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宏观经济展望:变局中的突围
股票资讯
阅读:19
2025-11-21 10:10:41
评论:0
2026 年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承前启后、谋篇布局的重要节点。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但我国经济根基扎实、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支撑与趋势未变。在系统的政策规划部署下,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平稳。促消费、稳投资激发内生动力,锚定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质升量增。中国经济必将在变局中突围,在突围中成长。
我们面临怎样的外部环境?
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同时,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地缘冲突易发多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上升,国际经济贸易秩序遇到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要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
国内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消费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25 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拉动GDP 增长2.8 个百分点。“十五五”高度重视消费,核心是多措并举激活消费潜力、升级消费品质,重点在扩大服务消费、提质商品消费,以及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
从总量上看,我国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4 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 比值为56.6%,与美国(81.4%)、日本(74.8%)、韩国(66%)仍存在一定差距。分类型看,主要是居民服务消费有提升潜力。2024 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为46.1%,与美国(68.5%)、韩国(59.9%)等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服务消费是未来主要发力方向,从国际规律看,其发展会随人均GDP 增长而提升。1970 年,美国居民服务消费占比50.7%,基本与商品消费占比持平,人均GDP 为5233 美元。随着人均GDP 快速增长,服务消费占比迅速提升。到2024 年,美国居民服务消费占比68.5%,明显高于商品消费
高技术投资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投资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投资相较于消费和出口具有更强的可控性。“十五五”强调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通过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领域政府投资占比,推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与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
高技术产业投资仍有较大空间。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围绕这一目标,将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这也为高技术产业投资锚定了方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高技术产业作为重要投资方向,重点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及其他重点领域。截至2025年10 月底,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全部完成投放,累计支持项目2300 多个,预计可带动项目总投资约7 万亿元,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资金动能。随着企业现金流好转,叠加“反内卷”带动盈利改善,整体将对投资形成一定推动作用。截至2025 年10月,M1 同比增长6.2%,较去年末增长5 个百分点;9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当月同比升至21.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速达26.8%。
出口保持较强韧性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稳步向贸易强国迈进,既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也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同时积极拓展数字贸易。外贸市场广阔,支撑我国出口韧性。现在全球南方国家替代美国,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2025 年1-10 月,对美出口金额占我国出口总金额的11.4%,对东盟、非洲、拉丁美洲出口份额合计达到31.4%。
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为我国出口增长注入持久动力。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贸易产品结构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步转型为以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为核心。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占比提升,1980 年机电产品出口份额仅7.8%左右,2024 年提升至59.4%,2025 年10 月进一步升至60.7%。集成电路是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2025 年1-10 月,集成电路出口1.16 万亿元,同比增长24.7%。
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充足。一是政策始终留有后手。2025 年9 月,财政部蓝佛安部长明确表示,“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二是中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截至2024 年末,中国政府负债率为68.7%,而根据IMF 今年4 月发布的报告,G20 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G7 国家为123.2%。同时,我国债务主要用于资本性支出,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
更考虑财政的可持续性,原因有三:一是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二是财政资金要花在“刀刃”上,“十五五”时期财政需要围绕国家制定的重大目标、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加强财政资金保障和财政政策支持。三是要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冲击挑战,预留充足政策空间。
货币政策仍有发力空间。一是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美联储9 月17日降息25 个基点至4.00%-4.25%,10 月29 日再降25 个基点至3.75%-4%。二是当前稳增长仍需货币政策支持。降息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至关重要,截至今年9 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6%,较2011 年12 月高点7.62%下降约4.56 个百分点。三是高质量发展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科技、消费、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有助于更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关键环节。2025年三季度末,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3.9 万亿元。央行也关注过度宽松可能引发的负面效果,包括资金空转、资本市场波动加大以及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等。
走出政策依赖的惯性思维,相信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大类资产配置
A 股有望延续慢牛走势。一是高层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关乎亿万投资者切身利益。“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2025 年10 月底,证监会吴清主席发文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有利于推动市场结构和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进一步提升我国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2025 年11 月,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坚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急涨急跌。二是具备牛市的流动性基础。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居民在资产配置上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为股市流动性提供支撑。截至2025 年10 月,我国住户存款余额达162.6 万亿元。2025 年5 月存款利率进入“0 字头”时代,国有大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
科技是主线。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势头正盛,国际贸易摩擦倒逼国产替代加速。“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对比中美科技公司市值和资本开支规模,中国科技领域的赶超空间还很大。
黄金配置需求强劲。根据世界黄金协会2025 年11 月数据,黄金在各大经济体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美国78.7%,英国17.1%,欧元区67.4%,世界平均值22.4%,全球仍有33 个经济体央行黄金占外汇储备比重低于10%。全球央行购金热潮持续。2022-2024 年全球央行购金超1000 吨/年,比2021 年多600 吨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延续这一势头,净购金634 吨。黄金需求旺盛,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2016-2024 年,全球黄金产量约3600 吨/年,但需求量2022-2024年快速扩大至4500 吨/年以上水平。2025 年前三个季度黄金产量2677 吨,但总需求量达3640 吨。
风险提示全球经贸摩擦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产业政策落地效果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统计口径及数据测算存在偏差。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夏磊 日期:2025-11-21
我们面临怎样的外部环境?
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同时,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地缘冲突易发多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上升,国际经济贸易秩序遇到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要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
国内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消费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25 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拉动GDP 增长2.8 个百分点。“十五五”高度重视消费,核心是多措并举激活消费潜力、升级消费品质,重点在扩大服务消费、提质商品消费,以及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
从总量上看,我国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4 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 比值为56.6%,与美国(81.4%)、日本(74.8%)、韩国(66%)仍存在一定差距。分类型看,主要是居民服务消费有提升潜力。2024 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为46.1%,与美国(68.5%)、韩国(59.9%)等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服务消费是未来主要发力方向,从国际规律看,其发展会随人均GDP 增长而提升。1970 年,美国居民服务消费占比50.7%,基本与商品消费占比持平,人均GDP 为5233 美元。随着人均GDP 快速增长,服务消费占比迅速提升。到2024 年,美国居民服务消费占比68.5%,明显高于商品消费
高技术投资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投资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投资相较于消费和出口具有更强的可控性。“十五五”强调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通过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领域政府投资占比,推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与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
高技术产业投资仍有较大空间。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围绕这一目标,将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这也为高技术产业投资锚定了方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高技术产业作为重要投资方向,重点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及其他重点领域。截至2025年10 月底,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全部完成投放,累计支持项目2300 多个,预计可带动项目总投资约7 万亿元,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资金动能。随着企业现金流好转,叠加“反内卷”带动盈利改善,整体将对投资形成一定推动作用。截至2025 年10月,M1 同比增长6.2%,较去年末增长5 个百分点;9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当月同比升至21.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速达26.8%。
出口保持较强韧性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稳步向贸易强国迈进,既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也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同时积极拓展数字贸易。外贸市场广阔,支撑我国出口韧性。现在全球南方国家替代美国,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2025 年1-10 月,对美出口金额占我国出口总金额的11.4%,对东盟、非洲、拉丁美洲出口份额合计达到31.4%。
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为我国出口增长注入持久动力。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贸易产品结构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步转型为以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为核心。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占比提升,1980 年机电产品出口份额仅7.8%左右,2024 年提升至59.4%,2025 年10 月进一步升至60.7%。集成电路是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2025 年1-10 月,集成电路出口1.16 万亿元,同比增长24.7%。
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充足。一是政策始终留有后手。2025 年9 月,财政部蓝佛安部长明确表示,“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二是中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截至2024 年末,中国政府负债率为68.7%,而根据IMF 今年4 月发布的报告,G20 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G7 国家为123.2%。同时,我国债务主要用于资本性支出,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
更考虑财政的可持续性,原因有三:一是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二是财政资金要花在“刀刃”上,“十五五”时期财政需要围绕国家制定的重大目标、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加强财政资金保障和财政政策支持。三是要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冲击挑战,预留充足政策空间。
货币政策仍有发力空间。一是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美联储9 月17日降息25 个基点至4.00%-4.25%,10 月29 日再降25 个基点至3.75%-4%。二是当前稳增长仍需货币政策支持。降息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至关重要,截至今年9 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6%,较2011 年12 月高点7.62%下降约4.56 个百分点。三是高质量发展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科技、消费、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有助于更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关键环节。2025年三季度末,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3.9 万亿元。央行也关注过度宽松可能引发的负面效果,包括资金空转、资本市场波动加大以及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等。
走出政策依赖的惯性思维,相信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大类资产配置
A 股有望延续慢牛走势。一是高层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关乎亿万投资者切身利益。“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2025 年10 月底,证监会吴清主席发文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有利于推动市场结构和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进一步提升我国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2025 年11 月,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坚决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急涨急跌。二是具备牛市的流动性基础。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居民在资产配置上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为股市流动性提供支撑。截至2025 年10 月,我国住户存款余额达162.6 万亿元。2025 年5 月存款利率进入“0 字头”时代,国有大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
科技是主线。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势头正盛,国际贸易摩擦倒逼国产替代加速。“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对比中美科技公司市值和资本开支规模,中国科技领域的赶超空间还很大。
黄金配置需求强劲。根据世界黄金协会2025 年11 月数据,黄金在各大经济体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美国78.7%,英国17.1%,欧元区67.4%,世界平均值22.4%,全球仍有33 个经济体央行黄金占外汇储备比重低于10%。全球央行购金热潮持续。2022-2024 年全球央行购金超1000 吨/年,比2021 年多600 吨左右,今年前三季度延续这一势头,净购金634 吨。黄金需求旺盛,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2016-2024 年,全球黄金产量约3600 吨/年,但需求量2022-2024年快速扩大至4500 吨/年以上水平。2025 年前三个季度黄金产量2677 吨,但总需求量达3640 吨。
风险提示全球经贸摩擦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产业政策落地效果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统计口径及数据测算存在偏差。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夏磊 日期:2025-11-2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