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财政数据点评:税收延续改善
股票资讯
阅读:11
2025-11-21 21:59:25
评论:0
10 月税收延续亮眼表现,狭义支出则在高基数等扰动下有所降温。此外,土地出让收入乏力,准财政等项目落地尚未形成财务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亦由正转负。整体看,年内财政发力的必要性仍大,后续关注预算内资金支出节奏(财政存款)、地方财政空间以及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工具效应。
(1)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创年内单月新高
2025 年10 月,全国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创年内单月同比新高。其中,税收同比增长8.6%,延续高位运行(前值8.7%为今年单月最高)。非税同比由前值的-11.4%进一步下探至-33%,有一定基数因素。整体看,今年财政收入对非税的依赖度明显下降,前10 个月税收累计同比增长1.7%,非税累计同比下降3.1%,与年初预算要求一致(税收3.7%、非税-14.7%)。考虑到11-12 月非税面临更高基数,预计税收-非税增速差将继续走阔。
总进度方面,今年1-10 月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长0.8%(前值0.5%,年初预算目标0.1%),完成全年预算进度约85%,略快于去年同期。分中央和地方看,10 月中央、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录得2.3%、4.0%,地方本级收入同比较前值提速2 个百分点,叠加近期财政部安排的5000 亿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有2000 亿明确“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年内地方财政仍有一定发力空间。
(2)税收结构上:个税、增值税、消费税进一步提速一是个税同比继续提速,增值税延续高增,企业所得税高位回落。10 月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7.3%、增值税同比4.5%、企业所得税同比7.3%,结合当月的CPI 及PPI 数据,一定程度指向价格-利润/企业盈利-居民收入-税收的传导初步显现。尤其个税延续今年以来的亮眼表现,1-10 月累计同比增速高达11.5%,当然也受到境外投资收益补税等提振。企业所得税增速边际上略有放缓,除工增等生产端因素外,可能也与资本市场活跃度边际降温有关(影响企业投资收益、股票分红等),10 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7.5%,前值342%。
二是消费税同比进一步提速。10 月消费税同比增长4.5%(前值3.8%)。映射至经济数据层面,10 月社零同比增速较前值略有回落,不过季调环比有所修复,尤其金价行情对消费及相关税有所提振(金银珠宝社零分项同比增长37.6%)。
后续看,金价波动大、政策补贴退坡、耐用品消费透支及高基数等影响之下,消费税增速有一定压力,关注投资于人、国补与服务消费扩容等潜在政策空间。
三是地产交易环节税增速继续探底。10 月与地产相关的五类税种合计同比下降1.4%,较前值(-3.4%)略有回升。与交易环节相关的契税(-14.9%)、土地增值税(-17%)降幅继续走阔。10 月新房、二手房交易热度下滑、量价两端均有一定拖累。
(3)一般预算支出增速“意外”回落
10 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9.8%,为年内首次单月负增。前10 个月累计同比增长2%(前值3.1%),全年预算目标为4.4%。投向上,民生类支出单月同比均转负,社保就业、卫生、教育同比分别录得-0.1%、-21.3%、-2.9%。基建类同比降幅走阔,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农林水、城乡社区四项合计同比大幅下降25.7%。
收入端亮眼的背景下,10 月狭义财政支出却意外显“疲态”。目前完成全年进度约76%,落后于过去三年同期。我们认为有几点原因:
一是去年“9.24”后,财政显著发力,导致支出基数较高,2024 年10-12 月一般预算支出同比分别为5.5%、11%、24.3%;
二是今年一般国债发行节奏相对前置,因此年底财政后劲略显不足;三是财政存款同比多增也反映财政资金有所截留,预算内资金支出节奏略慢。
不过,今年财政收入端进度相对正常,因此支出总量无虞,主要还是节奏问题,预计未来两月支出力度会有所加大。
(4)政府性基金收入缺口加大
10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8.3%,前值+5.6%。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7.3%,前值为-1%。前十个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下降2.8%,全年预算目标是+0.7%,目前仅完成全年预算约55%(近五年同期平均为62%)。
前十个月土地出让收入2.5 万亿,同比下降7.4%。
10 月地产投资增速-23%,较前值进一步下行1.7 个百分点。前期一线城市需求在政策支撑下有所消耗,近期下行斜率有所加速,各地银行直售房产加速市场出清,整体地产循环仍在寻底阶段。政策方面,限购、限贷宽松空间已经有限,降贷款利率又会进一步挤压银行息差。且当前地产对GDP 贡献度已经不高,稳地产在防风险中的权重有所下降,预计短期土地出让收入将延续对广义财政形成拖累。以全年-3%左右的增速测算,第二本账的缺口在2000-3000 亿,有待准财政等工具补充。
(5)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转负
10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下降38.2%,前值0.4%,为年内首次转负。主要源于前期特别国债与专项债发行前置,而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结存限额尚未完全形成财务支出。当然也有土地出让收入乏力及高基数扰动(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7.9%)。前十个月累计同比增长15.4%,落至全年预算目标(23.1%)下方,不过完成进度仍快于去年及近五年同期。往后看,年内政府债发行进入收尾阶段,5000 亿地方债结存限额、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 亿已在10 月陆续落地)、产业基金等准财政工具有助于托底年底社融增速和基建投资,幅度可能较为有限。
总的来看,10 月财政数据继续呈现狭义(一般预算)与广义(政府性基金)分化的格局,新旧动能切换继续财政上得以映射。展望明年,“十五五”开局之年,宽货币空间有限,土地出让收入预计继续磨底(在没有大规模地产刺激的情况下),而新税基还在开拓过程中,决定了财政要继续发挥主导性作用。我们预计:
1)总量上,2026 年财政政策预计会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维持一定扩张力度,财政扩张总规模预计为15.7 万亿,较今年增长约1.2 万亿(具体测算详见《蛰伏反击——2026 年债市展望,11 月2 日》;2)结构上,继续向科技、民生等领域倾斜,化债额度可能有更大弹性空间;3)财政改革则关注三大问题的推进:一是“三资”改革对资产盘活的效果,这既能在当期创造非税收入,又能通过REITs、资产证券化等工具将沉淀资产转化为长期现金流,意义重大。二是零基预算能否全面打破支出基数依赖,这也是财政资源重新分配的堵点。三是如何构建与新发展模式相匹配的地方税体系。
而年内财政进一步加码的空间较为有限,后续更多关注狭义财政支出提速以及政策性金融的配套资金落地情况。
风险提示:政策性金融工具效果低于预期,结存限额用于投资比例低于预期。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继强/吴宇航/仇文竹 日期:2025-11-21
(1)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创年内单月新高
2025 年10 月,全国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创年内单月同比新高。其中,税收同比增长8.6%,延续高位运行(前值8.7%为今年单月最高)。非税同比由前值的-11.4%进一步下探至-33%,有一定基数因素。整体看,今年财政收入对非税的依赖度明显下降,前10 个月税收累计同比增长1.7%,非税累计同比下降3.1%,与年初预算要求一致(税收3.7%、非税-14.7%)。考虑到11-12 月非税面临更高基数,预计税收-非税增速差将继续走阔。
总进度方面,今年1-10 月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长0.8%(前值0.5%,年初预算目标0.1%),完成全年预算进度约85%,略快于去年同期。分中央和地方看,10 月中央、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录得2.3%、4.0%,地方本级收入同比较前值提速2 个百分点,叠加近期财政部安排的5000 亿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有2000 亿明确“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年内地方财政仍有一定发力空间。
(2)税收结构上:个税、增值税、消费税进一步提速一是个税同比继续提速,增值税延续高增,企业所得税高位回落。10 月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7.3%、增值税同比4.5%、企业所得税同比7.3%,结合当月的CPI 及PPI 数据,一定程度指向价格-利润/企业盈利-居民收入-税收的传导初步显现。尤其个税延续今年以来的亮眼表现,1-10 月累计同比增速高达11.5%,当然也受到境外投资收益补税等提振。企业所得税增速边际上略有放缓,除工增等生产端因素外,可能也与资本市场活跃度边际降温有关(影响企业投资收益、股票分红等),10 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7.5%,前值342%。
二是消费税同比进一步提速。10 月消费税同比增长4.5%(前值3.8%)。映射至经济数据层面,10 月社零同比增速较前值略有回落,不过季调环比有所修复,尤其金价行情对消费及相关税有所提振(金银珠宝社零分项同比增长37.6%)。
后续看,金价波动大、政策补贴退坡、耐用品消费透支及高基数等影响之下,消费税增速有一定压力,关注投资于人、国补与服务消费扩容等潜在政策空间。
三是地产交易环节税增速继续探底。10 月与地产相关的五类税种合计同比下降1.4%,较前值(-3.4%)略有回升。与交易环节相关的契税(-14.9%)、土地增值税(-17%)降幅继续走阔。10 月新房、二手房交易热度下滑、量价两端均有一定拖累。
(3)一般预算支出增速“意外”回落
10 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降9.8%,为年内首次单月负增。前10 个月累计同比增长2%(前值3.1%),全年预算目标为4.4%。投向上,民生类支出单月同比均转负,社保就业、卫生、教育同比分别录得-0.1%、-21.3%、-2.9%。基建类同比降幅走阔,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农林水、城乡社区四项合计同比大幅下降25.7%。
收入端亮眼的背景下,10 月狭义财政支出却意外显“疲态”。目前完成全年进度约76%,落后于过去三年同期。我们认为有几点原因:
一是去年“9.24”后,财政显著发力,导致支出基数较高,2024 年10-12 月一般预算支出同比分别为5.5%、11%、24.3%;
二是今年一般国债发行节奏相对前置,因此年底财政后劲略显不足;三是财政存款同比多增也反映财政资金有所截留,预算内资金支出节奏略慢。
不过,今年财政收入端进度相对正常,因此支出总量无虞,主要还是节奏问题,预计未来两月支出力度会有所加大。
(4)政府性基金收入缺口加大
10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8.3%,前值+5.6%。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7.3%,前值为-1%。前十个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下降2.8%,全年预算目标是+0.7%,目前仅完成全年预算约55%(近五年同期平均为62%)。
前十个月土地出让收入2.5 万亿,同比下降7.4%。
10 月地产投资增速-23%,较前值进一步下行1.7 个百分点。前期一线城市需求在政策支撑下有所消耗,近期下行斜率有所加速,各地银行直售房产加速市场出清,整体地产循环仍在寻底阶段。政策方面,限购、限贷宽松空间已经有限,降贷款利率又会进一步挤压银行息差。且当前地产对GDP 贡献度已经不高,稳地产在防风险中的权重有所下降,预计短期土地出让收入将延续对广义财政形成拖累。以全年-3%左右的增速测算,第二本账的缺口在2000-3000 亿,有待准财政等工具补充。
(5)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转负
10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下降38.2%,前值0.4%,为年内首次转负。主要源于前期特别国债与专项债发行前置,而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结存限额尚未完全形成财务支出。当然也有土地出让收入乏力及高基数扰动(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7.9%)。前十个月累计同比增长15.4%,落至全年预算目标(23.1%)下方,不过完成进度仍快于去年及近五年同期。往后看,年内政府债发行进入收尾阶段,5000 亿地方债结存限额、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 亿已在10 月陆续落地)、产业基金等准财政工具有助于托底年底社融增速和基建投资,幅度可能较为有限。
总的来看,10 月财政数据继续呈现狭义(一般预算)与广义(政府性基金)分化的格局,新旧动能切换继续财政上得以映射。展望明年,“十五五”开局之年,宽货币空间有限,土地出让收入预计继续磨底(在没有大规模地产刺激的情况下),而新税基还在开拓过程中,决定了财政要继续发挥主导性作用。我们预计:
1)总量上,2026 年财政政策预计会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维持一定扩张力度,财政扩张总规模预计为15.7 万亿,较今年增长约1.2 万亿(具体测算详见《蛰伏反击——2026 年债市展望,11 月2 日》;2)结构上,继续向科技、民生等领域倾斜,化债额度可能有更大弹性空间;3)财政改革则关注三大问题的推进:一是“三资”改革对资产盘活的效果,这既能在当期创造非税收入,又能通过REITs、资产证券化等工具将沉淀资产转化为长期现金流,意义重大。二是零基预算能否全面打破支出基数依赖,这也是财政资源重新分配的堵点。三是如何构建与新发展模式相匹配的地方税体系。
而年内财政进一步加码的空间较为有限,后续更多关注狭义财政支出提速以及政策性金融的配套资金落地情况。
风险提示:政策性金融工具效果低于预期,结存限额用于投资比例低于预期。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继强/吴宇航/仇文竹 日期:2025-11-2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