地区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低位企稳,但非美市场出口在高基数下整体放缓。10 月对美出口同比降幅从9 月的27%边际改善至25.2%,对整体出口的拖累仍有1.9 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对东盟、非洲出口增速从9 月的15.6%/56.4%放缓至11%/10.5%,但对出口同比仍有1.7/0.5 个百分点的拉动。
进口方面,10 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速较9 月下降6.4 个百分点至1%。分产品看,10 月大豆、粮食进口增速小幅上行,工业金属原材料进口增速放缓,部分中下游产品进口回落较多,如10 月机电产品进口从10.1%下行至2.5%。分国别来看,10 月自美进口同比为-22.8%,仍对整体进口形成拖累。
往前看,从周期性因素看,10 月全球制造业PMI 延续扩张态势,外需仍维持较高景气度,AI 产业发展对半导体的出口需求仍较为强劲,有望对中国四季度、乃至明年出口增速形成支撑。10 月全球制造业PMI 较9 月的50.7%进一步上行至50.8%仍在扩张区间,其中发达国家较9 月的50.3%温和回升至50.6%,而新兴市场(除中国)进一步上行至52.2%,显示海外需求仍有支撑。而从结构性因素看,中国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及部分关键矿产资源精炼方面在全球具备领先地位,占全球出口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而“一带一路”投资的推进亦有望推升资本品出口需求。此外,10 月30 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或显示关税升级有制衡,反而有助于提升短期两国经贸关系“边界”的稳定性、相关不确定性短期将明显下降,尤其是美国中期选举前。
风险提示:全球衰退压力加大;内需回升不及预期;美国关税政策“反复”。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易峘/吴宛/陈玮 日期:2025-11-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