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货币政策加码宽松可期 保障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3 19:05:46
评论:0
核心观点
(1)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并重,年内央行加码宽松可期。根据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维持不变,但政策思路出现调整:一是政策表述从先前“强化逆周期调节”调整为“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再次展现央行呵护明年信贷开门红的信号,做好扩大信贷需求的准备。因此,我们判断年内降息预期仍在。二是报告的政策目标从“进一步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抓好各项措施执行”回归至“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这说明前期抓落实工作已经较好完成,如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已经落地。同时,得益于前期宏观政策支持下,我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实际GDP 同比增长5.2%,预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难度有所下降,本次报告别除了“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表述。因此,现阶段,央行货币政策方向或侧重于支持直接融资发展,维持市场流动性宽松,保障金融稳健运行,预计央行加码宽松的第一时间窗口是11月,第二时间窗口是明年1 月。
(2)保持合理利率比价关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调控涵盖政策利率制定和调整、政策利率传导两大范畴。前者由央行根据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来决定,目前已基本成熟,主要遵循黄金法则及缩减原则,此前报告已明确阐述;后者则成为近期央行关注的焦点,维持合理比价关系是畅通市场化利率形成与传导的核心举措,需重点聚焦"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银行资产端与负债端利率"、"不同资产收益率"、"不同期限利率"及"不同风险利率"五大关系。
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关系当前处于相对合意状态,DR007 较7 天OMO 利率溢价不超过10 个基点,可作为后续基准参考;商业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关系或有所失衡,商业银行存款端利率或仍存在下行的空间;10 年期国债与市场利率的合意溢价区间应维持在30-40 基点,考虑当前支持性货币政策基调不变,政策利率至少不会上调,基于政策利率-市场利率-10 年期国债利率的比价关系判断,预计1.85%或是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阶段性顶部,短期债市有望迎来修复行情。
(3)支持直接融资发展,保障金融稳健运行。央行可能顺应经济与金融结构的变化,降低对信贷总量的要求,转而更注重结构优化与质效提升,支持直接融资发展成为央行的政策方向,保障金融稳健运行亦是央行关注的目标,利好资本市场发展。
风险提示:
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海外突发金融风险事件。 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袁野/苑西恒 日期:2025-11-13
(1)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并重,年内央行加码宽松可期。根据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维持不变,但政策思路出现调整:一是政策表述从先前“强化逆周期调节”调整为“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再次展现央行呵护明年信贷开门红的信号,做好扩大信贷需求的准备。因此,我们判断年内降息预期仍在。二是报告的政策目标从“进一步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抓好各项措施执行”回归至“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这说明前期抓落实工作已经较好完成,如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已经落地。同时,得益于前期宏观政策支持下,我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实际GDP 同比增长5.2%,预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难度有所下降,本次报告别除了“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表述。因此,现阶段,央行货币政策方向或侧重于支持直接融资发展,维持市场流动性宽松,保障金融稳健运行,预计央行加码宽松的第一时间窗口是11月,第二时间窗口是明年1 月。
(2)保持合理利率比价关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调控涵盖政策利率制定和调整、政策利率传导两大范畴。前者由央行根据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来决定,目前已基本成熟,主要遵循黄金法则及缩减原则,此前报告已明确阐述;后者则成为近期央行关注的焦点,维持合理比价关系是畅通市场化利率形成与传导的核心举措,需重点聚焦"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银行资产端与负债端利率"、"不同资产收益率"、"不同期限利率"及"不同风险利率"五大关系。
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关系当前处于相对合意状态,DR007 较7 天OMO 利率溢价不超过10 个基点,可作为后续基准参考;商业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关系或有所失衡,商业银行存款端利率或仍存在下行的空间;10 年期国债与市场利率的合意溢价区间应维持在30-40 基点,考虑当前支持性货币政策基调不变,政策利率至少不会上调,基于政策利率-市场利率-10 年期国债利率的比价关系判断,预计1.85%或是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阶段性顶部,短期债市有望迎来修复行情。
(3)支持直接融资发展,保障金融稳健运行。央行可能顺应经济与金融结构的变化,降低对信贷总量的要求,转而更注重结构优化与质效提升,支持直接融资发展成为央行的政策方向,保障金融稳健运行亦是央行关注的目标,利好资本市场发展。
风险提示:
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海外突发金融风险事件。 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袁野/苑西恒 日期:2025-1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