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Q3货政报告 重提稳增长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2 13:33:48
评论:0
11 月11 日,人民银行发布2025 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三季度报告),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政策基调变化:重提稳增长。二季度报告中的“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调整为“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指向接下来政策的重心重回稳增长。三季度报告别除了“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入“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摘要下阶段表述中,二季度报告在正文中有提“强化逆周期调节”,但摘要中未提)。在提逆周期时也提了跨周期,与去年二季度“加强逆周期调节”、今年4 月政治局会议“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形成对照,暗含政策力度上要相对谨慎一些。此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修饰词从“落实落细”微调为“实施好”。
其背景是,前三季度GDP 增长5.2%意味着完成全年5%难度不大,但三季度GDP 当季同比放缓至4.8%,或需避免四季度经济进一步放缓、导致预期转弱,意在托底。
第二,经济判断: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国内基础仍需加力巩固。外部环境方面,三季度报告与二季度报告相比变化不多,外部由“更趋复杂严峻”调整为“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由“减弱”调整为“不足”,删除了“贸易壁垒增多”。而国内方面,没有再单独强调“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提了“持续推动扩大内需”。更重要地,在“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之后,加入“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这也印证了前面我们分析的,政策发力但又相对审慎,主要是避免经济失速,以保住此前经济回升向好打下的基础。
第三,删除防空转。二季度报告曾经提到“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这一表述在三季度报告中删除,而一季度报告(4 月)也未曾提防空转。通常在稳增长诉求加大的情况下,防空转会删除,而稳增长压力较小的时候,会重提防空转。后续资金面有望保持宽松状态。
第四,信贷:维持稳固力度的表述,在重点领域发力。信贷表述中,延续了二季度报告“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同时加入“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表明政策发力的方向并非增加信贷总量供给,社融增速相对合理即可。
专栏1《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中提到,“随着基数变大,未来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是自然的,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这可能既是对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同比减少的回应(同比低8512亿),也指向接下来大量投放信贷或许并不可取。
重点领域发力。结构工具仍是接下来政策重要发力点,且从“用好”调整为“落实”。三季度报告延续了二季度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的表述。具体来看,三季度报告正文下阶段任务第二点“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相对二季度报告变化较多,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二季度报告中强调“着力提升融资可得性和金融产品供需适配度”,而三季度报告直接强调“加力支持”。
二是“普惠小微贷款、民营经济贷款”,二季度表述“持续跟踪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政策落实效果”,三季度直接强调“引导……合理增长……着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消费领域,二季度强调“促进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满足经营主体和消费者融资需求”。而三季度直接强调“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挖掘释放消费潜力”。
第五,利率:降成本。降成本相关表述同样变化不大,仍然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专栏4《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分析了几组重要的比价关系: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银行资产端与负债端利率、不同类型资产收益率、不同期限利率、不同风险利率。特别提到“督促银行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按照经营成本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等……支持银行稳定净息差,拓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空间”。由此可见,贷款利率下调,可能还是要以银行负债端(主要是存款)成本下降为前提。
第六,资本项目:提升开放水平。对外开放,主要是按照《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删除了“稳慎有序”的修饰词。其二,加入了“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的表述,同时删除“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此前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是依托经常项目进行推动,表现为进出口以人民币结算额高速增长,后续资本项目开放或成为政策发力重点。
汇率方面,删除了二季度报告中的三个坚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调整为“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可能是考虑到近期人民币汇率相对平稳,贬值压力较小。
此外,对于通胀,三季度报告中提到“物价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供求关系是主要因素。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推动实体经济供需良性循环”,延续了此前“提振物价的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畅通供需循环,打通实体经济堵点”的思路。货币政策难以直接作用于供需,重点在于财政、发改等部门协调配合。
整体来看,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传递的信号,重提稳增长,说明政策要发力。“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指向政策主要是托底,避免经济延续三季度的放缓走势。结构性工具重在落实,聚焦的方向主要是两重、小微和民营经济以及消费贷。此外,报告别除防空转,资金有望延续宽松。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肖金川 日期:2025-11-12
第一,政策基调变化:重提稳增长。二季度报告中的“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调整为“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指向接下来政策的重心重回稳增长。三季度报告别除了“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入“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摘要下阶段表述中,二季度报告在正文中有提“强化逆周期调节”,但摘要中未提)。在提逆周期时也提了跨周期,与去年二季度“加强逆周期调节”、今年4 月政治局会议“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形成对照,暗含政策力度上要相对谨慎一些。此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修饰词从“落实落细”微调为“实施好”。
其背景是,前三季度GDP 增长5.2%意味着完成全年5%难度不大,但三季度GDP 当季同比放缓至4.8%,或需避免四季度经济进一步放缓、导致预期转弱,意在托底。
第二,经济判断: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国内基础仍需加力巩固。外部环境方面,三季度报告与二季度报告相比变化不多,外部由“更趋复杂严峻”调整为“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由“减弱”调整为“不足”,删除了“贸易壁垒增多”。而国内方面,没有再单独强调“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提了“持续推动扩大内需”。更重要地,在“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之后,加入“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这也印证了前面我们分析的,政策发力但又相对审慎,主要是避免经济失速,以保住此前经济回升向好打下的基础。
第三,删除防空转。二季度报告曾经提到“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这一表述在三季度报告中删除,而一季度报告(4 月)也未曾提防空转。通常在稳增长诉求加大的情况下,防空转会删除,而稳增长压力较小的时候,会重提防空转。后续资金面有望保持宽松状态。
第四,信贷:维持稳固力度的表述,在重点领域发力。信贷表述中,延续了二季度报告“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同时加入“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表明政策发力的方向并非增加信贷总量供给,社融增速相对合理即可。
专栏1《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中提到,“随着基数变大,未来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是自然的,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这可能既是对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同比减少的回应(同比低8512亿),也指向接下来大量投放信贷或许并不可取。
重点领域发力。结构工具仍是接下来政策重要发力点,且从“用好”调整为“落实”。三季度报告延续了二季度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的表述。具体来看,三季度报告正文下阶段任务第二点“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相对二季度报告变化较多,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二季度报告中强调“着力提升融资可得性和金融产品供需适配度”,而三季度报告直接强调“加力支持”。
二是“普惠小微贷款、民营经济贷款”,二季度表述“持续跟踪金融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政策落实效果”,三季度直接强调“引导……合理增长……着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消费领域,二季度强调“促进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满足经营主体和消费者融资需求”。而三季度直接强调“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挖掘释放消费潜力”。
第五,利率:降成本。降成本相关表述同样变化不大,仍然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专栏4《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分析了几组重要的比价关系: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银行资产端与负债端利率、不同类型资产收益率、不同期限利率、不同风险利率。特别提到“督促银行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按照经营成本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等……支持银行稳定净息差,拓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空间”。由此可见,贷款利率下调,可能还是要以银行负债端(主要是存款)成本下降为前提。
第六,资本项目:提升开放水平。对外开放,主要是按照《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删除了“稳慎有序”的修饰词。其二,加入了“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的表述,同时删除“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此前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是依托经常项目进行推动,表现为进出口以人民币结算额高速增长,后续资本项目开放或成为政策发力重点。
汇率方面,删除了二季度报告中的三个坚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调整为“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可能是考虑到近期人民币汇率相对平稳,贬值压力较小。
此外,对于通胀,三季度报告中提到“物价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供求关系是主要因素。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推动实体经济供需良性循环”,延续了此前“提振物价的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畅通供需循环,打通实体经济堵点”的思路。货币政策难以直接作用于供需,重点在于财政、发改等部门协调配合。
整体来看,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传递的信号,重提稳增长,说明政策要发力。“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指向政策主要是托底,避免经济延续三季度的放缓走势。结构性工具重在落实,聚焦的方向主要是两重、小微和民营经济以及消费贷。此外,报告别除防空转,资金有望延续宽松。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肖金川 日期:2025-11-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