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解读:延续宽松基调 兼顾长短均衡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3 21:03:55
评论:0
央行2025 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了二季度报告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适度宽松”的总基调。报告不仅回应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核心痛点,还构建了兼顾短期稳增长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框架,既响应了“十五五”规划的要求,亦传递出政策重心短期边际调整的信号。此次报告明确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再次强调“做好逆周期与跨周期调节”,表示要“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和“强化货币政策执行与传导”,反映目前的货币政策重心或从“增量提速”转向“存量提质”。
总量层面保持充裕,金融支持力度稳固。9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M2 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 万亿元,三者增速与经济增长、价格目标基本匹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融资成本持续走低,历史低位特征明显。三季度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24%,其中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37 个和25 个基点,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的融资负担。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部分经济体通胀走势分化与劳动力市场降温形成叠加压力。不确定性交织,风险因素凸显。国内方面,前三季度GDP 同比增长5.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0 月物价数据显示核心通胀正在企稳回升。整体经济基础有待巩固,但向好趋势未变。
本次报告共有四篇专栏,其中专栏一《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指出,当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 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 万亿元,庞大基数下金融总量增速逐步下降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自然结果,高增速并不等同于强支持。还进一步确立了“淡化数量目标、强化适配性”的调控导向,明确未来货币政策将不再拘泥于具体增速数值,而是 聚焦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的动态匹配。专栏二《基础货币与货币的关系》表示“基础货币与货币不是包含关系,是不同维度的概念,前者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后者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货币创造取决于银行信贷意愿和实体融资需求,并不是央行加大投放基础货币就能解决的。该专栏通过厘清基础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表明货币政策将逐步从“数量扩张”向“利率传导”转变,通过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以及不同资产收益率的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利率调节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效果,稳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实效。最后专栏四《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主要阐述了利率比价关系对宏观经济均衡与资源配置的重要导向意义。近年来,受激励机制扭曲、市场主体非理性行为等因素影响,部分利率比价关系可能出现阶段性失衡,导致货币政策传导阻滞,制约调控效能发挥。为此,央行通过指导利率自律机制整治违规手工补息、规范同业存款利率定价、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在对公存款协议中增设“兜底条款”等一系列举措,强化利率政策执行监督,通过制度建设纠正比价关系失衡。同时,专栏四也契合“十五五”规划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的要求,通过理顺利率比价关系,打通政策利率向信贷利率、债券利率、资管产品收益率的传导链条,实现各类金融市场利率协同联动,继续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外部环境超预期。 机构:麦高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刘娟秀 日期:2025-11-13
总量层面保持充裕,金融支持力度稳固。9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M2 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4 万亿元,三者增速与经济增长、价格目标基本匹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融资成本持续走低,历史低位特征明显。三季度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24%,其中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比分别下降37 个和25 个基点,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的融资负担。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部分经济体通胀走势分化与劳动力市场降温形成叠加压力。不确定性交织,风险因素凸显。国内方面,前三季度GDP 同比增长5.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0 月物价数据显示核心通胀正在企稳回升。整体经济基础有待巩固,但向好趋势未变。
本次报告共有四篇专栏,其中专栏一《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指出,当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 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 万亿元,庞大基数下金融总量增速逐步下降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自然结果,高增速并不等同于强支持。还进一步确立了“淡化数量目标、强化适配性”的调控导向,明确未来货币政策将不再拘泥于具体增速数值,而是 聚焦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的动态匹配。专栏二《基础货币与货币的关系》表示“基础货币与货币不是包含关系,是不同维度的概念,前者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后者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货币创造取决于银行信贷意愿和实体融资需求,并不是央行加大投放基础货币就能解决的。该专栏通过厘清基础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表明货币政策将逐步从“数量扩张”向“利率传导”转变,通过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以及不同资产收益率的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利率调节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效果,稳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实效。最后专栏四《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主要阐述了利率比价关系对宏观经济均衡与资源配置的重要导向意义。近年来,受激励机制扭曲、市场主体非理性行为等因素影响,部分利率比价关系可能出现阶段性失衡,导致货币政策传导阻滞,制约调控效能发挥。为此,央行通过指导利率自律机制整治违规手工补息、规范同业存款利率定价、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在对公存款协议中增设“兜底条款”等一系列举措,强化利率政策执行监督,通过制度建设纠正比价关系失衡。同时,专栏四也契合“十五五”规划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的要求,通过理顺利率比价关系,打通政策利率向信贷利率、债券利率、资管产品收益率的传导链条,实现各类金融市场利率协同联动,继续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外部环境超预期。 机构:麦高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刘娟秀 日期:2025-1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