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报告:等待风口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24 09:02:33
评论:0
11月中上旬,四季度第一批基本面落地,尽管数据难言乐观,但央行对进一步实施“宽货币”的态度仍偏谨慎。“弱现实”与“货币慢发力”之间,市场选择定价后者,债市博弈降息的热情相应下降,10年国债收益率暂未脱离1.80%的中枢水平。
为什么涨不动
缺乏增量资金以及成交结构改变或是两个重要因素。增量资金维度,三季度以来的存款脱媒过程中,资金主要流向了理财与保险。然而,这两类机构并没有显著增加债券的配置。理财并非利率债的常规买盘,且其债券持仓比例也在逐季压缩,取而代之的是存款类资产的增加;而保险三季度债券投资占比由49.3%下滑至48.5%,12 个季度以来首次压降债券仓位,而股票持仓占比相应提升,这意味着保险对于债券配置的刚需也不强。
成交结构方面,10 年国债、10 年国开债活跃券的单日成交笔数均较10 月中下旬成交高点几乎砍半。此外,作为债市行情重要的发动机,公募基金、资管产品当前的交易重心逐渐由利率板块迁移至信用板块,银行与券商反而成为国债与政金债的主要买卖盘,而这些自营类机构往往策略灵活,且注重绝对收益,很难成为单边下行行情的推动力量。
似乎也很难大跌
其一,从当前的久期水平来看,机构可砸盘的筹码比较有限。对于久期的测算,我们沿用稳定模型(滚动40 日窗口)、灵敏模型(滚动15 日窗口)的测算结果作为参考,截止11月21日,利率债基久期中枢的测算结果分别为3.48 年、3.78 年,与10 月上旬水平相近,分别位于2025 年初以来9.8%、33.1%的分位数,处于偏“风险厌恶”的久期水平,侧面反映这些机构并未进入博弈利率下行的阶段。其二,当前的基本面环境,也并不支持利率进一步上行。
等待下一个风口
赎回费率新规和降息预期仍然是当前债市的博弈主线。在新规落地以前,市场情绪可能一直偏谨慎,同时由于降息预期的推迟,市场也很难有博弈下行的催化剂,大概率还是以震荡为主,利率上下空间均比较有限。这样的谨慎情绪,也有可能会“耽误”年末的抢跑行情,明显的久期机会,或延期至跨年之后。
因此,从短期视角来看,如果市场没有明显的获利机会,适当减少交易是较好的应对操作,以避免频繁买卖带来的摩擦成本。如果有待配置的需求,建议关注3-5 年和5-7 年相对保守久期的品种利差机会,因 为从近期的机构行为观察,部分银行可能存在资产规模竞赛带来的配置需求,而其目标品种多为中端的骑乘期限。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11-23
为什么涨不动
缺乏增量资金以及成交结构改变或是两个重要因素。增量资金维度,三季度以来的存款脱媒过程中,资金主要流向了理财与保险。然而,这两类机构并没有显著增加债券的配置。理财并非利率债的常规买盘,且其债券持仓比例也在逐季压缩,取而代之的是存款类资产的增加;而保险三季度债券投资占比由49.3%下滑至48.5%,12 个季度以来首次压降债券仓位,而股票持仓占比相应提升,这意味着保险对于债券配置的刚需也不强。
成交结构方面,10 年国债、10 年国开债活跃券的单日成交笔数均较10 月中下旬成交高点几乎砍半。此外,作为债市行情重要的发动机,公募基金、资管产品当前的交易重心逐渐由利率板块迁移至信用板块,银行与券商反而成为国债与政金债的主要买卖盘,而这些自营类机构往往策略灵活,且注重绝对收益,很难成为单边下行行情的推动力量。
似乎也很难大跌
其一,从当前的久期水平来看,机构可砸盘的筹码比较有限。对于久期的测算,我们沿用稳定模型(滚动40 日窗口)、灵敏模型(滚动15 日窗口)的测算结果作为参考,截止11月21日,利率债基久期中枢的测算结果分别为3.48 年、3.78 年,与10 月上旬水平相近,分别位于2025 年初以来9.8%、33.1%的分位数,处于偏“风险厌恶”的久期水平,侧面反映这些机构并未进入博弈利率下行的阶段。其二,当前的基本面环境,也并不支持利率进一步上行。
等待下一个风口
赎回费率新规和降息预期仍然是当前债市的博弈主线。在新规落地以前,市场情绪可能一直偏谨慎,同时由于降息预期的推迟,市场也很难有博弈下行的催化剂,大概率还是以震荡为主,利率上下空间均比较有限。这样的谨慎情绪,也有可能会“耽误”年末的抢跑行情,明显的久期机会,或延期至跨年之后。
因此,从短期视角来看,如果市场没有明显的获利机会,适当减少交易是较好的应对操作,以避免频繁买卖带来的摩擦成本。如果有待配置的需求,建议关注3-5 年和5-7 年相对保守久期的品种利差机会,因 为从近期的机构行为观察,部分银行可能存在资产规模竞赛带来的配置需求,而其目标品种多为中端的骑乘期限。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11-2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