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3 17:07:38 评论:0
  第一,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货币政策总基调仍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季度货政报告更强调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到“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以及“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落地和执行。2025年第三季度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三季度更强调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的相对宽松,央行仍会通过多种货币政策操作维持流动性充裕,且仍提到“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或意味着短期债市收益率仍维持偏低位运行。

      第二,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视对科技、消费等领域的金融支持。2025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同时提到“持续优化并用好支持科技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强科技金融领域数据开发利用的政策引导,加快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以及“强化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作用,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挖掘释放消费潜力”。

      第三,仍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2025Q3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延续了2025Q2的内容,仍重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2025Q3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提到“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并且提到目前“物价运行有所改善”主要是受到供需结构改善影响。目前,通胀数据虽有所企稳,但绝对水平仍偏低,货币政策仍需注重促进物价合理的回升,扩大国内需求。

      第四,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拓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空间。2025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多次提到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相关内容。展望中提到“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在专栏4中提到“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整治违规手工补息、规范同业存款利率定价、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在对公存款服务协议中增加“兜底条款”,督促银行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按照经营成本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等,并开展利率政策执法检查,增强银行资产和负债端利率调整的联动性,支持银行稳定净息差,拓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空间”。由此可见,目前央行仍然重视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近期部分中小银行已经开始集中调降存款利率,后续央行或会引导银行存款利率继续下调,净息差稳定后货币政策的空间也会进一步打开。

      第五,要继续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货币政策框架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通过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以及不同资产收益率的比价关系。专栏1、2、4均提及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其中:专栏1指出“后续货币政策将逐渐淡化对数量型目标的关注,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专栏2表明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价格型调控的作用”:专栏2、4均表明货币政策框架完善的过程中,要逐渐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和不同资产收益率之间的比价关系。

      总体而言,2025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仍然延续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以及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和促进物价回升的重视。相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三季度报告中央行多次提及银行负债成本,后续央行或会引导银行存款利率继续下调,净息差稳定后货币政策的空间也会进一步打开。此外,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通过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以及不同资产收益率的比价关系。对于债市而言,央行对资金面仍为呵护态度,四季度基本面环境仍利好债市,宽货币预期可能继续提振债市情绪,预计债市震荡偏强。

      风险因素:1)货币宽松不及预期:2)供给加速超预期:3)政策超预期 机构:中信期货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陆/程小庆/张菁/桂晨曦 日期:2025-1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