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外贸数据点评:出口动能减弱 结构韧性仍存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1-12 09:37:30
评论:0
出口增速回落。以美元计价,10 月我国出口同比下降1.1%,较上月回落9.4 个百分点,低于Wind 一致预期的3.1%;环比下降7.7%,弱于季节性水平。出口增速下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基数效应显现。2024 年四季度出口月均同比增速约10%,较高的基数对今年同期出口形成明显压力。二是外需动能减弱。10 月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5.9,较上月回落近2 个百分点,显示外需阶段性疲软。高频指标亦有所印证,10 月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速放缓至0.9%,较上月下降4.8 个百分点,同时CCFI 和SCFI 综合运价指数持续处于低位。
对多数地区出口增速普遍放缓,对日韩出口降温明显。10 月,我国对多数地区出口增速放缓,一是高基数下,我国对东盟、欧盟、非洲等地区出口增速下降: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1.0%,较上月下降4.6 个百分点,但对越南出口在高基数下仍保持强劲,同比增长22.4%,或与越南制造业高景气度有关:10 月越南制造业PMI 录得54.5,较上月提升4 个百分点;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10.5%,较上月下降45.9 个百分点。尽管对东盟、非洲出口当月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二者依旧是出口的主要支撑力量。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0.9%,较上月大幅回落13.3 个百分点。二是对美出口继续承压。受特朗普关税影响,10 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5.2%,累计降幅扩大至17.8%,仍是拖累整体出口的主要因素。三是对日韩出口明显走弱。两国合计占我国出口总额约8%,其出口增速转负对整体形成拖累。10 月,对日本出口同比下降5.7%,为年内首次转负;对韩国出口同比下降13.0%,较上月回落20 个百分点。日韩出口疲软与两国制造业景气下行有关,10 月日本PMI 降至48.2,韩国PMI回落至49.4,均处于荣枯线下方。
劳动密集型产品回落,高技术产品支撑出口增长。10 月,箱包、纺织、服装、鞋靴、陶瓷、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未能延续9 月修复态势,同比增速分别为-25.7%、-9.1%、-16.0%、-21.0%、-18.3%、-12.7%和-31.0%,合计拖累出口约2.1 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分化明显。一方面,传统机电产品出口承压,通用机械、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手机、家电、医疗仪器增速分别为-9.1%、-10.0%、16.6%、13.6%和-1.0%,合计拖累出口3.5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保持强劲增长,集成电路、汽车、船舶、液晶显示器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6.9%、34.0%、68.4%和12.0%,合计拉动出口5.1 个百分点。从量价结构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价齐减,而技术密集型产品整体量价同步增长。其中,集成电路、船舶和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出口量价齐升,汽车出口增速主要由出口数量驱动。
进口增速回落,结构分化明显。10 月,进口同比增长1.0%,较上月回落6.4 个百分点。结构上看,进口出现分化:一方面,农产品和资源品进口保持韧性。农产品进口同比增长7.0%,其中大豆进口增速11.4%,较上月大幅提升9.7 个百分点,主要因国内压榨企业稳产需求集中从巴西加大采购,拉动整体进口增速约0.8 个百分点。资源类产品进口亦保持高增,铁矿石和铜矿同比增速分别为16.6%和29.6%。另一方面,能源及机电设备进口回落。煤炭、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7.5%、-0.3%、-17.9%和-23.1%,仍受价格低迷拖累。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增速仅为2.5%和3.0%,较上月下降7.6 和11.1 个百分点,通用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资本品的进口明显减少,指向企业扩产意愿不足,投资动力仍需提振。
出口压力未减,结构韧性凸显。总结来看,10 月出口增速转负部分源于高基数影响。结构上看,出口并非“全面疲弱”:分地区看,东盟、非洲等非美地区继续对出口提供支撑。分产品看,高附加值行业出口依旧为出口提供动力。往前看,出口或将延续低位震荡,支撑与压力并存。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和迹象。美国自11 月10 日起主动下调对中国10%芬太尼关税,并延长24%对等关税暂缓期,或带动对美出口阶段性修复。同时,中国对非美市场出口保持较高增速,支撑作用有望延续。另一方面,四季度高基数叠加前期订单透支,将对出口形成明显压力。整体而言,出口短期承压但结构支撑趋势未改,韧性仍存。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变动超预期;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联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魏争/沈夏宜 日期:2025-11-11
对多数地区出口增速普遍放缓,对日韩出口降温明显。10 月,我国对多数地区出口增速放缓,一是高基数下,我国对东盟、欧盟、非洲等地区出口增速下降: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1.0%,较上月下降4.6 个百分点,但对越南出口在高基数下仍保持强劲,同比增长22.4%,或与越南制造业高景气度有关:10 月越南制造业PMI 录得54.5,较上月提升4 个百分点;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10.5%,较上月下降45.9 个百分点。尽管对东盟、非洲出口当月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二者依旧是出口的主要支撑力量。我国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0.9%,较上月大幅回落13.3 个百分点。二是对美出口继续承压。受特朗普关税影响,10 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5.2%,累计降幅扩大至17.8%,仍是拖累整体出口的主要因素。三是对日韩出口明显走弱。两国合计占我国出口总额约8%,其出口增速转负对整体形成拖累。10 月,对日本出口同比下降5.7%,为年内首次转负;对韩国出口同比下降13.0%,较上月回落20 个百分点。日韩出口疲软与两国制造业景气下行有关,10 月日本PMI 降至48.2,韩国PMI回落至49.4,均处于荣枯线下方。
劳动密集型产品回落,高技术产品支撑出口增长。10 月,箱包、纺织、服装、鞋靴、陶瓷、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未能延续9 月修复态势,同比增速分别为-25.7%、-9.1%、-16.0%、-21.0%、-18.3%、-12.7%和-31.0%,合计拖累出口约2.1 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分化明显。一方面,传统机电产品出口承压,通用机械、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手机、家电、医疗仪器增速分别为-9.1%、-10.0%、16.6%、13.6%和-1.0%,合计拖累出口3.5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保持强劲增长,集成电路、汽车、船舶、液晶显示器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6.9%、34.0%、68.4%和12.0%,合计拉动出口5.1 个百分点。从量价结构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价齐减,而技术密集型产品整体量价同步增长。其中,集成电路、船舶和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出口量价齐升,汽车出口增速主要由出口数量驱动。
进口增速回落,结构分化明显。10 月,进口同比增长1.0%,较上月回落6.4 个百分点。结构上看,进口出现分化:一方面,农产品和资源品进口保持韧性。农产品进口同比增长7.0%,其中大豆进口增速11.4%,较上月大幅提升9.7 个百分点,主要因国内压榨企业稳产需求集中从巴西加大采购,拉动整体进口增速约0.8 个百分点。资源类产品进口亦保持高增,铁矿石和铜矿同比增速分别为16.6%和29.6%。另一方面,能源及机电设备进口回落。煤炭、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27.5%、-0.3%、-17.9%和-23.1%,仍受价格低迷拖累。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增速仅为2.5%和3.0%,较上月下降7.6 和11.1 个百分点,通用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资本品的进口明显减少,指向企业扩产意愿不足,投资动力仍需提振。
出口压力未减,结构韧性凸显。总结来看,10 月出口增速转负部分源于高基数影响。结构上看,出口并非“全面疲弱”:分地区看,东盟、非洲等非美地区继续对出口提供支撑。分产品看,高附加值行业出口依旧为出口提供动力。往前看,出口或将延续低位震荡,支撑与压力并存。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和迹象。美国自11 月10 日起主动下调对中国10%芬太尼关税,并延长24%对等关税暂缓期,或带动对美出口阶段性修复。同时,中国对非美市场出口保持较高增速,支撑作用有望延续。另一方面,四季度高基数叠加前期订单透支,将对出口形成明显压力。整体而言,出口短期承压但结构支撑趋势未改,韧性仍存。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变动超预期;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联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魏争/沈夏宜 日期:2025-11-1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