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乌云乍开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11-26 10:15:28
评论:0
11 月25 日 ,科创200、创业50 领跑,股市迎来反弹,债市盘中定价相对克制,尾盘受消息面冲击跌幅扩大。
11 月25 日,权益市场放量上涨。万得全A 上涨1.24%,全天成交额1.83 万亿元,较上周五(11 月24 日)放量858 亿元。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0.69%,恒生科技上涨1.20%。南向资金净流入111.66 亿港元,其中阿里巴巴净流入56.16 亿港元,快手净流入5.71 亿港元。
美股反弹&地缘局势趋缓预期,减轻了市场反弹的阻力。我们在《等待反弹的理由》中指出,11 月21 日大跌后,市场存在两片“乌云”,一是美股暂未企稳,二是中日关系趋紧。昨日晚间,美股大幅反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69%,或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相关(CME FedWatch 显示12 月降息概率升至80%以上)。同时,美股科技板块表现出色,强势品种谷歌(Alphabet)上涨6.31%,其“光互联设备-自研TPU-大模型Gemini-应用入口”的AI 战略受到市场关注。而中美通话&美日通话,则催化了地缘局势趋缓的预期。在此背景下,资金在11 月17-20 日尝试推升光模块的需求得以释放,万得光模块(CPO)指数大幅上涨8.21%。
反弹如约而至,强度却不及预期。创业板指在高开后短暂上涨,随后持续回落。结合其筹码分布来看,日内高点(3028)距离筹码峰(3101)较远,但已承受较大的兑现压力,指向市场对上涨的分歧暂未明显消退。对于领涨的光模块而言,早盘行情出现加速迹象,考虑到资金此前态度相对谨慎,加速上涨难免催生兑现情绪。而在兑现以后,光模块行情并未大幅回落,意味着此时“低吸”光模块品种的性价比并不高。资金或将继续寻找具备吸引力的题材,博弈可能的轮动方向,例如AI 应用、商业航天、锂电等。
行情或将保持震荡状态。从行情上涨的兑现压力来看,目前市场仍处于重建共识的过程中。资金一方面认为下跌空间在11 月21 日之后已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也担忧美股行情&地缘局势反复,对趋势的信心仍待巩固。由此来看,市场距离FOMO(害怕踏空)的状态仍有一段距离,目前更适合在行情调整时加仓,而在行情上涨时控制仓位。
港股方面,南向资金大幅买入的意愿并未消退。今日港股大涨的情况下,南向资金大幅流入112 亿港元,再次增大买入力度,指向资金对港股修复趋势抱有信心。值得注意的是,盘后公布的阿里巴巴业绩略超预期(第二财季营收247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其中云智能集团为业绩亮点,营收同比上升34%至398.2 亿元人民币。阿里云智能业务业绩亮眼,有助于缓解市场对AI 业务投资回报率的担忧,AI 行情由此彻底走弱的概率不大。
债市迎来了久违的波动。今日债市的叙事可以下午2 点为界,划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长端利率延续低波状态,尽管权益开盘表现较为强势,但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的最大上行幅度均不及1bp,这也侧面印证股债定价的确在相互脱敏。下半场,午后归来基金开始加力减持长债,尤其是10 年国开、30 年国债等品种,长端利率就此加速上行。这一调整的背后,依旧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部分投资者又以销售新规为猜想对象,预期其正式稿即将落地,且仅持有3-6 个月便赎回的惩罚性费率为25bp,并不算低。
全天来看,利率债方面,30 年国债、10 年国开债、5 年国开债等典型交易型品种上行幅度达到1-2bp,而过去一段时间表现更强的“银行品种”,5-7 年国债,今日的调整幅度也较为显著,可能与部分博弈资金离场相关。
跨月资金稳定的背景下,短端几乎没有波动,3 年内利率债日内波动坐在0.5bp 以内。信用债方面,二永又一次首当其冲,3-5 年二级资本债收益率调整幅度多在1-2bp,普信债调整集中在中长端及低评级品种,5 年期城投债收益率同样普遍上行1-2bp。
对于销售新规猜想,债基申赎情况是重要的观测变量。根据第三方申赎平台数据,11 月25 日的净赎回强度为-0.09,相较7 月中旬、8 月中旬集中赎回点的-1.00、-0.54,基金负债流失压力可控。从最近两日的净赎回群体来看,银行是最主要的赎回机构,理财子则是小幅赎回。虽不排除部分机构或因传闻而避险离场,但银行的赎回可 能也与年末兑现收益相关。
总体来看,当前债市情绪偏弱,一些消息面的波动,就会让长久期品种的调整幅度扩大。往后看11 月末的PMI 数据以及随后的央行月度买债情况,可能都是影响市场的关键节点,等待更多可能改变市场预期的信息出现。
国内商品市场在风险偏好提振和流动性预期回升的双重驱动下,延续了昨日的修复态势。贵金属板块继续反弹,沪金、沪银分别收高1.48%和2.75%。工业金属同步回暖,沪铜、沪铝分别上涨0.65%和0.40%。“反内卷”主题品种表现活跃,碳酸锂大幅反弹4.47%,多晶硅上涨2.79%,玻璃和焦炭亦录得约1%的涨幅。相比之下,焦煤表现较弱,下跌约1%,已连续六个交易日收跌,累计跌幅近10%。
资金大幅回流,抢筹贵金属与新能源。据文华财经,今日商品指数净流入37 亿元,较昨日(小幅净流入2亿元)显著改善。其中贵金属板块重获资金青睐,净流入超35 亿元,沪金独占26 亿元;新能源板块净流入超26 亿元,碳酸锂贡献23 亿元;有色板块亦获6 亿元资金关注,沪铜流入达10 亿元。与此同时,化工与建材板块遭遇小幅资金出逃,玻璃和甲醇分别净流出3-4 亿元。
贵金属持续修复,逻辑在于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快速回升。继上周五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释放鸽派信号后,美联储理事沃勒、旧金山联储主席Mary Daly 昨日明确表示支持12 月下调利率,理由是劳动力市场仍显疲软。这一系列表态扭转了此前鲍威尔鹰派言论带来的紧缩预期。市场对12 月降息的概率押注从不足30%迅速回升至接近80%,推动美元指数跌破100,直接利好金银价格。短期内,市场焦点转向延迟发布的美国积压经济数据,包括PPI、零售销售等。不过11 月非农、CPI 等关键数据在美联储会议(12 月10 日)之后才发布,美联储会议传递鸽派还是鹰派信息更为关键。
碳酸锂的大幅反弹,是“强需求现实”与“供给复产预期”激烈博弈后的修复。虽然前期受宜春锂矿复产预期及进口增加影响,价格大幅回调,但现实端需求依然强劲,叠加权益市场反弹,推动盘面企稳。展望后市,随着动力需求进入淡季,若矿山复产如期落地,价格或仍面临偏弱震荡的压力。
焦煤的持续走弱,则源于供需逻辑的边际转差。供给端,保供会议后煤矿复产预期增强,叠加蒙煤通关恢复及进口增加预期,供应趋于宽松。需求端,淡季钢焦企业采购放缓,竞拍流拍率高企(上周达41%)。随着钢厂利润不足以支撑焦炭第五轮提涨,市场已开始出现对焦炭提降的声音,双焦期价重回震荡区间低位。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11-25
11 月25 日,权益市场放量上涨。万得全A 上涨1.24%,全天成交额1.83 万亿元,较上周五(11 月24 日)放量858 亿元。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0.69%,恒生科技上涨1.20%。南向资金净流入111.66 亿港元,其中阿里巴巴净流入56.16 亿港元,快手净流入5.71 亿港元。
美股反弹&地缘局势趋缓预期,减轻了市场反弹的阻力。我们在《等待反弹的理由》中指出,11 月21 日大跌后,市场存在两片“乌云”,一是美股暂未企稳,二是中日关系趋紧。昨日晚间,美股大幅反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69%,或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相关(CME FedWatch 显示12 月降息概率升至80%以上)。同时,美股科技板块表现出色,强势品种谷歌(Alphabet)上涨6.31%,其“光互联设备-自研TPU-大模型Gemini-应用入口”的AI 战略受到市场关注。而中美通话&美日通话,则催化了地缘局势趋缓的预期。在此背景下,资金在11 月17-20 日尝试推升光模块的需求得以释放,万得光模块(CPO)指数大幅上涨8.21%。
反弹如约而至,强度却不及预期。创业板指在高开后短暂上涨,随后持续回落。结合其筹码分布来看,日内高点(3028)距离筹码峰(3101)较远,但已承受较大的兑现压力,指向市场对上涨的分歧暂未明显消退。对于领涨的光模块而言,早盘行情出现加速迹象,考虑到资金此前态度相对谨慎,加速上涨难免催生兑现情绪。而在兑现以后,光模块行情并未大幅回落,意味着此时“低吸”光模块品种的性价比并不高。资金或将继续寻找具备吸引力的题材,博弈可能的轮动方向,例如AI 应用、商业航天、锂电等。
行情或将保持震荡状态。从行情上涨的兑现压力来看,目前市场仍处于重建共识的过程中。资金一方面认为下跌空间在11 月21 日之后已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也担忧美股行情&地缘局势反复,对趋势的信心仍待巩固。由此来看,市场距离FOMO(害怕踏空)的状态仍有一段距离,目前更适合在行情调整时加仓,而在行情上涨时控制仓位。
港股方面,南向资金大幅买入的意愿并未消退。今日港股大涨的情况下,南向资金大幅流入112 亿港元,再次增大买入力度,指向资金对港股修复趋势抱有信心。值得注意的是,盘后公布的阿里巴巴业绩略超预期(第二财季营收247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其中云智能集团为业绩亮点,营收同比上升34%至398.2 亿元人民币。阿里云智能业务业绩亮眼,有助于缓解市场对AI 业务投资回报率的担忧,AI 行情由此彻底走弱的概率不大。
债市迎来了久违的波动。今日债市的叙事可以下午2 点为界,划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长端利率延续低波状态,尽管权益开盘表现较为强势,但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的最大上行幅度均不及1bp,这也侧面印证股债定价的确在相互脱敏。下半场,午后归来基金开始加力减持长债,尤其是10 年国开、30 年国债等品种,长端利率就此加速上行。这一调整的背后,依旧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部分投资者又以销售新规为猜想对象,预期其正式稿即将落地,且仅持有3-6 个月便赎回的惩罚性费率为25bp,并不算低。
全天来看,利率债方面,30 年国债、10 年国开债、5 年国开债等典型交易型品种上行幅度达到1-2bp,而过去一段时间表现更强的“银行品种”,5-7 年国债,今日的调整幅度也较为显著,可能与部分博弈资金离场相关。
跨月资金稳定的背景下,短端几乎没有波动,3 年内利率债日内波动坐在0.5bp 以内。信用债方面,二永又一次首当其冲,3-5 年二级资本债收益率调整幅度多在1-2bp,普信债调整集中在中长端及低评级品种,5 年期城投债收益率同样普遍上行1-2bp。
对于销售新规猜想,债基申赎情况是重要的观测变量。根据第三方申赎平台数据,11 月25 日的净赎回强度为-0.09,相较7 月中旬、8 月中旬集中赎回点的-1.00、-0.54,基金负债流失压力可控。从最近两日的净赎回群体来看,银行是最主要的赎回机构,理财子则是小幅赎回。虽不排除部分机构或因传闻而避险离场,但银行的赎回可 能也与年末兑现收益相关。
总体来看,当前债市情绪偏弱,一些消息面的波动,就会让长久期品种的调整幅度扩大。往后看11 月末的PMI 数据以及随后的央行月度买债情况,可能都是影响市场的关键节点,等待更多可能改变市场预期的信息出现。
国内商品市场在风险偏好提振和流动性预期回升的双重驱动下,延续了昨日的修复态势。贵金属板块继续反弹,沪金、沪银分别收高1.48%和2.75%。工业金属同步回暖,沪铜、沪铝分别上涨0.65%和0.40%。“反内卷”主题品种表现活跃,碳酸锂大幅反弹4.47%,多晶硅上涨2.79%,玻璃和焦炭亦录得约1%的涨幅。相比之下,焦煤表现较弱,下跌约1%,已连续六个交易日收跌,累计跌幅近10%。
资金大幅回流,抢筹贵金属与新能源。据文华财经,今日商品指数净流入37 亿元,较昨日(小幅净流入2亿元)显著改善。其中贵金属板块重获资金青睐,净流入超35 亿元,沪金独占26 亿元;新能源板块净流入超26 亿元,碳酸锂贡献23 亿元;有色板块亦获6 亿元资金关注,沪铜流入达10 亿元。与此同时,化工与建材板块遭遇小幅资金出逃,玻璃和甲醇分别净流出3-4 亿元。
贵金属持续修复,逻辑在于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快速回升。继上周五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释放鸽派信号后,美联储理事沃勒、旧金山联储主席Mary Daly 昨日明确表示支持12 月下调利率,理由是劳动力市场仍显疲软。这一系列表态扭转了此前鲍威尔鹰派言论带来的紧缩预期。市场对12 月降息的概率押注从不足30%迅速回升至接近80%,推动美元指数跌破100,直接利好金银价格。短期内,市场焦点转向延迟发布的美国积压经济数据,包括PPI、零售销售等。不过11 月非农、CPI 等关键数据在美联储会议(12 月10 日)之后才发布,美联储会议传递鸽派还是鹰派信息更为关键。
碳酸锂的大幅反弹,是“强需求现实”与“供给复产预期”激烈博弈后的修复。虽然前期受宜春锂矿复产预期及进口增加影响,价格大幅回调,但现实端需求依然强劲,叠加权益市场反弹,推动盘面企稳。展望后市,随着动力需求进入淡季,若矿山复产如期落地,价格或仍面临偏弱震荡的压力。
焦煤的持续走弱,则源于供需逻辑的边际转差。供给端,保供会议后煤矿复产预期增强,叠加蒙煤通关恢复及进口增加预期,供应趋于宽松。需求端,淡季钢焦企业采购放缓,竞拍流拍率高企(上周达41%)。随着钢厂利润不足以支撑焦炭第五轮提涨,市场已开始出现对焦炭提降的声音,双焦期价重回震荡区间低位。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11-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