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财政收支数据点评:如何看待税收收入修复?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11-19 18:48:17 评论:0
  财政部公布前10 月财政收支数据。10 月税收收入继续修复,尤其是个税同比增长27.3%,我们认为或更多反映结构因素和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的影响;而今年财政支出偏前置以及政府性基金账户收入不及预期,10 月财政支出放缓,财政脉冲回落。10 月中旬财政部提出年内将下达5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以补充地方财力,但实际发行或使用效果或自11 月逐步显现,财政政策落地进度或需进一步加快,同时不排除政策效果更多体现在明年一季度的可能。

      一般预算账户方面,前10 月一般预算收入同比+0.8%(前9 月同比+0.5%),支出同比+2.0%(前9月同比+3.1%),其中税收和非税收入同比分别为+1.7%和-3.1%。

      10 月单月税收同比+8.6%(9 月单月同比+8.7%),个人所得税连续数月高增。10 月个人所得税和国内增值税分别同比+27.3%、+7.2%(9 月分别为+16.7%和+7.6%),我们认为或更多是反映结构性因素和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的影响。结构性因素方面,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有相应分析,今年下半年反内卷推动PPI 跌幅收窄,以及资本市场回暖下金融业增值税税收改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和员工减持增加,驱动增值税和个税增长,表现强于经济基本面。另一方面,“以数治税”推进有助减少税收漏损现象,更好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今年6 月国务院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1,要求今年10 月起境内外互联网平台2需季度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国税局指出3,此举旨在规范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依法申报纳税,部分省份试点表明,该群体的绝大多数税收负担不会因信息报送而增加,但存在隐匿收入等情况的经营者其税负会回归正常水平;二是通过及时发现平台内卷式竞争、虚假“刷单”等不当经营行为,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据报道4,此前存在从业人员违规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如本应按劳务报酬实则按经营所得报税,前者的累进税率高于后者)、分拆收入、注册境外主体、隐匿收入等来逃避税收征管的现象。这些行为会削弱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到增值税收入。如按现有政策,小规模纳税人税收阈值不连续,即月销售收入在10 万元以下的免征、超过10 万元以上则需全额缴纳1%的增值税,个别纳税人可能会通过拆分或隐匿收入来规避或降低增值税税负5;再比如个别经营者年销售收入超过500 万元,本应按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但通过分拆收入等方式转为小规模纳税人6;此外境外电商平台涉税信息报送后,也将进一步减少税基漏损。因此,随着平台涉税信息报送新规的落地,金税四期以及“以数治税”等方式的推行,原有不合规的税收规避行为将会减少,国内增值税、个税可能会呈现阶段性的高增。

      10 月单月一般预算支出同比从前月的+3.1%回落至-9.8%。分项上,10 月单月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卫生健康等领域支出分别同比-32.8%、-24.0%和-21.3%,支出增速大幅回落。分析原因,今年财政支出偏前置、去年10 月基数较高,以及地方财力仍较为紧张,或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邓巧锋/张文朗 日期:2025-11-1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