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一鼓作气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11-14 08:52:38 评论:0
  11 月13 日,权益市场放量上涨。万得全A 上涨1.33%,全天成交额2.07 万亿元,较昨日(11 月12 日)放量1009 亿元。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0.56%和0.20%。南向资金净流出35.21 亿港元,其中阿里巴巴净流入13.75 亿港元,小米集团净流入7.79 亿港元;而腾讯控股净流出8.75 亿港元,信达生物净流出4.20 亿港元。

      市场距离真正起势,还需要一根态度鲜明的阳线。从万得全A 来看,指数走强至前高附近,突破6385 点一线的筹码峰,指向堆积于此处筹码倾向于推动行情上涨。不过,前高附近亏损筹码的兑现压力,或是当前行情面临的考验。若短期内行情强势破位上涨,意味着做多力量明显强于兑现压力,此时资金FOMO(害怕踏空)情绪有望升温。而若行情继续纠结,意味着做多意愿不够坚定,震荡格局可能延续。

      资金试图“推举”新能源成为主线,接力AI 算力成为新动能。就储能而言,9-10 月市场对其逻辑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商业模式独立化和欧美需求扩张。时至当下,资金已将储能与AIDC 用电需求相联系,逻辑进一步强化。

      同时,资金深度挖掘锂电相关题材,例如在储能需求扩张的背景下,电解质添加剂六氟磷酸锂、VC(碳酸亚乙烯酯)存在供给偏紧的涨价逻辑,推动化工行情显著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储能板块拥挤度再次来到2022 年高位附近。根据Wind 储能指数,储能板块拥挤度(指数成交额/万得全A 成交额)为6.45%,处于2020 年以来99.7%分位数。从历史行情来看,2022 年7 月这一数值曾达到7%以上,而储能行情在1 个月后开始走弱。今年9 月初,储能板块拥挤度再度突破7%,而在随后的10 月,储能行情遭遇大幅调整。从这些经验来看,拥挤度来到高位,并不意味着行情将立即调整,而是指向行情对上涨逻辑的要求变高。如果行情继续上涨,则是市场认可储能逻辑的印证,而一旦逻辑不及预期或出现事件扰动,行情即可能显著调整。

      港股方面,午后恒生科技大幅走强,与阿里巴巴启动“千问”项目的消息受到关注相关。不过行情在靠近尾盘时大幅回落,或是上方筹码将其视为兑现机会。南向资金净流出35.21 亿港元,结束了连续16 个交易日的净流入状态,且流出主要出现在午后,同样显示出资金的兑现倾向。从日线来看,恒生科技从11 月5 日起逐渐企稳,其上涨斜率与5-8 月震荡上涨时相似。而类似9 月的快速走强,更可能出现在外卖大战的影响确认&美联储12 月降息决议公布之后。

      债市方面,信息真空期,市场行情反复。全天来看,宽松的资金面支撑下,短端相对稳定,而长端收益率则受权益市场压制,小幅上行,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分别上行0.15、0.30bp。

      日内走势上,风险资产的强势行情成为债市交易的主要逻辑。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升温。受此影响,债市情绪整体承压,呈偏弱震荡格局。上午盘长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交易盘也开始集中卖出;直至3 点收盘后,债市跌势才逐步企稳。尾盘10 月金融数据公布,社融数据同比少增,不过考虑到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随着基数变大,未来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是自然的”,债市总体反应不大,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收于1.80%、2.15%。

      资金方面,央行连续净投放后,资金压力逐渐缓和。早盘央行延续超额续作,净投放972 亿元,本周以来(10-13 日)累计净投放5596 亿元,逆回购余额重回万亿以上。受此推动,隔夜资金利率逐步下行,R001 已回落至OMO 利率以下,环比下行8bp 至1.39%,DR001 也降至1.31%。不过由于拆借7 天资金可跨税期,R007继续维持在1.50%以上。此外,按惯例,央行通常于每月15 日左右进行6M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鉴于今日无公告,操作大概率将顺延至下周一(17 日),即税期首日进行,以平滑税期期间的资金波动,关注明日尾盘公告。

      展望后市,债市主线预计将围绕赎回新规的最终结果与宽货币预期展开。前者经历多次消息面扰动后,市场反响或逐渐钝化,对债市真正形成影响或仍需待“靴子落地”;后者则更需要催化剂,关注明日10 点的经济数据,若10 月宏观经济动能放缓,或进一步强化宽货币预期,为债市开启下行空间。

      商品市场情绪明显升温,贵金属与“反内卷”两大主线联袂走强。贵金属板块连续第四日上涨,且涨幅有所扩大,沪金、沪银分别收高1.56%和5.48%。工业金属同步上涨,沪铜、沪铝分别收高0.95%和1.31%。

      “反内卷”主题品种亦普遍升温,多晶硅领涨3.69%,纯碱、碳酸锂分别上涨1.89%和1.39%,焦煤、焦炭跌幅收窄至0.5%以内。

      资金延续大幅流入,青睐贵金属与有色金属板块。据文华财经,商品指数单日净流入48 亿元,较前一日32亿元进一步放量。贵金属板块再度引领资金流向,连续第四日净流入,今日净流入50 亿元,其中沪银获得3 8亿元;有色金属板块亦延续强势,继昨日27 亿元流入后,今日再获超26 亿元资金,沪铜、碳酸锂分别净流入9亿元和8 亿元。

      美联储人事变动,强化流动性宽松预期,驱动贵金属延续上涨。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偏鹰派)宣布将于2026 年2 月提前退休,引发市场对特朗普提名“忠诚派”接任、加速美联储决策层鸽派化的预期升温,推动美元指数今日盘中跌超0.3%至99.15,为贵金属上涨提供支撑。

      “反内卷”主题升温,主因龙头品种利空出尽与基本面持续强化。多晶硅方面,晶澳科技11 月12 日晚间否认“收储平台搁置”谣言,叠加多家硅片企业联合挺价,进一步修复市场情绪,驱动价格反弹。碳酸锂则在供需共振下创年内新高,需求端受益于新能源车购置税政策调整预期下的年底“抢装”及储能高增;供应端枧下窝锂矿复产时点仍不明朗,行业持续去库,叠加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为近年储能最大电芯订单之一),A 股锂电板块同步走强。

      黑色系基本面仍承压,反弹动能偏弱。据Mysteel 数据,截至11 月13 日当周,螺纹钢产量与表需连续两周回落,日均铁水产量环比下降2.14 万吨至234.22 万吨,供需双弱格局延续,“旺季不旺”向淡季过渡特征明显,制约其在本轮修复行情中的表现。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 日期:2025-1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