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十五五”开局年的经济再平衡之路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12 19:28:04
评论:0
展望2026 年,我们认为整体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将有所下降,但接下来经济运行仍面临几点挑战。在政策前置发力和外需远好于预期的助推下,今年以来经济走势良好,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与此同时,整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下降。从外部来看,中美贸易关系似乎已经形成一种快速破裂又快速修复的新动态平衡。相比去年年底我们讨论特朗普2.0 时的情形,今年双方关系的不确定性显著下降。从内部来看,困扰中国经济的两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房地产风险在2025 年均有所下降。尽管如此,经济发展不平衡(供给复苏远好于需求)、房地产行业迟迟未能企稳、通胀低迷等仍将是中国经济2026 年面临的挑战。
2026 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或是经济再平衡,以扩大内需弥补外需贡献的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净出口对GDP 高达1.5 个百分点的贡献值或难延续。我们预计明年出口增速或小幅下滑1.5 个百分点到3.0%,净出口对经济增速的贡献下滑至0.4 个百分点。中美贸易关系在明年或将继续处于一种快速破裂又快速修复的新动态平衡。而内需或在政策激励和低基数情况下改善,消费和投资的加总贡献(4.3 个百分点)高于今年的3.5 个百分点。加总来看,我们预计2026 年的实际经济增速将下滑0.2 个百分点到4.7%。不过,我们认为促通胀或在“反内卷”和需求端政策努力下取得阶段性进展,名义GDP 增速可能回升0.8 个百分点到4.5%。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或继续维持基本稳定。
政策支持亦会向经济再平衡、扩大内需的方向倾斜,但亦会注意留出一定政策空间。我们预计2026 年的经济增速目标仍将制定在5%左右。政策端将继续发力,助推实现经济增速目标和推动经济再平衡。在财政政策上,我们预计明年两会制定的预算赤字率将持平在4.0%。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或定在1.6 万亿元(今年:1.3 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可能持平或略高于今年的4.4 万亿元。扩大内需、尤其是促消费或是明年财政政策关键所在。除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范围有望扩容之外,政府或将完善社保医保政策以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和/或推出类似于育儿补贴的其他项目补贴以增收入和改善民生。此外,政府亦会扶持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以稳投资,聚焦民生和科技创新相关领域。在货币政策上,我们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但变得更加数据依赖。
我们预计从现在到明年年底,央行或再降息10-20 个基点,以及降准50-100 个基点。此外,鉴于整体房地产市场风险的降低,我们认为明年房地产支持政策或温和推进,与今年相似。
风险提示:刺激政策过早退出、通胀恢复慢于预期、中国房地产行业风险再度扩大、中美关系演化有别于我们的基本假设。 机构: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金晓雯 日期:2025-11-12
与此同时,整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下降。从外部来看,中美贸易关系似乎已经形成一种快速破裂又快速修复的新动态平衡。相比去年年底我们讨论特朗普2.0 时的情形,今年双方关系的不确定性显著下降。从内部来看,困扰中国经济的两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房地产风险在2025 年均有所下降。尽管如此,经济发展不平衡(供给复苏远好于需求)、房地产行业迟迟未能企稳、通胀低迷等仍将是中国经济2026 年面临的挑战。
2026 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或是经济再平衡,以扩大内需弥补外需贡献的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净出口对GDP 高达1.5 个百分点的贡献值或难延续。我们预计明年出口增速或小幅下滑1.5 个百分点到3.0%,净出口对经济增速的贡献下滑至0.4 个百分点。中美贸易关系在明年或将继续处于一种快速破裂又快速修复的新动态平衡。而内需或在政策激励和低基数情况下改善,消费和投资的加总贡献(4.3 个百分点)高于今年的3.5 个百分点。加总来看,我们预计2026 年的实际经济增速将下滑0.2 个百分点到4.7%。不过,我们认为促通胀或在“反内卷”和需求端政策努力下取得阶段性进展,名义GDP 增速可能回升0.8 个百分点到4.5%。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或继续维持基本稳定。
政策支持亦会向经济再平衡、扩大内需的方向倾斜,但亦会注意留出一定政策空间。我们预计2026 年的经济增速目标仍将制定在5%左右。政策端将继续发力,助推实现经济增速目标和推动经济再平衡。在财政政策上,我们预计明年两会制定的预算赤字率将持平在4.0%。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或定在1.6 万亿元(今年:1.3 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可能持平或略高于今年的4.4 万亿元。扩大内需、尤其是促消费或是明年财政政策关键所在。除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范围有望扩容之外,政府或将完善社保医保政策以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和/或推出类似于育儿补贴的其他项目补贴以增收入和改善民生。此外,政府亦会扶持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以稳投资,聚焦民生和科技创新相关领域。在货币政策上,我们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但变得更加数据依赖。
我们预计从现在到明年年底,央行或再降息10-20 个基点,以及降准50-100 个基点。此外,鉴于整体房地产市场风险的降低,我们认为明年房地产支持政策或温和推进,与今年相似。
风险提示:刺激政策过早退出、通胀恢复慢于预期、中国房地产行业风险再度扩大、中美关系演化有别于我们的基本假设。 机构: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金晓雯 日期:2025-11-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