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财政支出大幅放缓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24 09:02:33 评论:0
  2025年10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8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续创单月历史新高。1-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6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第二产业用电量56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其中,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用电量16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其中,充换电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较快;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9%。

      2025年10月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均出现明显放缓,主要受前期支出较快、基数效应及专项债发行节奏影响。1-10月一般财政收入累计18.65万亿,同比增长0.8%(1-9月同比0.5%);10月一般财政收入2.26万亿,同比增长3.16%(9月同比2.58%)。

      1-10月一般财政支出累计22.58万亿,同比2%(1-9月同比3.1%);10月一般财政支出1.78万亿,同比-9.78%(9月同比3.08%)。具体支出项目来看,农林水务(-32.8%)、城乡社区事务(-24.01%)和卫生健康(-21.28%)同比大幅回落,社会保障就业(-0.07%)和教育(-2.93%)基本持平。此外,债务付息支出也保持了较快的支出进度,这或与前期政府加杠杆有关。

      2025年10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4.7%、3.4%、6.4%和3.3%。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2%,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7%,降幅与上月相同。

      2025年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5.7%,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2.0%、4.2%和2.6%。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0%,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4%,降幅与上月相同。

      2025年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8914亿元,同比下降1.7%(1-9月同比下降0.5%),但扣除价格因素后投资仍小幅增长,实物工作量实则在增加。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5%%(前值下降3.1%),企业盈利能力偏弱,投资收益下降,导致民间经营主体投资决策趋于谨慎。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075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投资148411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252429亿元,下降5.3%。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9%。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3.8%,制造业投资增长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2.5%。高端制造表现抢眼,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1%,汽车制造业增长17.5%。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0.1%。其中,管道运输业投资增长13.8%,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9.4%,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3.0%。

      开发投资:降幅进一步扩大,房企对市场预期偏谨慎,投资信心持续不足。2025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3563亿元,同比下降14.7%(前值13.9%);其中,住宅投资56595亿元,下降13.8%(前值12.9%)。

      房屋建设:施工规模企稳但新开工、竣工降幅扩大,供给端持续收缩。2025年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529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前值9.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55253万平方米,下降9.7%(前值9.7%)。房屋新开工面积49061万平方米,下降19.8%(前值下降18.9%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5952万平方米,下降19.3%(前值下降18.3% )。房屋竣工面积34861万平方米,下降16.9%(前值下降15.3%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866万平方米,下降18.9%(前值下降17.1% )。

      商品房销售:量价双跌态势加剧,住宅是销售端核心拖累项。2025年1—10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前值下降5.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0%(前值下降5.6%)。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9017亿元,下降9.6%(前值下降7.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9.4%(前值下降7.6%)。 机构:华联期货有限公司 研究员:石舒宇 日期:2025-11-2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