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金融数据点评:“存款搬家”再现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11-14 20:41:29
评论:0
事件:11 月13 日,央行公布2025 年10 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下降0.1 个百分点至6.5%,社融存量同比下行0.2 个百分点至8.5%,M1 同比下行1.0 个百分点至6.2%。
核心观点:“存款搬家”再现
10 月金融数据中,“存款搬家”现象在暂停一个月后再度出现。10 月居民存款同比减少约7700亿元,而非银机构存款同比多增约7700 亿元,与居民存款呈现“跷跷板”关系。2025 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强调“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若后续商业银行继续调整存款利率,居民可能进一步调整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从而影响银行负债结构。
此外,M1 增速回落可能同样源于居民存款下降,这与居民信贷收缩直接相关。9 月M1 同比增速上升1.2 个百分点,其中1.0 个百分点来自居民活期存款,0.2 个百分点源于企业活期存款。而9 月居民活期存款增加呈现明显“超季节性”。随着10 月居民信贷需求回落,特别是短期贷款同比少增3356 亿元,居民活期存款可能明显走弱,进而拖累M1 增速表现。
10 月企业贷款仍以短期融资为主,尽管PPI 已连续三个月回暖,但企业对投资的态度仍持观望。10 月企业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速回升0.6 个百分点,至10.0%;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下降0.1 个百分点,至7.7%。虽然10 月PPI 进一步回暖至-2.1%,但PMI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也从54.1 回落至52.8,企业对投资的态度尚未随价格指标改善而扭转。
社融存量增速进一步回落,主要与财政融资“前置”结束后政府债净融资下降有关。具体来看,10 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少增5602 亿元,是拖累社融增速的核心因素。这主要是因为2025 年财政融资“前置”,导致政府债发行多集中在上半年。后续,随着5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结存限额的发行,政府债融资对社融的拖累或将有所缓解。
展望后续,随着两项财政增量政策陆续落地,社融的稳定性有望增强。其中,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资金已于10 月底前全部投放,有助于稳定信贷表现;5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结存限额则可能在11-12 月发行,将对社融形成更直接的支撑。这两项政策既能稳定年底经济运行,也可与2026 年年初的政府债发行相衔接,为2026 年经济实现“开门红”创造条件。
常规跟踪: M2 和M1 同比增速回落
10 月新增信贷2200 亿元,同比少增2800 亿元,主要源于居民部门。居民短贷同比少增3356亿元,中长贷同比少增1800 亿元。企业贷款新增3500 亿元,同比多增2200 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312 亿元,短贷持平,中长贷同比少增1400 亿元。
10 月新增社融8150 亿元,同比少增5970 亿元,源于政府债券和人民币贷款。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166 亿元,政府债券同比少增5602 亿元,企业债券同比多增1482 亿元,委托贷款同比多增1872 亿元,信托贷款少增16 亿元,未贴现汇票同比少增1498 亿元。
10 月M2 同比下行0.2 个百分点至8.2%,新口径M1 同比下行1 个百分点至6.2%。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同比少增7700 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少增3553 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多增1248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多增7700 亿元。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伟/贾东旭 日期:2025-11-14
核心观点:“存款搬家”再现
10 月金融数据中,“存款搬家”现象在暂停一个月后再度出现。10 月居民存款同比减少约7700亿元,而非银机构存款同比多增约7700 亿元,与居民存款呈现“跷跷板”关系。2025 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延续强调“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若后续商业银行继续调整存款利率,居民可能进一步调整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从而影响银行负债结构。
此外,M1 增速回落可能同样源于居民存款下降,这与居民信贷收缩直接相关。9 月M1 同比增速上升1.2 个百分点,其中1.0 个百分点来自居民活期存款,0.2 个百分点源于企业活期存款。而9 月居民活期存款增加呈现明显“超季节性”。随着10 月居民信贷需求回落,特别是短期贷款同比少增3356 亿元,居民活期存款可能明显走弱,进而拖累M1 增速表现。
10 月企业贷款仍以短期融资为主,尽管PPI 已连续三个月回暖,但企业对投资的态度仍持观望。10 月企业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速回升0.6 个百分点,至10.0%;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下降0.1 个百分点,至7.7%。虽然10 月PPI 进一步回暖至-2.1%,但PMI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也从54.1 回落至52.8,企业对投资的态度尚未随价格指标改善而扭转。
社融存量增速进一步回落,主要与财政融资“前置”结束后政府债净融资下降有关。具体来看,10 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少增5602 亿元,是拖累社融增速的核心因素。这主要是因为2025 年财政融资“前置”,导致政府债发行多集中在上半年。后续,随着5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结存限额的发行,政府债融资对社融的拖累或将有所缓解。
展望后续,随着两项财政增量政策陆续落地,社融的稳定性有望增强。其中,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资金已于10 月底前全部投放,有助于稳定信贷表现;5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结存限额则可能在11-12 月发行,将对社融形成更直接的支撑。这两项政策既能稳定年底经济运行,也可与2026 年年初的政府债发行相衔接,为2026 年经济实现“开门红”创造条件。
常规跟踪: M2 和M1 同比增速回落
10 月新增信贷2200 亿元,同比少增2800 亿元,主要源于居民部门。居民短贷同比少增3356亿元,中长贷同比少增1800 亿元。企业贷款新增3500 亿元,同比多增2200 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312 亿元,短贷持平,中长贷同比少增1400 亿元。
10 月新增社融8150 亿元,同比少增5970 亿元,源于政府债券和人民币贷款。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166 亿元,政府债券同比少增5602 亿元,企业债券同比多增1482 亿元,委托贷款同比多增1872 亿元,信托贷款少增16 亿元,未贴现汇票同比少增1498 亿元。
10 月M2 同比下行0.2 个百分点至8.2%,新口径M1 同比下行1 个百分点至6.2%。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同比少增7700 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少增3553 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多增1248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多增7700 亿元。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伟/贾东旭 日期:2025-11-1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