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通胀数据点评:通胀整体改善 政策效应显现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1-12 09:37:30 评论:0
  2025 年10 月CPI 同比回升0.5pct 至0.2%,环比上涨0.2%且略高于季节性水平,或反映目前物价步入温和回升区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带动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叠加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成为推动物价回升的重要支撑。同比来看,核心CPI 成回升核心动力,食品类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仍是主要拖累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较上月扩大0.2pct,成为推动CPI 同比转正的关键因素。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6 个月扩大,创下2024 年3 月以来的新高。环比来看,节假日拉动特征显著,物价涨幅略超季节性。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核心或源于供给端天气扰动与需求端节日拉动的共同作用。供给端方面,天气原因导致部分蔬果减产、品质下降,采摘与调运受阻,同时夏季蔬果逐步退出市场,冬季时令蔬果尚未大量上市,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供给空档期;需求端则受益于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家庭采购与餐饮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共同推动价格超季节性上涨。服务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0.2pct,反映出服务消费市场的逐步复苏态势。

      10 月CPI 环比超季节性上涨,释放出多重积极经济信号:一是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叠加节假日消费场景修复,有效激活了服务消费与升级类消费需求,推动物价脱离低位区间;二是核心CPI 相关品类环比稳步上涨,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向服务化、品质化转型,消费市场复苏的质量有所提升;三是PPI 环比由平转涨与CPI 环比改善形成呼应,上下游价格传导出现积极迹象,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与企业盈利水平。

      2025 年10 月PPI 环比上涨0.1%,为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同比下降2.1%,降幅较上月收窄0.2pct,连续3 个月保持收窄趋势,或反映国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产能治理成效显现。同比来看,10 月PPI 延续收窄主要是受主要是受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深化、产业升级赋能与消费需求释放的三重合力驱动。产能核查与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叠加冬储补库及工业用电需求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供需失衡状况缓解,价格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市场竞争秩序优化与落后产能逐步退出,推动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汽车制造业价格降幅收窄。此外,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过程中,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同时,扩内需政策持续落地见效,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共同推动PPI 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环比来看,供需关系改善推动多个行业价格由降转涨或持续上涨。此外输入性因素导致相关行业价格走势分化,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推动国内产业链价格联动上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均环比上涨。与之相反,国际油价阶段性下行对国内相关行业形成压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环比下降。

      10 月PPI 同环比的积极变化,既反映产能治理与落后产能退出有效改善了部分行业的供需格局,为价格企稳奠定了基础,又反映出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带动高附加值行业价格上涨,优化工业价格的结构质量。向后看,预计未来3-6 个月,PPI 同比降幅或将继续收窄,环比或有望维持温和上涨态势,工业领域价格或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为经济持续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有效内需不足。 机构:麦高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刘娟秀 日期:2025-11-1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