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展望:百炼成钢乘势而上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7 19:33:12
评论:0
【宏观观点】
海外宏观:骤雨暂缓,形势改善
美国经济:滞胀预期消退,软着陆概率上升。1)久等未来的通胀。
关税风暴之初,市场预期美国会陷入滞胀,实际上关税风暴后,多层“缓冲”下美国通胀压力好于预期。2)就业压力加大,经济有所承压。尽管当前通胀压力好于预期,但关税对美国就业的影响愈演愈烈。
需求端较弱的情况下,后续通胀上行风险可能有限。3)展望美国政策,明年美国有望进入货币财政“双扩”环境。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已经开启宽松,当前预期持续降息到2026 年中。财政政策方面,“大美丽法案”打开了财政空间,虽然两党对怎么“花钱”仍有分歧,但共和党在两院占主导的背景下,后续财政政策有望出台。4)宏观政策发力或带来经济的改善,国际组织多预测2026 年美国经济增速回升。
全球形势:全球流动性宽松明确,经济可能也面临企稳。1)全球流动性宽松方向明确。主要经济体普遍将政策重心从抑制通胀转向稳增长,除了美联储已经开始降息且即将结束缩表,日本央行、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后续也偏向宽松。2)美国经济周期对全球经济通常具有外溢效应,美国经济好转可能也会带来全球经济、贸易的共振。3)随着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改善,叠加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的好转带来共振,2026 年全球经济增长或也有望企稳。
中美博弈:骤雨暂缓,保持警惕。1)2025 年10 月下旬,中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关税骤雨暂时缓和。2)中长期看,中美实力差距缩小,中美竞争格局或长期持续,仍需保持充分警惕。
国内经济:百炼成钢,韧性增强
化险的成效。1)千锤成利器——应对外部风险更加从容。一是关税冲击下出口风险可控。一方面,在两度经历特朗普政府关税冲击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稳固。另一方面,中国贸易伙伴结构不断多元化,东盟市场已成扛鼎之势,非洲、拉美市场不断开拓,外贸韧性提升。二是“卡脖子”和“科技封锁”风险下降。“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创新站上新台阶,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美国对华科技封锁由单方面遏制转向双边竞争。2)百炼变纯钢——内部化险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工作取得重要成效,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有所缓释,城投“退平台”工作有序推进。二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稳步处置,大型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叠加存款利率下调,银行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市场化退出提速。三是地产化险不断推进。
增长的重构。1)内需的驱动:消费的重要性提升,政策将持续支持。
当前消费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近年来国家政策高度重视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十四五”时期各类鼓励、支持消费的政策文件不断丰富。消费支持政策从地方支持 为主升级到为国家资金助力,着力点也从耐用消费品向更多消费领域扩容。“十五五”时期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内需地位,消费支持性政策将持续发力。2)投资的提质:投资从粗放式的重“量”到有侧重的提“质”。2025 年,在关税、“反内卷”影响下,投资整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2025 年下半年以来,5000 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经落地,预计将牵引带动中长期投资约7 万亿元,对投资构成持续支撑。“十五五”时期投资动能进一步改善,投资方面要着重关注1 个结合、2 个重要和2 个机制: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重要区域拓展和重大项目牵引;央地协同机制和市场投资机制。3)外需的拓展:关税冲击可控、中国贸易版图拓展。在两轮应对美国关税对抗中,中国贸易韧性得到确定。当前中美新一轮关税冲突进入缓和期,关税冲击整体可控。中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覆盖范围拓宽,节点辐射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高质量扩大开放向纵深迈进。“十五五”时期中国产业全球布局将继续扩大、扎深。
产业的升级。1)提质传统产业。向内推进反内卷,向外提升全球竞争力。2)加速新动能。科技创新更加强调向产业融合。重点着力扩大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加速培育未来产业。
国内政策:促稳向新,乘势而上
短期宏观政策:以稳守韧。2025 年经济“前高后低”形势下,如后续经济仍有压力,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稳经济。1)财政货币政策展望:积极、宽松基调有望延续。此前,货币政策多次率先发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2024 年下半年以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发力。展望后续,短期预计财政将保持更加积极的趋向、货币政策延续宽松。2)投资政策展望:“十五五”规划带来的投资建设周期将形成促进投资增长的有利环境,2026 年作为开局之年或迎来重大项目牵引。3)消费政策展望:“十五五”部署“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背景下,消费补贴政策或将延续。4)地产政策展望:政策进入观察期,后续如仍有压力政策预计将持续发力。5)通胀展望:明年“反内卷”可能不会涉及大规模的产能出清,宏观政策预计以托底和稳经济为主,可能不会有特别大力度的刺激政策,综合考虑,明年通胀或呈现温和修复态势。
面向“十五五”:乘势而上。1)“十五五”时期需要关注的重要变化: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更加警惕外部形势、更加强调发展质量、更加重视发展安全、更加侧重国内需求、更加强调扩大开放。2)重要发展领域的具体部署:科技与产业融合;扩大内需,“突出做强国内大循环”;安全韧性,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部署的全面升级;扩大开放,更加突出自主开放,产业走出去,提升全球话语权。
资产配置:保持信心,均衡进取
权益:保持信心,依然乐观,预计将震荡向上,成长、周期可能共舞。
债券:受低利率环境、股债跷跷板等制约,但也有利率下行交易机会。
黄金:中长期继续看好黄金。
汇率:人民币汇率进入中长期升值图景。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能超预期变化;
经济基本面变化可能超预期;
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可能超预期,海外市场波动存在不确定性。 机构: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笑笑/陈然/方诗超/杨雅婷 日期:2025-11-17
海外宏观:骤雨暂缓,形势改善
美国经济:滞胀预期消退,软着陆概率上升。1)久等未来的通胀。
关税风暴之初,市场预期美国会陷入滞胀,实际上关税风暴后,多层“缓冲”下美国通胀压力好于预期。2)就业压力加大,经济有所承压。尽管当前通胀压力好于预期,但关税对美国就业的影响愈演愈烈。
需求端较弱的情况下,后续通胀上行风险可能有限。3)展望美国政策,明年美国有望进入货币财政“双扩”环境。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已经开启宽松,当前预期持续降息到2026 年中。财政政策方面,“大美丽法案”打开了财政空间,虽然两党对怎么“花钱”仍有分歧,但共和党在两院占主导的背景下,后续财政政策有望出台。4)宏观政策发力或带来经济的改善,国际组织多预测2026 年美国经济增速回升。
全球形势:全球流动性宽松明确,经济可能也面临企稳。1)全球流动性宽松方向明确。主要经济体普遍将政策重心从抑制通胀转向稳增长,除了美联储已经开始降息且即将结束缩表,日本央行、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后续也偏向宽松。2)美国经济周期对全球经济通常具有外溢效应,美国经济好转可能也会带来全球经济、贸易的共振。3)随着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改善,叠加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的好转带来共振,2026 年全球经济增长或也有望企稳。
中美博弈:骤雨暂缓,保持警惕。1)2025 年10 月下旬,中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关税骤雨暂时缓和。2)中长期看,中美实力差距缩小,中美竞争格局或长期持续,仍需保持充分警惕。
国内经济:百炼成钢,韧性增强
化险的成效。1)千锤成利器——应对外部风险更加从容。一是关税冲击下出口风险可控。一方面,在两度经历特朗普政府关税冲击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稳固。另一方面,中国贸易伙伴结构不断多元化,东盟市场已成扛鼎之势,非洲、拉美市场不断开拓,外贸韧性提升。二是“卡脖子”和“科技封锁”风险下降。“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创新站上新台阶,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美国对华科技封锁由单方面遏制转向双边竞争。2)百炼变纯钢——内部化险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工作取得重要成效,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有所缓释,城投“退平台”工作有序推进。二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稳步处置,大型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叠加存款利率下调,银行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市场化退出提速。三是地产化险不断推进。
增长的重构。1)内需的驱动:消费的重要性提升,政策将持续支持。
当前消费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近年来国家政策高度重视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十四五”时期各类鼓励、支持消费的政策文件不断丰富。消费支持政策从地方支持 为主升级到为国家资金助力,着力点也从耐用消费品向更多消费领域扩容。“十五五”时期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内需地位,消费支持性政策将持续发力。2)投资的提质:投资从粗放式的重“量”到有侧重的提“质”。2025 年,在关税、“反内卷”影响下,投资整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2025 年下半年以来,5000 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经落地,预计将牵引带动中长期投资约7 万亿元,对投资构成持续支撑。“十五五”时期投资动能进一步改善,投资方面要着重关注1 个结合、2 个重要和2 个机制: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重要区域拓展和重大项目牵引;央地协同机制和市场投资机制。3)外需的拓展:关税冲击可控、中国贸易版图拓展。在两轮应对美国关税对抗中,中国贸易韧性得到确定。当前中美新一轮关税冲突进入缓和期,关税冲击整体可控。中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覆盖范围拓宽,节点辐射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提升,高质量扩大开放向纵深迈进。“十五五”时期中国产业全球布局将继续扩大、扎深。
产业的升级。1)提质传统产业。向内推进反内卷,向外提升全球竞争力。2)加速新动能。科技创新更加强调向产业融合。重点着力扩大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加速培育未来产业。
国内政策:促稳向新,乘势而上
短期宏观政策:以稳守韧。2025 年经济“前高后低”形势下,如后续经济仍有压力,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稳经济。1)财政货币政策展望:积极、宽松基调有望延续。此前,货币政策多次率先发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2024 年下半年以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发力。展望后续,短期预计财政将保持更加积极的趋向、货币政策延续宽松。2)投资政策展望:“十五五”规划带来的投资建设周期将形成促进投资增长的有利环境,2026 年作为开局之年或迎来重大项目牵引。3)消费政策展望:“十五五”部署“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背景下,消费补贴政策或将延续。4)地产政策展望:政策进入观察期,后续如仍有压力政策预计将持续发力。5)通胀展望:明年“反内卷”可能不会涉及大规模的产能出清,宏观政策预计以托底和稳经济为主,可能不会有特别大力度的刺激政策,综合考虑,明年通胀或呈现温和修复态势。
面向“十五五”:乘势而上。1)“十五五”时期需要关注的重要变化: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更加警惕外部形势、更加强调发展质量、更加重视发展安全、更加侧重国内需求、更加强调扩大开放。2)重要发展领域的具体部署:科技与产业融合;扩大内需,“突出做强国内大循环”;安全韧性,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部署的全面升级;扩大开放,更加突出自主开放,产业走出去,提升全球话语权。
资产配置:保持信心,均衡进取
权益:保持信心,依然乐观,预计将震荡向上,成长、周期可能共舞。
债券:受低利率环境、股债跷跷板等制约,但也有利率下行交易机会。
黄金:中长期继续看好黄金。
汇率:人民币汇率进入中长期升值图景。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能超预期变化;
经济基本面变化可能超预期;
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可能超预期,海外市场波动存在不确定性。 机构: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笑笑/陈然/方诗超/杨雅婷 日期:2025-11-1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