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不寻常的缩量

股票资讯 阅读:13 2025-11-21 08:12:26 评论:0
  复盘与思考:

      11 月20 日 ,股市高开低走,各大股指全线收跌,风险资产走弱的同时,债市受到消息面的干扰,表现同样不算强。

      权益市场缩量下跌。万得全A 下跌0.66%,全天成交额1.72 万亿元,较昨日(11 月19 日)缩量200 亿元。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0.02%,恒生科技下跌0.58%。南向资金净流入159.92 亿港元,其中阿里巴巴净流入10.67 亿港元,小鹏汽车和华虹半导体分别净流入4.39 亿港元和2.97 亿港元。

      换筹行情渐进尾声,指数短期性价比凸显。今日行情高开低走,开盘时市场情绪相对乐观,与英伟达业绩超预期(缓解AI 泡沫的担忧)&券商合并的利好相关,但乐观情绪并未延续,随后市场持续下跌,主要指数基本翻绿。值得注意的是,乐观情绪遭遇扰动,却并未伴随放量,而是延续昨日的缩量状态。原因来看, 11 月以来的换筹行情中,活跃筹码或基本交换完毕,资金交易意愿已相对不强,体现在万得全A 换手率从11 月18 日的1.94%下降至今日的1.70%。在这种情况下,指数下跌空间有限,且更容易被推动反弹。例如在10 月10-20 日的下跌行情中,万得全A 换手率在10 月20 日下降至1.59%的阶段性低位,随后指数迎来10 月下旬的反弹。

      同时,指数有望得到筹码密集区的支撑。我们曾在《股债都在彷徨》中指出,市场的“双峰”筹码结构意味着行情或偏震荡,其中下方筹码峰处于万得全A 指数6225 点附近。经历一周的调整后,今日万得全A 收于6228点,接近下方筹码峰。此时,在此处堆积的筹码面临跌破成本的压力,更有动力守住浮盈,支撑指数企稳。而若明显跌破这一点位,则意味着这部分筹码或已“投降”,行情可能继续调整。结合筹码活跃度降低的结论来看,兑现倾向已逐渐趋缓,指数企稳的可能性相对更大。

      板块方面,交易线索较为散乱。锂矿行情反弹,对应万得指数上涨1.70%,但日内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持续性有待验证。AI 算力仍受到部分资金青睐,光模块、电路板指数分别上涨0.68%和0.66%,且在开盘回落后企稳。银行则受益于避险逻辑和险资增配预期,继续修复11 月13-18 日形成的跌幅。地产品种在盘中快速反弹,或与市场对地产政策的预期相关。考虑到11 月的宏观空窗期已基本来到下半段,市场的政策博弈意愿有望逐渐提升,服务消费、地产等品种有望迎来阶段性行情。

      港股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回撤仍是主要压力。凌晨公布的10 月FOMC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者对12月是否降息存在严重分歧。降息预期回撤推动美元走强,不利于港股科技品种反弹。从今日行情来看,即使在英伟达业绩超预期的背景下,恒生科技指数继续回落。往后看,港股科技品种的趋势性反弹,更可能出现在美联储12 月降息决议落地之后。

      债市方面,消息面重新主导波动。开盘时分,部分投资者开始讨论关于公募费率新规延迟落地的可能性,市场情绪转向乐观,长端利率小幅下行;11 点前后关于地产刺激新政的猜想打破了债市的积极氛围,中长久期收益率转而向上。不过对于债市而言,“如何稳地产”其实已经成为了最近两年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实际政策真正落地以前,消息面的影响效力多在一日之内,尾盘随着基金抛压减弱,长端利率顺势拐头向下。

      一览不同板块收益率的表现,日内两番波折过后,长端利率并未出现特别明显的变化,10 年国债、国开债收益率仅上行约0.2bp 至1.81%、1.87%,30 年品种则继续上演换券行情,老券收益率普遍上行约1bp,新券250002 表现则相对坚挺。短端品种同样维持低波状态,日内波幅不及1bp。短期内,超额机会可能依旧集中在“银行品种”,大行加力配置的背景下,5-7 年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在1bp 左右,5-7 年地方债也普遍多以低估值成交。

      资金方面,央行连续加力投放后,借贷成本回归合理点位。自18 日R001 上至1.57%后,央行逆回购连续两日维持足额投放,规模分别为1150、1100 亿元,尽管今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为1912 亿元,压力不算轻,R001  仍继续下行5bp 至1.44%,R007 则小幅下行1bp 至1.51%。

      双十一影响过后,为何资金面抗压能力依旧偏弱?一方面,的确与近期政府债发行过密相关,如7-19 日累计净发行规模超过9000 亿元;另一方面,临近年末银行或许存在一定的配置诉求,完成资产规模维度的机构间比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资金融出的额度。因此,对于接下来的跨月周,地方债发行安排以及MLF 续作情况将是两个关键变量。

      商品市场情绪整体偏弱,受降息预期回撤及基本面压力影响,多数板块回调。贵金属板块连续两日反弹后涨幅显著收窄,沪金、沪银分别仅涨0.18%和0.75%。工业金属分化,沪铜微涨0.19%,沪铝微跌0.05%。“反内卷”主题相关品种普遍承压,焦煤领跌3.17%,纯碱、玻璃、工业硅、多晶硅跌幅均在2%-3%之间,仅碳酸锂收涨0.84%,但在盘中一度涨近5%,呈现冲高回落态势。

      资金流向发生逆转,贵金属和新能源板块转为净流出。据文华财经,商品指数流出近30 亿元,终结昨日单日回流45 亿元的修复态势。板块轮动呈现 “一日游”特征,昨日领涨的新能源与贵金属板块今日成为资金主要抛售对象。其中,新能源板块从流入近40 亿元转为净流出10 亿元,贵金属亦从企稳吸金转为净流出11 亿元。

      这种急剧的资金切换,反映出当前市场短线博弈偏多,在宏观不确定性升温背景下,多头获利了结意愿较高。

      贵金属承压主要源于降息预期持续回撤与地缘缓和的共振。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显著降温,昨晚公布的美联储10 月会议纪要显示决策层分歧加剧,对12 月降息持保留态度的官员增多甚至可能形成“微弱多数”,暗示若缺乏经济疲软的新证据,12 月有可能不降息。受鹰派信号持续影响,美元指数五连涨至100.3,市场对12 月降息押注也从此前的70%大幅回撤至28%,投资者转而屏息等待非农数据指引。另一方面,据Politico 报道,白宫预计俄乌或于11 月底达成框架协议,地缘政治风险缓解的预期进一步削弱了黄金的避险溢价,双重利空下金价涨势受阻。

      此外,非农大超预期扰动降息交易,贵金属博弈显著加剧。晚间补发的美国9 月非农就业人口录得11.9 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5.1 万人,显示劳动力市场韧性依旧。数据发布后,伦敦现货黄金虽应声回落0.3%,但随后迅速收复失地,贵金属短期波动率料将显著放大。

      黑色系与玻璃基本面疲弱,负反馈压力显著。焦煤期货连跌三日创逾两个月新低,核心矛盾在于终端淡季需求走弱,导致昨日线上竞拍流拍率高达50.5%,叠加市场对焦炭提降预期升温,产业链负反馈逻辑强化。玻璃则因需求较弱跌破1000 点关口,刷新近七年新低,主要受累于年底赶工需求证伪,11 月上半月玻璃深加工企业订单均值同比降24.2%,受制于高库存与产能出清缓慢的弱现实,午间地产刺激政策预期升温,玻璃跌幅一度收窄,但盘面最终回吐并大幅收跌,未能扭转颓势。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11-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