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进出口数据点评:贸易顺差收窄 进出口同比数据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3 15:09:20 评论:0
  2025年10月进、出口同比增速低于市场预期

      据海关统计,以美元计价,2025年10月我国实现出口总值3053.50亿美元,同比-1.10%,低于市场预期(+3.15%)。10月实现进口总值2152.80亿美元,同比+1.00%,低于市场预期(+4.14%)。2025年10月贸易顺差录得900.70亿美元,同比-5.90%,为今年3月份以来同比首次负增速。整体来看,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整体表现低于市场此前的普遍预期。

      以当月各项目出口金额减去去年同期出口金额之差比上去年同期的出口总额衡量各项目对出口同比增速的拉动作用,分产业类别看,以美元计价,2025年10月汽车和汽车底盘拉动力为1.18PCTS,超过机电产品成为我国10月出口增速的核心支撑,此前,机电产品曾连续7个月我国出口增速拉动力第一。从具体的品类看,汽车和汽车底盘、集成电路、液晶平板和显示模组和船舶这四类商品对出口增速的拉动作用较大。

      从量价关系角度,10月肥料、集成电路和液晶平板显示模组三类商品实现量价齐升。其中肥料出口数量同比上涨幅度超过70%,集成电路出口数量同比上涨幅度超过9%,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出口数量同比上涨幅度超过4%。价格方面,肥料出口均价同比+17.80%,集成电路产品出口均价同比+15.90%,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均价同比+6.90%。

      出口值方面,10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拉动力变化分别为-6.92%和-2.58%,汽车零件出口金额同比减少-11.60%分出口目的地看,按美元计价,10月向中国香港、东盟和非洲的出口金额对我国出口的同比拉动力位列三甲,分别为1.72%、1.70%和0.54%。对美出口方面,截至10月已连续7个月拉动力为负增长,横向来看,10月向美国的出口金额对我国出口同比的拖累最大,拖累幅度为3.80PCTS。2025年前10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出口目的地,累计出口金额达到5410.43亿美元;欧盟为第二出口目的地,累计出口金  额为4608.99亿美元,美国为第三出口目的地,累计出口金额为3521.39亿美元;从前10个月出口累计拉动力情况来看,向非洲的出口对我国总体出口的拉动力最高,为0.65PCTS,向美国的出口对我国总体出口的拖累最大,拖累幅度为3.81个PCTS。整体来看,2025年以来我国出口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非洲、东盟、欧盟等新兴及成熟市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有效对冲了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多项因素共振,扰动短期进出口数据

      10月份我国贸易顺差收窄,进出口同比数据表现低于市场预期,主因是全球外需较为疲软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抢出口和假期错位造成季节性扰动,以及安世半导体事件对部分产业形成边际影响多项因素共振形成的结果。中美关税方面,美国在10月10日宣布自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尽管该政策在最终未生效,但关税舆论升级出于对成本上涨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接单数量;抢出口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企业为规避预期中的关税上调,在9月提前释放大量订单,导致10月出现订单断层的情况,叠加9月份假期错位,提前透支了10月订单。其他产业影响方面,荷兰安世半导体股权事件,影响波及全球多家车企,一定程度上拖累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10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拉动力明显下滑,汽车零件出口金额同比下降明显。短期来看,多重因素共振的影响10月进出口数据低于预期。2025年10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韩国釜山举行会,为一度紧张的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了缓和的契机。美方宣布暂缓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下调“芬太尼关税”。这些积极的信号,为稳定市场预期、改善双边贸易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展望未来,中美关税缓和、国内稳外贸政策加码(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以及全球供应链修复,可能为四季度进出口提供边际支撑,但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仍需密切关注。

      风险提示:贸易读判出现重大变动;突发地缘政治事件 机构: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庆东 日期:2025-1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