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度展望:中国财政:总量增长有限、结构更重“实物”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11-18 11:18:16
评论:0
2026 年赤字展望:狭义赤字率同比持平,广义赤字率小幅下降? 2026 年,假设赤字率维持在4%;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额度分别增长2000 亿元;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发行2 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那么据此测算,全国狭义赤字规模预计将达到5.94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65 亿元。
全国广义赤字规模预计将达到14.54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670 亿元,广义赤字率约为9.8%,同比小幅下降0.4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缩量,2025 年四季度安排用于补充地方财力、支持项目建设的5000 亿元特殊再融资债额度预计2026 年将不再安排。
2026 年财政支出展望:总量增速放缓但实物支出占比提高? 分“财政支出→广义财政支出→实物广义财政支出”三个层级看,预计2026 年上述支出将分别同比增长3.2%、1.9%、2.1%。
我们预计,2026 年全国财政支出有望实现43.54 万亿元,同比增长3.2%,较上年同比增速下滑6.1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上年提高赤字率、加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力度较大,2025 年“高基数”导致2026 年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边际放缓。但事实上,与2025 年财政支出预算值变比,2026 年财政支出同比增量预期仍将接近1.35 万亿元,规模相对较大。
如果在财政支出的基础上,额外考虑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融资平台有息负债增量带来的支出,那么我们预计2026 年全国“广义财政支出”有望实现46.56 万亿元,同比增长1.9%,该增速低于2026 年全国财政支出增速预期约1.3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或将缩量发行。具体而言,2025Q4 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额外安排2000亿元额度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3000 亿元额度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2026 年上述5000 亿元额度预计将不再安排。
如果在“广义财政支出”基础上,剔除预计难以直接贡献实物工作量的部分,那么我们预计2026 年能够直接贡献实物工作量的财政及城投支出(简称“实物广义财政支出”)有望实现41.62 万亿元,同比增长2.1%,该增速高于2026 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约0.2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受2025 年安排用于注资国有大行的特别国债、特殊新增专项债、非项目建设用途的特殊再融资债“高基数”影响,2026 年“非实物广义财政支出”的同比增量预计将由上年对应的超过1.5 万亿元下降至不足300 亿元。
2026 年还有哪些财政变化值得关注?
全国宏观税负率有望止跌回升。
特殊再融资债或将缩量发行。
特殊新增专项债或将加速“股权财政”发展。
债务司成立后,全口径债务监管进入“深水区”。
风险提示:(1)对2026 年财政赤字、财政支出、融资平台有息负债的测算可能不够准确;(2)对特殊再融资债、特殊新增专项债的发行统计及投向分析可能不够准确;(3)对地方债注资政府投资基金、化解金融机构风险、支持房地产去库存的预期可能过于保守;(4)对政府投资基金的信息整理可能不够全面。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芦哲/刘子博 日期:2025-11-17
全国广义赤字规模预计将达到14.54 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670 亿元,广义赤字率约为9.8%,同比小幅下降0.4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缩量,2025 年四季度安排用于补充地方财力、支持项目建设的5000 亿元特殊再融资债额度预计2026 年将不再安排。
2026 年财政支出展望:总量增速放缓但实物支出占比提高? 分“财政支出→广义财政支出→实物广义财政支出”三个层级看,预计2026 年上述支出将分别同比增长3.2%、1.9%、2.1%。
我们预计,2026 年全国财政支出有望实现43.54 万亿元,同比增长3.2%,较上年同比增速下滑6.1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上年提高赤字率、加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力度较大,2025 年“高基数”导致2026 年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边际放缓。但事实上,与2025 年财政支出预算值变比,2026 年财政支出同比增量预期仍将接近1.35 万亿元,规模相对较大。
如果在财政支出的基础上,额外考虑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融资平台有息负债增量带来的支出,那么我们预计2026 年全国“广义财政支出”有望实现46.56 万亿元,同比增长1.9%,该增速低于2026 年全国财政支出增速预期约1.3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或将缩量发行。具体而言,2025Q4 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额外安排2000亿元额度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3000 亿元额度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2026 年上述5000 亿元额度预计将不再安排。
如果在“广义财政支出”基础上,剔除预计难以直接贡献实物工作量的部分,那么我们预计2026 年能够直接贡献实物工作量的财政及城投支出(简称“实物广义财政支出”)有望实现41.62 万亿元,同比增长2.1%,该增速高于2026 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约0.2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受2025 年安排用于注资国有大行的特别国债、特殊新增专项债、非项目建设用途的特殊再融资债“高基数”影响,2026 年“非实物广义财政支出”的同比增量预计将由上年对应的超过1.5 万亿元下降至不足300 亿元。
2026 年还有哪些财政变化值得关注?
全国宏观税负率有望止跌回升。
特殊再融资债或将缩量发行。
特殊新增专项债或将加速“股权财政”发展。
债务司成立后,全口径债务监管进入“深水区”。
风险提示:(1)对2026 年财政赤字、财政支出、融资平台有息负债的测算可能不够准确;(2)对特殊再融资债、特殊新增专项债的发行统计及投向分析可能不够准确;(3)对地方债注资政府投资基金、化解金融机构风险、支持房地产去库存的预期可能过于保守;(4)对政府投资基金的信息整理可能不够全面。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芦哲/刘子博 日期:2025-11-1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