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东盟双周报:新能源论坛深化中国-东盟绿色合作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11-25 22:26:43 评论:0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已成为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

      第一,第十一届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助推区域新能源合作,带动绿色技术共享与产业协同发展,为构建区域清洁能源体系、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力。

      本次论坛新成立秘书处,标志着正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东亚地区新能源合作迈入机制化、常态化新阶段。第二,本次论坛上,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聚焦三大核心领域,分别是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储能技术领域和智慧电网领域。新兴合作方向不断拓展,为双边能源合作开辟新增长空间。第三,能源合作的实践路径不断优化,通过企业布局调整与模式升级,推动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拓展。中企参与东盟能源市场的方式实现显著升级,提升企业生命周期参与度,更深化了与当地经济的融合度。另外,RCEP 为合作提供了坚实保障,有效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电力设备贸易和能源投资创造了更优化的政策环境,加速区域能源市场一体化进程。。

      资本市场:主要股指分化震荡,债市温和波动。11 月3 日至17 日,东盟资本市场在全球外部环境扰动与区域内部治理协同的双重作用下,呈现“股指分化震荡、债市温和波动”的整体特征。第一, 股市层面,多数股指震荡回暖,越南指数(+2.31%)、新加坡海峡指数(+2.23%)领涨,仅泰国 SET 指数(-2.20%)、菲律宾 PSE 综合指数(-0.84%)小幅下跌,凸显市场受内外因素交织影响的强弱差异。第二,汇率层面,货币走势分化,后期波动加剧,泰铢、菲律宾比索、越南盾、印尼卢比小幅贬值,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小幅升值,反映各国经济基本面与资本流动的分化格局。第三,债市层面,马来西亚与新加坡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阶段性波动,前者冲高后回落、后者先探底再回升,整体波动幅度可控,凸显市场对区域政策稳定性的“锚定”预期。

      综上所述,尽管面临外部不确定性,东盟市场依托内部治理协同与基本面支撑,在分化中延续平稳格局,保持整体韧性。

      对华合作:制度升级与产业协同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在制度建设和产业协同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制度层面:第一,11 月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高层互动为双方关系的深入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泰国国王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彰显了中泰两国高度的政治互信与紧密的友好关系,从制度层面为双方在区域治理、国际事务协调等方面创造了契机,有力巩固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政治基石。第二,中国与东盟边界安全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为务实合作提供有力保障。第三,新成员东帝汶融入拓展合作空间,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踏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层面:第一,在农业领域,中国与东盟正通过数字化手段与全产业链合作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将极大提升水果产业的附加值与竞争力。第二,中国—东盟物流行业合作会议,聚焦深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产业落地转化,精准对接国内外企业。同时,结合数字化物流管理系统,优化运输路线规划,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新能源与物流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产业的绿色竞争力,还将为中国—东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武赟杰 日期:2025-11-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