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宏观经济展望:经济再平衡 温和再通胀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9 22:44:21
评论:0
把握历史主动,统筹内外均衡。“十三五”时期,面对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的困境, 中国果断采取了供给侧改革和以土地财政为载体的扩大内需政策, 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 但房价高企和地方隐性债务等问题日益积累。“ 十四五” 时期, 中国高举高质量发展旗帜, 聚焦实体经济、坚持房住不炒, 统筹发展与安全, 推动强链补链,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使我们在大国博弈中站稳脚跟, 但国内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微观主体信心偏弱的现象。
2026 年中国进入“十五五”时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经济再平衡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包括供给稳增长向需求稳增长的再平衡、外需驱动向内需驱动的再平衡、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再平衡, 最终我们有望看到温和再通胀和汇率稳步升值的结果。我们的“银河指南针”显示,在房价逐步触底、汇率稳步升值的情形下,投资中国股票市场有望获得超额回报。
2026 年是“十五五”时期元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大国博弈强度总体呈螺旋式上升态势。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的上升, 中国的选择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十五五”规划建议旗帜鲜明地给出了答案:一方面,乘势而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因势利导,在外需不稳背景下,使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锚,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尤其要扩大服务消费。
中国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并提高对于国内循环的重视程度。其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政策基调有望维持,直至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决定性进展。基准假设下,财政工具箱包括4%赤字率+1.3 万亿元特别国债+2000 亿元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4.8 万亿元新增地方专项债等。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着力稳预期和防风险,积极配合财政发力, 预计全年降息10~20BP,降准50BP。其二,作为落实“十五五”精神的第一年,扩大内需政策将更加给力。消费方面,以旧换新政策的工具额度维持在3000 亿元左右; 中央联动地方加大对服务消费的支持力度; 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稳步提高,“投资于人”持续加力。投资方面,随着“ 十五五”重大项目浮出水面,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两重”额度或提高至1 万亿元左右,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额度也有望显著提高。其三, 统一大市场纵深推进,关注重点行业反内卷的落实落地。
2026 年经济基本面将呈现“增长保持韧性+物价低位回升”的组合。预计2026 年实际GDP 增长5.0%,四个季度分别为5.2%、5.0%、4.9%、4.8%;名义GDP 增长4.8%,相较2025 年显著提升。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对耐用品消费形成一定支撑,服务消费将表现更好。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兴未艾,制造业投资将保持较高增速;“十五五”元年,项目和资金双充足局面对基建增速形成支撑;楼市广义库存偏高对销售、拿地、新开工形成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寻底。预计2026 年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为4.4%,财政货币双宽格局下, 全球贸易需求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制造业优势持续显现;贸易摩擦进入观察期,出口节奏保持平稳。促内需+反内卷组合带动物价低位回升,预计2026 年CPI增长0.4%,PPI 降幅收窄至-1.1%。
2026 年,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导向有望边际回摆,我们或将迎来百年变局之中一段难得的缓和期。一方面,2025 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选择对全球“开炮”,取得短期外交与政治成果的同时也遭遇了四面临敌的处境, 美国在中东、俄乌、对华贸易等问题的态度上出现了显著变化, 特朗普“ 保守主义改革”的脚步边际放缓。另一方面,2026 年美国迎来中期选举,面对潜在的“跛脚鸭”困境,政治重心内移、重新聚焦经济增长将成为特朗普政府的优先选择。
AI 革命、MAGA 叙事和降息周期三大逻辑支撑美国经济开始走消费拉动到投资拉动的再平衡,美国经济或在货币财政双宽松下“缝缝补补又一年”。
人工智能投资仍在“堆量”,数据中心建设、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和高算力设备采购是重要投入方向; 特朗普企划的外国投资和制造业回流也会在曲折中部分兑现;联储主席换届和劳动力市场结构重塑对降息环境有一定保障,预计2026 年底前基准利率降至2.75%~3%区间(4 次降息),对地产等利率敏感部门的恢复亦有一定帮助。
把握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的历史机遇。我们看好2026 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其一,逆周期政策力度维持,物价低位回升和名义GDP 中枢上移,企业盈利和居民信心同步修复,内部条件好转;其二,美国政策重心内移,中美迎来一年宝贵的缓和期,且货币政策整体保持宽松态势,外部环境改善;其三,资本市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枢纽,在“乘势而上”(支持科技和高质量发展)和“因势利导”(提振信心和财富效应)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长期资金入市和股市上涨之间形成正循环,进而带动居民存款搬家。其四, 我们的“银河指南针”显示,在房价逐步触底、汇率稳步升值的情形下,投资中国股票市场有望获得超额回报。虽然“宽信用”在2026 年较难实现,但股债跷跷板效应或对无风险收益率造成持续扰动,预计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1.6%~1.95%之间,走势整体前高后低。
风险提示:1.中美经贸摩擦升级超预期的风险; 2.海外需求承压超预期下行的风险;3.国内地产下行惯性超预期的风险;4.国内物价回升不及预期的风险;5.
国内宏观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章俊/张迪/许冬石/詹璐/吕雷/于金潼/赵红蕾/铁伟奥/路自愿/吴佳文/薄一程 日期:2025-11-19
2026 年中国进入“十五五”时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经济再平衡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包括供给稳增长向需求稳增长的再平衡、外需驱动向内需驱动的再平衡、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再平衡, 最终我们有望看到温和再通胀和汇率稳步升值的结果。我们的“银河指南针”显示,在房价逐步触底、汇率稳步升值的情形下,投资中国股票市场有望获得超额回报。
2026 年是“十五五”时期元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大国博弈强度总体呈螺旋式上升态势。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的上升, 中国的选择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十五五”规划建议旗帜鲜明地给出了答案:一方面,乘势而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因势利导,在外需不稳背景下,使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锚,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尤其要扩大服务消费。
中国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并提高对于国内循环的重视程度。其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政策基调有望维持,直至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决定性进展。基准假设下,财政工具箱包括4%赤字率+1.3 万亿元特别国债+2000 亿元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4.8 万亿元新增地方专项债等。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着力稳预期和防风险,积极配合财政发力, 预计全年降息10~20BP,降准50BP。其二,作为落实“十五五”精神的第一年,扩大内需政策将更加给力。消费方面,以旧换新政策的工具额度维持在3000 亿元左右; 中央联动地方加大对服务消费的支持力度; 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稳步提高,“投资于人”持续加力。投资方面,随着“ 十五五”重大项目浮出水面,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两重”额度或提高至1 万亿元左右,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额度也有望显著提高。其三, 统一大市场纵深推进,关注重点行业反内卷的落实落地。
2026 年经济基本面将呈现“增长保持韧性+物价低位回升”的组合。预计2026 年实际GDP 增长5.0%,四个季度分别为5.2%、5.0%、4.9%、4.8%;名义GDP 增长4.8%,相较2025 年显著提升。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对耐用品消费形成一定支撑,服务消费将表现更好。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兴未艾,制造业投资将保持较高增速;“十五五”元年,项目和资金双充足局面对基建增速形成支撑;楼市广义库存偏高对销售、拿地、新开工形成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寻底。预计2026 年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为4.4%,财政货币双宽格局下, 全球贸易需求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制造业优势持续显现;贸易摩擦进入观察期,出口节奏保持平稳。促内需+反内卷组合带动物价低位回升,预计2026 年CPI增长0.4%,PPI 降幅收窄至-1.1%。
2026 年,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导向有望边际回摆,我们或将迎来百年变局之中一段难得的缓和期。一方面,2025 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选择对全球“开炮”,取得短期外交与政治成果的同时也遭遇了四面临敌的处境, 美国在中东、俄乌、对华贸易等问题的态度上出现了显著变化, 特朗普“ 保守主义改革”的脚步边际放缓。另一方面,2026 年美国迎来中期选举,面对潜在的“跛脚鸭”困境,政治重心内移、重新聚焦经济增长将成为特朗普政府的优先选择。
AI 革命、MAGA 叙事和降息周期三大逻辑支撑美国经济开始走消费拉动到投资拉动的再平衡,美国经济或在货币财政双宽松下“缝缝补补又一年”。
人工智能投资仍在“堆量”,数据中心建设、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和高算力设备采购是重要投入方向; 特朗普企划的外国投资和制造业回流也会在曲折中部分兑现;联储主席换届和劳动力市场结构重塑对降息环境有一定保障,预计2026 年底前基准利率降至2.75%~3%区间(4 次降息),对地产等利率敏感部门的恢复亦有一定帮助。
把握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的历史机遇。我们看好2026 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机会:其一,逆周期政策力度维持,物价低位回升和名义GDP 中枢上移,企业盈利和居民信心同步修复,内部条件好转;其二,美国政策重心内移,中美迎来一年宝贵的缓和期,且货币政策整体保持宽松态势,外部环境改善;其三,资本市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枢纽,在“乘势而上”(支持科技和高质量发展)和“因势利导”(提振信心和财富效应)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长期资金入市和股市上涨之间形成正循环,进而带动居民存款搬家。其四, 我们的“银河指南针”显示,在房价逐步触底、汇率稳步升值的情形下,投资中国股票市场有望获得超额回报。虽然“宽信用”在2026 年较难实现,但股债跷跷板效应或对无风险收益率造成持续扰动,预计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1.6%~1.95%之间,走势整体前高后低。
风险提示:1.中美经贸摩擦升级超预期的风险; 2.海外需求承压超预期下行的风险;3.国内地产下行惯性超预期的风险;4.国内物价回升不及预期的风险;5.
国内宏观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章俊/张迪/许冬石/詹璐/吕雷/于金潼/赵红蕾/铁伟奥/路自愿/吴佳文/薄一程 日期:2025-11-1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